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些天在重庆演唱会上,刀郎以一首新歌《我在山城唱山歌》作为礼物献给山城重庆,一曲而唱响,小视频中,甚至各地文旅的视频号中都在播放《我在山城唱山歌》。据大数据统计:重庆演唱会线上观看人数超2 亿,全球播放量达到80 亿次,真可谓传播巨广,真正的百姓之声。</p><p class="ql-block"> 这首歌表达了刀郎对山城重庆的深情厚意,更唱出了亿万山城儿女那割舍不下的乡思、乡情、乡恋、乡音。</p><p class="ql-block"> “……谁把一握山土给我看嘞,</p><p class="ql-block"> 让我走出家门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 谁用泥土和水捏成你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那是我的思念望眼欲穿。……”</p><p class="ql-block">这真挚的言语,那似曾相识的山歌旋律,一下子触碰到我的内心深处,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我的祖籍是重庆市永川县,1950年春,幼年的我跟随着父母亲从重庆的朝天门码头(那里是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登上江轮,顺江而下,离开了故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仍未还。至今,在祖国的北方已经生活了75载,已近耄耋之年,常有怀旧之情。记得早年间,父亲时而会哼上几句小调,其中就有“木洞山歌(《我在山城唱山歌》所采用的曲调)”、“川江号子”等。父亲给哥哥和我起的名字是邦固、邦宁,这是出自典籍《尚书. 五子之歌》的句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从中可以看到父亲对华夏之邦的拳拳之心和对我们的期待,期待华夏大地的稳固、安宁,我们世代都要尽上自己的力气。这也正是华夏儿女会对刀郎歌曲产生共鸣的一脉相通的根源。几年前,我们有了寻根之心,经与家乡亲友联系,有了族谱,从父亲遗留的笔记中找到父亲、祖父、太祖的名字,两相比对,正好契合,族谱上写明: 后裔名字排序为……德、贵、安、邦、相、臣、金、鉴、运、余、有、光。我们将家中6 代人(子辈、孙辈均按族谱写了名,原名为字)详细排好,寄回永川张氏祠堂,在族谱上续上我们这一支的名字,总算是认祖归宗,再也不是孤魂野鬼了。了却了一桩心愿,也算是华夏民族对祖宗的信仰吧。</p><p class="ql-block"> 视频里传出《我在山城唱山歌》的乐曲声“嘉陵江的水啊,乌云顶的坡诶,江水那么急呀,坡坡那么陡哦,当我走得累了,我就唱山歌诶,远方那么远噻,山歌那么长啰。”歌声里切实体现出刀郎对山城重庆、对祖国大美山河、万里江山的真爱,完美表达了山城儿女的心声,也是全中国、全世界华夏儿女的心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