大美新疆

大美新疆 章苗土 2025.7.4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当时的特殊原因,父亲曾与几位叔伯兄弟一起去过新疆(库车)工作过几年,后来又因企业出差顺道回去过一趟。在闲暇时,曾几次听他说起新疆的一些风土人情、人文典故,所以一直有想去新疆走一趟的念头,于是在上月下旬随团去了新疆旅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语:شىنجاڭ ئۇيغۇر ئاپتونوم رايونى),简称“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面积166.49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16个浙江省大。常住人口约2620多万。有5个自治州、5个地区和4个地级市。新疆拥有中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以及中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新疆古称“西域”,西汉建元三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神爵二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清光绪十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设省,改称西域为“新疆”。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81年12月,中国政府决定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首府乌鲁木齐历史悠久,“乌鲁木齐”为古准噶尔语,意为“优美的牧场”,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汇点,中原与西域经济文化的融合处。 一大早从杭州乘坐国航班机(中间经停山西运城),大约6个多小时到达乌鲁木齐天山机场。入住酒店后因时间尚早,(新疆大约早上6点日出,晚上10点日落)于是大家结伴来到了著名的大巴扎。“大巴扎”是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市场”。在新疆地区,大巴扎是一种传统的贸易场所,通常会有各种商品出售,如食品、服装、手工艺品等。大巴扎不仅是当地居民购买生活用品的地方,也是游客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重要场所。有点类似于杭州河坊街,但其规模要稍逊于河坊街。因时差的原因,太阳实在太大,大部分摊位尚没有正式开张,但人群已是熙熙攘攘,尤其是水果、冷饮摊前,但象我们这些南方沿海城市来的人,好像更钟情于一种叫“馕”的东西,大小迥异,口味不一,价格也不贵,不由引起大家的食欲。 第二天一大早,当地导游小杨随着大巴来接我们。上车后,小杨首先给我们来了个包袱。指导大家先做早操,摸头颈、耳朵、手腕(看看有没有掉了项链、耳环、手镯等),摸摸包包(有否遗落身份证、手机等)。随后是新疆旅行注意事项,比如在新疆要滴管式喝水,喝熟水,因为气候和水质不一样。“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新疆是一个没有四季的地方。 今天我们需沿着S21沙漠高速公路乘车,沿途经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准噶尔盆地,其中29公里在沙漠腹地穿行。一路上可以看到新疆建设兵团的成片的棉花,玉米,生机勃勃;也体会了无垠的沙漠、戈壁。下午我们终于来到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滩的“五彩滩”。五彩滩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西北约24公里的窝依莫克乡境内,在一片戈壁荒漠中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穿其而过。五彩滩地貌特殊,长期干燥地带,属于典型的彩色丘陵。它以怪异、神秘、壮美而著称,这里是摄影的天堂。尤其傍晚日落之前,这里由于干燥且地势平坦,傍晚时常出现长时间金黄色或者红色的夕阳,照耀在五彩地貌上非常美丽。当晚住宿布尔津。 第三天一早,从布尔津出发驱车180多公里到达喀纳斯。“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泊最深处高程1181.5米,湖深188.5米,是中国最深的冰碛堰塞湖,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内陆淡水湖。喀纳斯湖有几大奇观,一是千米枯木长堤,是因喀纳斯湖中的浮木被强劲谷风吹着逆水上漂,在湖上游堆聚而成;二是湖中巨型“水怪”,常常将在湖边饮水的马匹拖入水中,给喀纳斯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中央电视台曾有专门探秘节目,应该是当地特产的一种大红鱼(哲罗鲑)在作怪。我们到的是喀纳斯河出口区域,一路可以欣赏西伯利亚落叶松原始森林、白桦林风景,沿途经过卧龙湾,月亮湾,神仙塆,鸭泽湖等景点。传说中的喀纳斯湖怪未能看到,冰澈的河水,翻着白浪滔滔向下游流去,犹如一条蛟龙去向远方。 