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签注盖下印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行李箱滚轮碾过🇭🇰🇲🇴的街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场跨越港湾的学习之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便有了最鲜活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HONG KONG</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Macau🩷</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来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第一天:无锡硕放机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二天:香港太平山缆车🚠</b></p><p class="ql-block">杨佳芊:</p><p class="ql-block"> 初到香港,发现它是一座繁华都市。大街小巷,人来人往。第一站,来到了太平山。站在香港太平山顶,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云端。山顶的风裹挟着这座城市的浪漫与繁华扑面而来,俯瞰九龙和港岛,林立的高楼、璀璨的灯火与山海景致在此交融,以全新视角展现出香港独特的城市格局与魅力。此刻,方才真正领略到这座“东方之珠”的绝代风华——原来只有登顶的人,才能体会将城市尽收眼底的震撼与快乐,从高空俯瞰的独特视角,带来的是对香港这座城市全新的认知与感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三天:圣彼得小学参观交流、大公文汇报馆、星天小轮游维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漫步星光大道</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圣彼得小学</b></p><p class="ql-block">杨佳芊:</p><p class="ql-block"> 踏入香港圣彼得小学的校园时,温润的海风裹挟着鸡蛋花的香气扑面而来。红墙绿瓦的校舍间,穿着蓝白校服的孩子们像灵动的音符般跳跃,走廊里悬挂的粤剧脸谱与书法作品相映成趣,传统与现代的气息在此悄然交融。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交流,在晨光中缓缓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走进古朴的礼堂,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唱会正式开幕。一进场,便发现眼前的同学们个个欢呼雀跃,为台上的选手加油呐喊。他们的歌声就如天籁之音,穿透云霄,直击人心,让人如痴如醉。听他们唱歌。仿佛时间就静止了一般。我看着台上,深深地沉醉其中。周围的同学,举着灯牌,一起齐唱。</p><p class="ql-block"> 味觉的记忆总带着独特的温度。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共同品尝蛋挞与特色饮料。金黄酥脆的蛋挞皮层层叠叠,咬开时蛋奶香在舌尖散开;琥珀色的冰茶里,柠檬片随着冰块轻轻晃动,甜蜜中带着清爽。“蛋挞要揉够三百下才起酥。”老师笑着说,这份对传统工艺的执着,不正像两地同胞对中华文化的坚守?孩子们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分享各自家乡的特色小吃,欢声笑语中,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碰撞出温暖的火花。</p><p class="ql-block"> 最动人的时刻莫过于互赠礼物环节。我们带来了精美的苏绣书签、美食娃娃,还有记录家乡风貌的摄影集;香港同学回赠了手绘的维多利亚港明信片、以及写满祝福的小卡片。“欢迎再来香港!”“以后我们一起去故宫看文物!”稚嫩的笔迹里,写满对彼此的牵挂与对祖国山河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离开时,圣彼得小学的同学们在校门口挥舞着国旗与区旗,我们也大声喊着“下次再见”。海风轻拂,手中的蛋挞包装纸还带着余温,耳畔仿佛仍回响着悠扬的旋律。</p><p class="ql-block"> 这场交流让我深深懂得,无论是珠江边的镬耳屋,还是维港畔的摩天楼,无论是广府童谣还是粤语金曲,我们血脉中奔涌的,始终是同一条文化的长河。紫荆花与木棉花遥相辉映,见证着华夏儿女同根同源、同心同行的永恒情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公文汇报馆</b></p><p class="ql-block">吴书:</p><p class="ql-block"> 走过狭窄的厂房,弥漫着油墨的涩味,面前即是两大摞的纸张——《大公报》。拿起一张似乎还有水分的大公报,彩色图案,厚实柔软,一眼瞧过,都是充满正义感的文字。我浸在报纸独特的香气里,享受振奋人心的激动,直到提醒,大惊之下才胡乱塞进书包中。</p><p class="ql-block"> 《大公报》创办于上世纪早期,创办者叫英敛之,能够将大公报办得经久不衰,是十分不易的。