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一中与陆羽泉井

郝正良

<p class="ql-block">  六月末,县文联丁主席发来了微信,说写了一本小书,想要借用一下我拍的陆羽泉和茶山寺的照片,并说有旧图更佳。旧图是有,但想想很难找到了。我回复他“现在去帮你拍吧”。</p> <p class="ql-block">  上个周末,趁学校里没有学生上课,我到上饶市一中校园,去拍陆羽泉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很久没进一中的校园了,学校的环境变化很大。前些年在学校的南面,修建了茶圣路,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区主干道。茶圣路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学校的交通环境。现在学校的大门,紧邻茶圣路的一侧。校门拓展的很宽,进门便是学校的操场。操场地面用方砖铺就,随着地势的抬升,北面建有高台和国旗台,便于全校师生集中活动。再往后就是教学大楼和办公楼以及体育场。学校建筑格局豁然打开了,校园真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上饶一中建校120周年(1902——2022)纪念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中校训:团结勤奋、求实进取</span></p> <p class="ql-block">  穿过学校办公楼的门廊,后面便是陆羽泉所在的地方,这是上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p><p class="ql-block"> 陆羽泉本是一口古井,开凿迄今已有1200多年。早些年也没有更多的维护,更没有什么配套建设。但今天看到,与往年的景象大不一样了。古井进行了修缮,井圈上的四个篆体大字“源清流洁”现在分外分明,并做有不锈钢的框架保护。</p><p class="ql-block"> 陆羽泉又名陆子泉、胭脂井。清康熙年间改称陆羽泉。青石井圈上刻<span style="font-size:18px;">“源清流洁”四字为</span>清末广信知府段大诚所题。内围呈八角形,井壁为红石垒成。井水甘洌,品色与泉名的变革在历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也被誉为天下第四泉,它见证了陆羽在上饶寓居、种茶、制茶、品茶、著书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井水清澈甘洌</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井的东北方向,塑立了陆羽的雕像,西北方向建有陆羽亭,北面依照地势的抬高,建成了阶梯式的茶山茶园,种植着茂盛的茶树。井的南面,则借就办公楼的房子,做成了“陆羽书院”。不大的一片园地,建成了人们凭吊茶圣、感受茶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陆羽,字鸿渐,号“茶山御史”,唐朝人(733——804),出生在今湖北省天门县。世人尊为“茶圣”。</p><p class="ql-block"> 安史之乱之后,陆羽沿长江而下,遍游江南,一路采茶品水,结交名士。来到江西上饶后,在城西北的山中(今上饶一中校园内)建山舍,培育茶树,精心制茶,开凿山泉。著《茶经》三卷,是我国茶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系统阐述了茶的起源、种类、器具、采摘、制作、烹饮及茶史茶事,奠定了茶学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p> <p class="ql-block">  陆羽寓居信州时,曾沿着信江到弋阳、余干等地。上饶至今保存完好的陆羽泉、修葺一新的陆羽亭、陆羽雕像、茶圣路、茶山路、茶山花苑、陆羽公园等,都处处体现着上饶人民对他的尊敬和崇拜。“源清流洁”、本盛末荣、团结勤奋、求实进取,已经成为上饶一中教书育人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 完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