带着未能亲眼见到湖怪的遗憾,又驱车约100公里来到祖国地图西北最顶端的禾木,禾木翻译过来是“熊背上肥美的油”,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是个被白桦树、雪山和河流包围的村庄,以蒙古族图瓦人和哈萨克族为主,保持着最完整民族传统的图瓦人集中生活居住地,他们的木屋散布在山地草原上。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其间,将草原分割为两半,景点尚在开发中,没什么内涵,离网上宣传的相差较大。景交服务上也不是很完善,旅游集散中心设在离景区很远的地方,但驾乘人员数质不错,值得点赞。鄙人因大意遗落防晒衣,失物第二天在总服务台找到。 当晚住宿在禾木村,据说在村子西边的山岗观看日出非常漂亮,同伴起个大早上岗,说是一般般,我在西藏可可西里看过日出,那个壮观无法比喻。今天是第四天,我们从禾木村出发,前往克拉玛依。克拉玛依维吾尔语即“黑油”的意思,得名于市区东北角一群天然沥青丘--黑油山。克拉玛依是新中国成立后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一路上到处是磕头机(一种抽取地下石油的机器),为国家的能源建设默默贡献着。 世界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雅丹地貌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进入魔鬼城景区,只见鬼城内到处是形态千奇百怪的小山丘,有的像人、有的像鹰、有的像孔雀等等不一而足。之所以又有魔鬼之称,有几种说法,一为风刮沙丘产生的声音,当地风力较大,又地处沙漠腹地,大风吹过沙丘产生一种类似鬼叫的声音;另一种说法,古时商队因沙漠干旱等原因导致人员、牲畜死亡,长年累月,被沙埋在沙里的鬼发声呼叫声。 结束魔鬼城的游玩,又驱车100多公里,当晚住宿在克拉玛依市。 第五天从克拉玛依市出发前往赛里木湖景区,路上导游小杨跟我们讲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新疆有二个省级建制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历史上一直有兵屯和犯屯等形式的制度。兵屯制,即政府的正规军驻扎某地,从事开垦和粮食生产。这种做法起源于西汉时期,后来被历朝相延续;所谓犯屯,又名“遣屯”,是对囚犯发配新疆进行强制生产的一种形式,比如清朝大才子纪晓岚就曾被发配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属于前一种形式,当年由王震将军率领驻疆人民解放军部队集体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是时为安抚和稳定部队,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八千湘女上天山,他(她)们为祖国的西北边陲安定和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沿途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何为清洁能源,在新疆,这就是其中的一种(还有风电、水电等等)。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它属于冷水湖,微咸,湖里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沿着湖边一路游览,景色宜人,但天气多变,太阳、打雷下雨、下冰雹不时变换,但不影响大家对大自然和美景的欣赏。 果子沟大桥全称果子沟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是国道045线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控制性工程之一,桥梁全长700米,桥面距谷底净高达200米,造价高达数十亿。大桥设计施工中秉承“以最小限度破坏、最大限度的恢复”的环保理念,在克服地质灾害频发影响通行的同时,边施工边进行环保恢复工作。建成的大桥桥身与果子沟的美景浑然一体,驱车其上,十分震撼,成为果子沟国家级风景区一道美丽风景线。过了果子沟大桥,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位于伊宁郊区的薰衣草庄园,新疆伊犁地区是“中国薰衣草之乡”,与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称为世界上三大熏衣草基地。偶遇了浙江老乡,被誉为“中国薰衣草之父”徐春棠,徐春棠是中国薰衣草之父,他的一生与薰衣草紧密相连。 体验了薰衣草的神奇功效,就当大家准备出发去伊宁(相距约30公里)时出了点小状况,司机艾师傅(因名字太长记不住,首字有个艾,其驾驶技术属一流,态度和蔼,工作热情,所以大家亲切的叫他艾师傅)反映,因新疆交通厅明文规定,旅游大巴每天行驶不能超过600公里,今天因在赛里木湖能给大家多些体验,路程接近限制,只能另时联系车辆接驳回伊宁酒店,只是辛苦艾师傅到半夜后才与我们会合。 