都知道,那时正好是抗战时期,《大公报》曾多次搬迁,创办者们是不愿在敌的统治下发布哪怕一天的报纸。现在想来,创办者的不屈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p><p class="ql-block"> “员工们22:00上班,到3:00才能下班……”讲解员是这样讲的。那么小的厂房里,能挣几个钱呢?他们每天不顾疲劳地工作,艰辛不论严寒酷暑。《大公报》的背后,还有他们,他们更重要,可我们却不曾注意。</p><p class="ql-block"> 向创办社致敬,祝愿《大公报》能一代代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星天小轮游维港🌊漫步星光大道</b></p><p class="ql-block">王艺轩:</p><p class="ql-block"> 星光大道位于尖沙咀海滨,背靠维多利亚港。我们坐在星天小轮上,吹着海风,欣赏到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色,以及香港岛沿岸的特色建筑,如中银大厦、环球贸易广场等。无论是白天的蓝天白云下,还是夜晚的璀璨灯光中,维港的景色都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星光大道上,海风轻轻吹拂,带来阵阵凉爽,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在繁忙的都市中寻得一份惬意。 </p><p class="ql-block"> 星光大道上镶嵌着众多香港电影界杰出人士的手印和签名,如成龙、张国荣、刘德华等。当亲手触摸这些手印时,仿佛能与这些电影巨星产生跨越时空的交流,感受到他们为香港电影事业付出的努力和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金紫荆广场</b></p><p class="ql-block">陈奕铭:</p><p class="ql-block"> 🇭🇰🌸紫荆花的美,在于它独特的形态。五片花瓣舒展如兰花,两片叶子相对而生,形似羊蹄,又像一颗跳动的心。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写道:"紫荆花开春正浓,一枝红艳露凝香。"紫荆花不仅以其独特的外形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赞叹。它能在贫瘠的土地上扎根,在恶劣的环境中绽放,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紫荆花是香港的市花,更是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金紫荆雕塑在维多利亚港畔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这朵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见证了香港从殖民地到特别行政区的历史性转变,也见证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正如紫荆花的花语"兄弟和睦"一样,香港与祖国内地血脉相连,守望相助,共同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 紫荆花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它不畏风雨,不惧严寒,在逆境中绽放出最美的姿态。这种精神让我想起了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他们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投身祖国建设;也让我想起了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逆行出征,用生命守护生命。紫荆花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像紫荆花一样,在新时代的春风中绽放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紫荆花开,香满人间,这芬芳将永远飘荡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四天:香港文化馆、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太空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香港文化馆</b></p><p class="ql-block">赵书雅:</p><p class="ql-block"> 在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里,漫画馆似一颗跃动的流行文化心脏。它源于对香港黄金漫画时代的深情回望,那些跃动在纸张间的经典,构筑起香港独特的文化地标。</p><p class="ql-block"> 2006年,漫画馆应运而生,化身时光宝盒,将珍贵的创作手稿、复古印刷机与经典角色设定悉心珍藏。互动区里,触摸印刷机的纹路,通过数字屏为角色上色,我们得以亲身体验漫画从灵感迸发至成品的奇妙旅程。这里收藏的不仅是四万余件作品,更是香港文化的精神密码,让每一位访客都能读懂这座城市的热血与浪漫。踏入李小龙馆,时间就像倒流了一般,馆内藏有超600件珍贵文物,手稿、电影道具等,勾勒出他不凡人生。