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阳光穿过透明的屋顶在墙上、地面上,构成了一幅光与影的图画。今天要去莫高窟,我特意穿了这条V-grass和敦煌研究院联名合作设计的裙子,6年了,这一次总算是穿得其时,把敦煌穿在了身上。 今天的早餐在酒店二楼的露天餐吧,没想到平和安吉也那么早起来了。这一次出行,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年轻的福利:无论怎么拍,都是美的。 我们二位老阿姨只能刻意摆拍。 随意地偷拍一个倒也是自然的,只要景美,人就当道具吧! 这条裙子因为是黑底的,又是长袖,平时穿得并不多,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身上的敦煌图案,但此刻,置身于四周都是浑黄的场景中,就觉得特别合适。 对面的沙山上,早早地就有人在那里滑沙了。 10:20出发,我们就去往莫高窟,票是半个月前就预定好的,因为莫高窟不能拍照,很多洞窟也没有开放,所以我们先进剧场观影,两场看下来我们依然觉得意犹未尽。 莫高窟在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坐在车上,远远地就能望见崖壁上一个一个的小窟。 <p class="ql-block">敦煌的天气较之青海就太热了,今天气温也高,路边的白杨高大挺拔,这也是我在语文课本里认识到的一种树,更关键的是,《白杨》那篇课文在我的教育生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年竞聘考试,我上的就是这篇课文。现在,这篇课文已经从课本中删除了。</p> 我们今天只能进八个窟,这八个窟在刚才观影的过程中已经有所了解,所以再在实地看一遍,感觉就很不一样。 <p class="ql-block">从莫高窟出来下走了大雨,但很快就停了,我们又去附近的几个博物馆参观,出来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四个人就近到对面的一家阿西娅吃饭,你一个我一个点的全是主食,结果可想而知,根本吃不完。</p> <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我们就去往鸣沙山,太阳高照,热气逼人,鞋子也不用穿了,大家都脱下来拎在手上,到处都是人。</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这个名字始于魏晋,鸣沙是指滑沙时能听到沙子的鸣响。在网上查了一下原理,沙子里含有合适比例的石英,摩擦后能产生足够的电流和声波。加上沙丘底部有潮湿的沙土层,可以把声响放大。我们在这里没有滑沙,所以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真的有鸣响。</p> 也许是为了保护月牙泉不受到影响,所以泉周围的两坐沙山都被围了起来,游人止步。 我们随着大部队一步一步踩着去梯往上爬,秀红却挑战了独自在沙上行走,深一脚浅一脚的却比我们更快到达。终于,我们四上人爬到了上面,占领一席之地。所有的人都在夕阳下等待,等待晚上九点半万人星空大合唱的到来。 这是我今生拍到的最美落日。 夜幕好不容易降临,有了凉风的加持,坐在这里倒也惬意。九点四十分,大合唱开始,但说实话,也许是我们坐得太高,离得太远,并没有感受到视频号上看到的那份热烈,而且今天既没有星星也没有烟花秀,总觉得有些不得劲。最后我的注意力都放在天空的变幻上了,不停地拍视频。 好不容易剪下了这个视频。 演唱会的时间并不长,半个小时左右就结束了,唱了六首歌,我们从沙山上下来,随着人流往外走,等小罗接到我们,已经快十一点了,但我们还是去了热闹的沙洲集市。 这里却给我一种大唐盛市的感觉,我们吃到了传说中的杏皮茶和牛肉饼,心满意足地回酒店,已经过了十二点了。小罗跟我们说,明天去张掖有600公里,所以要早起,七点半他就会来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