那拉提草原,意为“最先知道太阳和希望的地方”,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似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天山山脉中部的山间盆地中,四周为雪山环抱,海拔约2500米,面积23835平方公里,仅次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鲁克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泉水”,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的源头开都河,景区内的“天鹅湖”上,天鹅的优美身姿,在雪山的倒影下,休憩、觅食、盘旋。“九曲十八弯”景区,可以领略大自然神奇地创造的旖旎风光,据说运气好的人每当夕阳西下时可以在这里拍到九个太阳的身影。这里还有另一个故事《后羿射日》的传说,据说这九曲十八弯里的九个太阳就是被后羿射下来的那九个,或许真的有这个可能也不一定哦。 有个电影《东归英雄传》,说的就是这里。十六世纪中叶,为防止被准噶尔部兼并,土尔扈特人一路向西迁徙,来到了今天的伏尔加河下游。这里的茫茫草原在名义上虽然属于俄国,但因人烟稀少,俄国的实际控制力远没有到达此地。所以土尔扈特人认为“土地和水是佛祖赐给他们的”。不过俄国很快就把触角伸了过来。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甘心做奴隶,但在那个时代真的很少有人能阻止俄国的脚步。沙皇最终还是获得了土尔扈特部“汗王”的任命权。随着俄国不断对外发动扩张,越来越多的土土尔扈特青年被强制推向战场,尤其是在1768年的俄土战争中,土尔扈特已经为沙皇牺牲了六七万将士,但为了尽快扭转败局,沙皇竟下命令“十六岁以上者尽行出兵”。忍无可忍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当即决定东归,回到祖先生活过的地方。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1771年1月17日),土尔扈特部正式发动武装起义。渥巴锡首先派宰桑桑杰策凌率精锐袭击俄杜丁大尉兵营;又分兵击败沙俄援军,袭击驻地附近的维特利亚宁斯克、米京斯基、尼古拉耶夫卡等城镇。而后,渥巴锡汗率领居住在伏尔加河东岸的的三万三千余户近十七万部众,驱赶牲畜,携带帐篷,踏上东返之路。在历时近半年的跋涉中,他们冲破了沙俄及其附属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严寒和瘟疫的侵袭,以人畜减半的代价,于次年六月到达清朝领土伊犁河畔,完成了东归清朝的民族大迁徙。可惜由于叛徒出卖,生活在伏尔加河西岸的族人没能跟他们一起回国。 第六天的行程在浪漫和传说之间很快过去,第七天我们换乘7座商务车上了独库公路。独库公路在每年的6-9月才开放,我们走的主要是中、北段。独库公路北段纵贯天山,这条公路风景线的独特魅力,堪称是中国公路史上的一座丰碑,又被成为“英雄之路”。沿途有风光旖旎的茫茫草原、有参天蔽日的云山雪岭、有百米防雪长廊、雪崩遗迹、悬崖峭壁,最高处海拔3404米。中间打卡乔尔玛,这里安放着为修建独库公路而牺牲的168位战士的英灵,也流传着“感动中国人物”陈俊贵为战友守墓35年的故事,老英雄还健在,其故事使人潸然泪下,向英雄们致敬! 体验了独库公路独特的魅力,在独山子独库公里零公里起点打卡拍照后,我们将去往吐鲁番,进入第八天的行程,参观新疆吐鲁番地区独有的坎儿井、维吾尔葡萄庄园、火焰山。 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维吾尔葡萄庄园,吐鲁番的葡萄闻名天下,当下吐鲁番葡萄尚未到成熟期,但庄园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葡萄样品。维吾尔小姑娘迷人的西域风情舞蹈、特色水果、维吾尔族人民葡萄架下的惬意生活,充分展示了新疆少数民族人民的辛福生活。这不由我想起《阿凡提》的故事,据接待我们的维吾尔族主人解释,有钱的只能叫巴依,有钱又有权的叫巴依老爷,有智慧的人叫阿凡提,巴依的老婆则叫巴依婆,原来如此。 前往火焰山的途中经过达坂城,“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西瓜大又甜呀,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百万钱财,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那马车来。”一首《达坂城的姑娘》优美婉转,风靡一时。在小草湖服务区,使人真切的体会到了什么叫风、大风。走下大巴的瞬间,立马衣袖飘飘,帽儿乱飞,吨位较轻的姐妹不小心就会成为鹞儿被吹上天。怪不得达坂城风力发电场的风扇绵延数十公里,高大的风力发电机擎天而立、迎风飞旋,与蓝天、白云相衬,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在广袤的旷野之上,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 因火焰山地区以哈萨克族为主,途中杨导便跟我们讲起了哈萨克族姑娘和小伙找对象的典故,原来哈萨克族因没有家谱,当姑娘和小伙对上眼时,不知道其间有否血缘关系,所以要先对族谱,但因没有文字依据可查,只能相互口背,互对7代没有重复时才能结婚。 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的景点,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海拔负97米。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唐人以其炎热曾名为“火山”。火焰山童山秃岭,寸草不生,飞鸟匿踪。