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氏兄弟舍身救母孝义薄云天

黄河

<p class="ql-block">1861年,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在热河驾崩,年仅6岁的爱新觉罗·载淳即位。当时的清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内部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外部列强侵略不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丧失殆尽。满清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气数将尽。由于皇帝年幼无法亲政,便由慈安太后、慈禧太后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同时恭亲王奕訢被授予议政王大臣的重要职位,辅佐政务,称之为同治。“同治”体现了两宫太后与亲王共同治理国家的政治格局,象征着皇室内部各方势力联合起来,共同维持延续清王朝的统治。</p><p class="ql-block">来年1862年同治元年,和太平天国关系密切的捻军越过潼关,把战争的烈火引到华阴境内,回民们也乘机和捻军配合,分头到各村各寨,烧杀掳掠,无所不为。由于当时各个村堡城墙早已坍塌,居民大多弃城而逃。弹丸之地的华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p><p class="ql-block">在华阴县城东南五里有个村庄叫梁家庄,村民大多姓柴,其中有柴德震和柴德巽这对善良淳朴兄弟俩以及他们的家人们。原本平静的乡村,谁知道被称作发匪的捻军盯上了,大祸也降落到他们身上。</p><p class="ql-block">家里其他人和村庄其他人一样,都逃进里南面的峪道内。由于母亲路氏是三寸金莲的小脚,加之身体胖,老太太自己走路极为不便,说自己年纪大了,早就活够了,不愿意离开家。但弟兄俩不可能撇下母亲,自己去逃生,没有办法,只能留下来照顾母亲。</p><p class="ql-block">当听说发匪要来,兄弟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念头:无论如何,一定要保护好年迈的母亲。他们深知母亲年事已高,经不起奔波折腾,于是匆忙背起母亲路氏,朝着村东二里地的废弃的破窑奔去。窑洞周围杂草丛生,树木掩盖,地势较为隐蔽,平常人迹罕至,弟兄俩认为是个比较安全的避难之地。一路上,兄弟俩小心翼翼轮换背着母亲,终于来到了破窑洞,收拾了一下,暂时将母亲安置了下来,心中默默祈祷着这场灾难能够早日过去。</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几位发匪还是搜到了他们的藏身之处。这群贼人凶神恶煞,眼神中透露出毫无人性的残忍,操着河南口音。他们一见三人,便起了歹念,但贼人还有点良心,说只杀老太太一人,不杀兄弟二人。柴德震见状,顿时心如刀绞,泪水夺眶而出。他扑通一声跪在贼人面前,声音颤抖地说道:“我的爷呀,我妈已经八十多岁了,她这一生从未做过任何坏事,如今已是风烛残年。请你们杀了我吧,不要伤害我妈。我即便死了,也会感恩你们的恩德,在九泉之下保佑你们。”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哀求与无奈,泪水不停地流淌。</p><p class="ql-block">柴德巽也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看着贼人,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说道:“各位大爷,我哥哥是村里出了名的孝顺之人,平日里对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如果他死了,谁来侍奉母亲呢?我愿意代替他去死,请你们让我哥哥活下来,继续尽孝。”柴德巽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哥哥的关爱和对母亲的责任。</p><p class="ql-block">然而,贼人就是贼人,根本不为所动,他们的心中只有杀戮和掠夺,冷酷地拒绝了兄弟俩请求,举起手中的凶器,残忍地杀害了哥哥柴德震。柴德震倒在血泊之中,鲜血染红了破窑的地面,母亲路氏扑倒儿子尸体上,“震呀,震呀,震呀……”,悲痛欲绝地不断呼喊。柴德巽看着哥哥的尸体,心中既充满悲痛又十分愤怒,但他并没有退缩,他紧紧地握着拳头,再次站在贼人面前,用坚定的目光直视着他们,说道:“你们是不是人?有没有人性?你们咋这样狠毒?请你们放过我的母亲,我愿替她去死!”</p><p class="ql-block">贼人被柴德巽的勇敢和坚定所激怒,他们再次举起屠刀,朝着柴德巽砍去。柴德巽没有丝毫畏惧,他闭上眼睛,坦然地接受了死亡。随着柴德巽的倒下,破窑里血腥味更加浓厚……母亲路氏早已瘫倒在地上,眼神空洞,头脑麻木,没有了知觉……</p><p class="ql-block">这伙贼人还有一点点人性,最终放过了路氏。丢下母子仨,扬长而去!</p><p class="ql-block">也不知过了不知多长时间,路氏终于慢慢苏醒过来,望着儿子们的尸体,泣不成声,她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他们逐渐冰冷的脸,仿佛还能感受到他们的温度。</p><p class="ql-block">等贼人离开村庄之后,乡亲们帮忙掩埋了兄弟俩,母亲路氏的世界却崩塌了。眼前永远是儿子们被杀的场面,心里充满了无尽的痛苦。每当回忆起那悲惨的景象,泪水就会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此后,她常常流着眼泪向人们讲述儿子们为了救她而被杀的悲惨故事,字字都饱含着对儿子们的思念。十里八乡的人们听了她的讲述,无不被柴氏兄弟的孝顺孝行所感染,纷纷为这对兄弟的遭遇感到痛惜。</p><p class="ql-block">柴德震和柴德巽兄弟俩用自己鲜活生命的生命诠释了孝道的真谛。二兄弟舍身救母孝义薄云天的故事,在华山脚下久久流传,流传久久,成了柴氏家族一段千古难忘的孝道话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