大型光影展与互动项目,带你走近他的武术与电影世界 。</p><p class="ql-block"> 踏入粤剧文物馆,仿佛被一阵悠扬的丝竹声牵引,步入旧时光的戏棚。馆内陈列着精美戏服,一针一线皆为匠心,蟒袍的金绣、帔肩的彩纹,无不诉说着粤剧的华丽。</p><p class="ql-block"> 在金庸馆,泛黄手稿记录着创作的灵光,那些文字似有魔力,让人脑海中浮现出华山论剑的激昂、神雕侠侣的缠绵。漫步馆中,是在金庸构筑的武侠宇宙中穿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航天科普教育基地</b></p><p class="ql-block">孟佳杰:</p><p class="ql-block"> 🇭🇰在繁华热闹的香港,有几处充满未知奥秘的地方,是知识的乐园,是好奇心的温床。每一处都在邀请着我们踏入这个神奇的科学世界。香港的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是一座属于知识的海洋,在这里,你能看到中国航天的辉煌历程,从古人对飞天的向往,到如今一次次航天发射成功。都被淋漓尽致展现了出来。各种珍贵的航天样品,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全方位了解中国航天的伟大进步心中不禁升起满满的自豪。</p><p class="ql-block"> 香港科普教育基地,是知识的海洋,是梦想起航的地方,它用有趣的方式,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不管是谁,都能在这里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香港科技馆</b></p><p class="ql-block">曹瀚予:</p><p class="ql-block"> 随着大巴的停下,来自龙城的学生们来到了香港科技馆。一进入科技馆,那贯穿四层楼的能量穿梭机就牢牢吸引了我。红色的小球在轨道间快速穿梭,时而高高弹起,时而飞速滑落,还伴随着清脆的声响,就像一场精彩的表演。 </p><p class="ql-block"> 在磁电廊,等离子球十分引人注目。当手指触碰玻璃球外壳,一道道闪电般的光线向指尖汇聚,还发出“嘶嘶”声,5秒后,我顿觉酥麻。</p><p class="ql-block"> 负一层左侧,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镜子用趣味的玩法解释了光的折射原理;右侧又讲述了环保知识:为什么我们要环保,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环保……这些问题也被一一解释。</p><p class="ql-block"> 这次参观,让我看到了科技的奇妙,也在我心里种下了热爱科学的种子,我盼望着下次还能再来探索更多奥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香港太空馆</b></p><p class="ql-block">王载铭:</p><p class="ql-block"> 太空馆,是打开宇宙未解之谜的一把钥匙。这座1977年落成的建筑,占地面积超8个篮球场大小。踏入半球形天象厅,半透明穹顶如巨大天幕,能同时呈现超8000颗星星。当解说员用六种语言,流利讲述星座故事时,我们仿佛化身躺在草地上仰望星河的古人,四周墙壁上的星图,静静见证着商周时期的天文发现。忽而,模拟的宇宙爆炸声在耳畔响起,瞬间将人拽入浩瀚深空,身临其境之感拉满。</p><p class="ql-block"> 玻璃柜里,古老石刻文字默默诉说千年前超新星大爆炸的宇宙奇迹。穿过时空隧道,太阳科学馆的圆形窗正对着“烈日”,转动银色按钮,屏幕里猛地窜出火舌——那是太阳耀斑在肆虐。</p><p class="ql-block"> 驻足印着古埃及文字的展柜前,我们伸手触摸磁力悬浮日晷,感受时空交错的奇妙。</p><p class="ql-block"> 最后来到星空剧场,大屏幕上,宇宙大爆炸倒计时数字跳动,随着“归零”声响,仿佛亲眼见证宇宙诞生的磅礴瞬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第五天:港珠澳大桥、澳门科学馆、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澳门回归馆、大炮台、大三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港珠澳大桥</b></p><p class="ql-block">孟佳杰:</p><p class="ql-block">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犹如一条飘逸的丝带,串联起香港🇭🇰珠海、澳门🇲🇴,这座全长55公里的超级工程⚠️是无数建设者汗水的结晶。凝聚着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改造的决心,它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一位无声的舞者,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结合,让三地的交流更加紧密,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 幸运的是我们离开香港时看到了山东舰访问香港🇭🇰这两证着祖国的强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澳门🇲🇴科学馆</b></p><p class="ql-block">黄一睿:</p><p class="ql-block"> 自人类首次仰望星空,探寻宇宙答案的旅程便已开启。