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零陵古城寻柳宗元遗迹

城郊村民

<p class="ql-block">昵称:城郊村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461302</p><p class="ql-block">探秘景点:湖南永州零陵古城</p> <p class="ql-block">“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年轻时学习柳宗元《捕蛇者说》,就知道了湖南永州,知道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赞赏柳宗元痛斥赋敛繁重、同情民间疾苦。就读大学中文系后,又阅读了《永州八记》《溪居》《封建论》等诗文,随着对柳宗元的人生经历、政治抱负、文学成就等方面的了解不断深入,就想着要到永州,寻找柳宗元被贬谪十年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虽然广州到永州不近也不远,但因习惯于上班下班和生活琐事,忙忙碌碌而虚度了几十年光阴,退休后又为革命老区做了近十年义工,未能下决心专访永州。直到此次与大学同学方君等驴友相约,赴湘西游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区域,我们似乎是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提出第一站在永州停留,游览零陵古城,寻觅柳宗元留在永州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6月9日午后我们进入永州市,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旧城墙城门上的“零陵古城”四个红色大字。永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史超过2100年,汉武帝时置零陵郡,东汉迁郡治至泉陵(今零陵区),隋朝废郡设永州总管府,此后至清朝末年都是郡、州、路、府之治所,延续“永州”“零陵”双名并用。现在永州是地级市,设有零陵区。</p> <p class="ql-block">永州市两千多年的建城史,留存有2000多处古迹及舜帝陵、零陵古城等标志性遗产;柳宗元被贬谪永州十年,留下众多的踪迹和诗文佳作,形成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到预定酒店办好入住手续,我们便急不可待地前往位于零陵区的零陵古城,把车子停在柳子庙愚溪对面的停车场,首先探谒最主要的景点柳子庙。</p> <p class="ql-block">柳子庙正面的柳子桥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全部用大青条石筑城,桥长约30米、宽5米多,桥面两侧有高约1米的石护栏。这里是潇水左岸支流的愚溪与潇水汇合处,林木苍翠,溪水碧绿,怪石嶙峋,景色秀美,景观独特,传说很多。柳子桥既是过河的交通要道,也是一个重要景点。我徘徊于桥面上,观望两侧景色,追思柳宗元的故事,似乎看到柳公飘然而来的朦胧身影。</p> <p class="ql-block">听到同伴招呼,我才回过神来,怀着敬仰之情走向柳子庙。柳子庙高出街面不多,面阔三开间,黄砖砌墙,顶盖黛瓦,可见庙内四角翘起的楼顶上,装饰着龙兽等动物雕塑,中间矗立精美的宝珠小塔,风格独特。庙宇正门不算大,上方镶嵌着有多种动物浮雕和阴刻“柳子庙”的牌匾;石门框雕刻的楹联字迹较为模糊,细看是“山水来归黄焦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门口右侧镶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匾,门前两侧是石狮、青松等。</p> <p class="ql-block">我一改不在寺庙照相的习惯,主动与方君互相拍照留念,然后走进庙内。柳子庙,自然是纪念柳宗元的庙宇,始建于北宋年间,现存庙宇为清朝后期续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子庙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建筑群,规模宏大,包括戏楼、中殿、正殿、享堂碑廊等,建筑群外面还有假山、凉亭、荷池等。</p> <p class="ql-block">进入正门便看到戏台,上方悬挂“八愚千古”牌匾。“八愚”指“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是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期间为冉溪系列景观所命名。他在《愚溪诗序》中阐述了其中缘由:此溪原名冉溪,其丘、泉、沟、池、岛等,“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又说“……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如今读之,犹感觉到他对因“永贞革新”而获罪的愤懑,以及永州山水对他心灵的慰籍。遗憾的是《八愚诗》已失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永州八记》漆雕图。</span></p> <p class="ql-block">中间一圆柱上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柳宗元纪念馆”,旁边的几间房分别作为柳宗元事迹与诗文的陈列室。另一圆柱上挂有“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牌匾。登上台阶走进中殿,供奉着柳公白色坐姿塑像,塑像后方墙上还挂着一些教学活动留下的红色横标。中殿一侧陈列有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教授精心雕刻的“《永州八记》漆雕图”,由于光线等原因,难以仔细观赏。</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柳宗元纪念馆”和名为“中兴颂”的永州摩崖石刻拓片精华展,我转到殿后的碑堂,这里陈列有“三绝碑”“严嵩碑”等著名碑刻。“三绝碑”碑文是韩愈为纪念柳宗元所作《柳州罗池庙碑》的结尾诗、苏轼被贬永州期间应邀书写,由韩愈文章、苏轼书法、柳宗元德政合称为“三绝”,又因碑文首句“荔子丹兮蕉黄”而称《荔子碑》。“严嵩碑”全称为“寻愚溪谒柳子庙碑”,是明朝严嵩未当宰相前出使桂林,回京时转道永州所作,据说是现存严嵩三块真迹中最完整的。还有草圣怀素晚年的两通碑刻等,怀素是永州人。</p> <p class="ql-block">从柳子庙出来,我们沿着柳子街西行,时不时走到愚溪水边,观赏碧绿溪水、古老建筑、嶙峋怪石,寻找柳宗元的踪迹。在柳子街西头、愚溪拐弯处,我们惊喜地发现“《钴鉧潭记》遗址”标志碑。我们靠近岸边,拨开树枝,观看柳公笔下的“钴鉧潭”:“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该潭形如“钴鉧(唐代熨斗的别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柳宗元笔下的“钴鉧潭”。</span></p> <p class="ql-block">离开柳子街,我们沿着愚溪岸边的小径,很快看到“《钴鉧潭西小丘记》遗址”标志碑。河谷较深,溪流稍急,怪石形状各异,我们不顾坡度很大,走到水面观赏美景,呼吸着滋润清凉的空气,真有说不出的舒坦。想到柳公在溪边劳作、休憩的情景,我低吟起他的《溪居》诗:“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行,寻找“小石潭”,观看“节孝亭”,经两侧栏杆系满红色祈愿带的小桥,过愚溪对岸再往回走。愚溪两岸树木修竹茂盛,岸边小径阴凉幽静,很适合徒步健身,我们踏着柳宗元的足迹,谈论柳宗元的坎坷人生和文学成就。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先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被贬为永州司马,47年的短暂人生,被贬谪永州就长达10年!</p> <p class="ql-block">无实权的司马官职无法实现其政治抱负,母亲、幼女等亲人接连病死等多重打击,并没有击垮柳宗元。我佩服柳公顽强毅力,仰慕他的文学成就。经历政治上的失势、人生诸多不幸的打击,他仍保持高尚品德,接受永州山水的慰籍,爆发出旺盛的创造力。永州10年,他创作了300多篇诗文,占其生平作品总量的近六成;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特别山水游记散文方面的地位,也为永州留下了宝贵的文学与德政遗产。永州成就了柳宗元,柳宗元也成就了永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