赤褐色的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闪光,炽热的气流翻滚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当地天气预报显示42℃,但矗立在八卦炉中的金箍棒上显示地表温度为70℃。在这里高温使人原形毕露,幸好今天没有太阳,否则姑娘瞬间成为花脸,男人本来就不怎么样的二颗葡萄就要成为吐鲁番葡萄干啰。 火焰山的传说一:据《西游记》记载,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景区内现布置有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孙悟空的金箍棒、铁扇公主的八卦扇等等,印证着西游传说。 传说二:维吾尔族民间传说天山深处有一条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最高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除害安民,特派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哈拉和卓所伤。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因此,维吾尔人把这座山叫做红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火焰山。 新疆棉之前世今生。新疆原来不产棉花,尤其是长绒棉,因为其严酷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但自从王震将军率领的新疆建设兵团入驻后,经过几代农垦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新疆广袤的棉花生产基地。然而却就因为一个毫无廉耻的人因为个人的一点蝇头小利而出卖祖宗和自己的良知,杜撰的一篇文章,导致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H&M集团根据这篇无知的人写的无底线的文章,以“强迫劳动为借口”,提出了一份要拒绝使用并抵制新疆棉花的声明。随后耐克,优衣库等各大牌子也纷纷发表声明说自己拒绝使用新疆棉,更要求合作的供应商不允许使用。而其实幕后的推手,是一个棉花良好发展的协会,简称“BCI”。他们制定了所谓的“棉花标准”,并且规定其会员必须要使用他们觉得标准的棉花,才能使用BCI的标识,因其影响力之大,各大品牌也是纷纷的入驻。2020年9月,特朗普政府为了大选,更是疯狂地炒作涉疆议题,反复污蔑抹黑新疆存在所谓“强制劳动”现象,并扬言要发布禁令,禁止由中国新疆棉花制成的产品。同年10月,BCI宣称新疆地区存在“强制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的现象,这不符合该组织的行为标准,须立即通过吊销或拒绝BCI许可证来处理,后期西方国家更是变本加厉,这种无中生有、抱团打压中国的方式,导致了我国新疆棉的重创。这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愤怒,大家纷纷抵制各大国外品牌,央视新闻也发表评论称:“H&M集团既押错了宝,也打错了算盘,必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来到新疆的第九天,我们驱车来到了天山天池景区。 天山天池内自然风光优美,囊括了高山冰川、湿地草甸、森林峡谷、湖泊山岳和戈壁沙滩等自然景观,形成完整的植物垂直景观带谱,为国内外罕见。以远古瑶池神话及宗教和民族风情为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其独特的神采,是景区珍贵的文化遗存。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海拔约1855米。据说神话中西王母宴群仙的蟠桃盛会便设在此处。“天池”一名来自清代,取“天镜,神池”之意,湖水系高山溶雪汇集而成,水深近百米,清纯怡人。天池东南面就是雄伟的博格达主峰(蒙古语“博格达”,意为灵山、圣山)海拔达5445米。 经达摩险径,从大天池北岸循左侧一条向东延伸的路向前数百米可见一个船坞,再沿东岸小路向南、徒步半小时许便可到达娘娘庙游览区,途中能够看到左侧有一条从出水口到达摩洞的山径,弯弯曲曲、细又长,非常危险、很少有人涉足,相传是由达摩所开辟的。西王母祖庙,原称达摩庵,习惯称娘娘庙,坐落在天池东北岸的山坡上,供奉西王母(王母娘娘)神像;据记载早先建筑规模宏大,曾经香火旺盛,是海内外道教信奉者寻根拜祖的圣地之一。传说中天上的王母娘娘原来就驻住在此,因时间关系,没能亲身瞻仰王母娘娘,只得在山脚下拍照留念。 主湖西北有西小天池,古称玉女潭,相传为西王母洗脚处,景名为“王母脚盆”。西小天池瀑布,景称为“玉带银帘”飞挂在过西小天池不远的路右侧,凌空垂落数十米,传说是王母娘娘的洗澡水,在合适的角度可以拍到多道彩虹,使人叹为观止。 十天的大美新疆行很快就结束了,乘坐的航班飞经祁连山脉,远眺夕阳下的祁连山冰川,也是一道美景,祖国的大好河山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文末,感谢杨导、艾师傅和各位团友,这次新疆游,不虚此行,要说评价的话,禾木景区略显不足,天山天池景区最佳。稍带遗憾的是,只走了新疆的一半(北疆),期待有机会再去南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