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市,顾名思义,便是清晨时分在街头巷尾自然形成的集市。它承载着人间烟火气,也映照着百姓的生活百态。我在苏州停留了整整17天,却始终未能寻得一处真正的早市。这让我更加怀念起北方的早市,无论是在城市、城乡结合部,还是乡镇,那些热气腾腾的集市总是充满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在黑龙江南部,是五常市最北边的一个小镇,人口约四万。这里四季分明,春夏秋三季的早市尤为热闹。每年五一过后,卖苗的摊贩便陆续登场,一直持续到六月中下旬。七月初,各种栽秧青菜也纷纷上市,镇上的居民买菜变得格外方便。清晨散步时顺手拎回几样新鲜蔬菜,既锻炼了身体,又办好了家务,回家做早饭、上班干活两不误。</p> <p class="ql-block">然而,买菜的人往往不知道,卖菜的人背后有多少辛劳。卖菜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也有夫妻齐上阵的。好在如今大多有电动三轮车代步,不然从十里八村赶来卖菜,真是件不容易的事。为了抢占一个好摊位,卖菜人必须起早贪黑。来晚了,好位置就被占了,排在最后面,等买菜人走到你面前,菜早就买好了,你的菜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蔫掉。</p> <p class="ql-block">为了能在早市上占个好位置,有人天还没亮就出发了,更有甚者,半夜一两点就动身,带着手电筒或头灯,像矿工那样将光源固定在额头上,既方便又实用。有些卖菜人前一天下午就把菜收拾妥当,第二天一早直接摆摊;也有人为了图省事,头天晚上就把菜装车,第二天凌晨赶到早市。但因为来得太早,买菜人还没来,有些菜又没收拾好,只能坐在摊位上边整理边等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午夜一两点钟出发,到早市摆摊,再到五六点钟迎来第一位顾客,七八点钟散市,卖菜人往往要在早市上待上七八个小时。为了应对长时间的守摊,大家常常结伴而来,这样有人照看摊位,上厕所也方便些。我也是早市上的卖菜人之一,因此对这份辛苦体会得尤为深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位远方的朋友曾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我告诉他我在早市上卖菜。他又问:“卖菜赚钱吗?”我笑着回答:“园子里的菜吃不完,拿到早市上卖,能卖多少是多少,谈不上赚钱。”这位朋友在大城市做钱币生意,最近在快手上炒热了一些纸币和硬币,他建议我拿些钱币去早市上试试,看看有没有人感兴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从他那儿拿了好几捆纸币和硬币,摆在早市的菜摊旁。没想到,这个四万人口的小镇上还真有喜欢收藏钱币的人。从六月初到七月初,我竟然卖出了不少钱币。一个月下来,卖钱币的收入远远超过了卖菜的收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市,不只是卖菜的地方,它也可以成为交流收藏品的平台。如果你也喜欢钱币收藏,不妨试着在早市上摆个小摊,以藏养藏,也是一种别样的收藏方式。欢迎热爱钱币的朋友前来交流,一起在烟火气中寻找属于我们的收藏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