曾因目力局限,只能靠想象编织星座故事;也因镜中呈现的天体奇观而惊叹。一次次尝试里,人类不断拓展视野与知识的边界,可奇妙的是,对宇宙了解越深,未知的奥秘反倒愈发繁多……</p><p class="ql-block"> 澳门科学馆整体设计是贝聿铭先生的作品,像一颗驻足在海边的海螺🐚这儿有座超有趣、满是探索感的科学馆🥰 踏入其中,就像翻开一本融合科学、物理、实验、科技……的多元化科普巨著,十四个主题场馆各有奇妙。每个主题区都藏着互动游戏,知识巧妙融入,我们都能玩得超嗨,沉浸式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爱国爱澳教育基地</b></p><p class="ql-block">陈奕铭:</p><p class="ql-block"> 基地以澳门历史变迁为主线,用珍贵的文物与数字化展陈,再现了澳门从葡萄牙殖民统治下的艰难岁月,到回归祖国怀抱后焕发新生的历程。泛黄的旧报纸上,记录着澳门同胞在动荡年代对祖国的深切眷恋;视频里,濠江中学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场景,让我热泪盈眶。那一刻,我真正懂得,爱国爱澳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刻在澳门人血脉中的信念,是无论风雨如何侵袭都未曾动摇的坚守。</p><p class="ql-block">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展厅结尾处的“未来留言墙”。电子屏上,无数澳门青少年写下对祖国的祝福、对澳门未来的期许。“愿澳门与祖国共繁荣”“我要成为连接澳门与内地的桥梁”……这些真挚的话语,让我感受到爱国爱澳精神正在新一代手中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澳门🇲🇴回归馆</b></p><p class="ql-block">蒋宸宇:</p><p class="ql-block"> 站在澳门回归馆,1999年的历史温度扑面而来。各国礼品诉说着跨越山海的祝福,而江苏所赠木雕《花好月圆》尤为瞩目。紫檀木架托着宫扇,中心镂空花球流转生姿——牡丹映国运昌盛,梅花代表江苏,莲花寓意澳门,翡翠点缀其间,精巧工艺里藏着三地同心的期盼。</p><p class="ql-block"> 从中央的“盛世莲花”到各省贺礼,每一件都在诠释:回归不是终点,而是团圆的序章。这些展品凝结着世界的尊重,更彰显着“一国两制”的力量,让“家”的意义在此刻愈发厚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炮台</b></p><p class="ql-block">赵书雅:</p><p class="ql-block"> 香港大炮台依山傍海,宛如一群沉默的巨人,用斑驳的身躯镌刻着岁月的沧桑。炮口蜿蜒生长的青苔,砖石缝隙中凝结成纹路的暗红铁锈,每一处都是时光留下的历史痕迹。</p><p class="ql-block"> 百余年前,红衣大炮曾昂首怒视南海,轰鸣的炮声震碎过海盗的船帆;香港保卫战更加悲壮,摩星岭炮台的守军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用发烫的炮管坚守到最后一刻,让这片土地浸染着不屈的热血。</p><p class="ql-block"> 如今,锈迹斑斑的炮身成了孩子们攀爬的铁梯,风化的瞭望台眺望维多利亚港的角落。但当海风掠过空荡荡的炮位,仍仿佛能听见往昔将士的呐喊,能看见炮火交织的硝烟,那些凝固在砖石里的记忆,永远是香港最震撼人心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三巴</b></p><p class="ql-block">吴书:</p><p class="ql-block"> “噼哩'啪啦!噼啪!”熊熊大火燃烧着那座宏伟的教堂,虽终归化为灰烬,但却为后世留下一扇大门,它叫大三巴。昔日光辉早已不在,灰蒙蒙的墙,加上几个古旧的铜像。可是,大三巴,却仍然给人一种神圣的,而不可侵犯的气息。那铜像,站姿自然,但透着威严,他们是神,是天主教所崇拜的;那排水兽,是两个狮子头,那是中国文化的表现;还有那刻画,栩栩如生,圣母打败了九头龙,让人肃然起敬,这真不愧是东西文化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记得大三巴上有两行字,大家能去看看。人在了,总会成为鬼,鬼也分好坏:如果一个人,在来世善良友爱,大公无私,死了也会得到回报;相反,一个人坏世做尽,冷漠自私,那么死后就会得到惩罚……天主教必定也想成为好鬼,带着期待,他们积德行善。朝阳起来了,让古老的大三巴再一次光芒万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澳门🇲🇴大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王载铭:</span></p><p class="ql-block"> 初至澳门大学便觉此地非同一般。校园依山傍水,建筑错落有致,既有东方之雅致,又有西方之恢宏,我们仿佛置于知识的海洋,又好似徜徉于艺术的殿堂。</p><p class="ql-block"> 校园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伍宜孙图书馆。由伍宜孙先生出资建造。一开门,一大片书架映入眼帘~书香扑面而来。漫步校园,驻足河畔。一大片湖水清澈见底,倒映出蓝天白云,令人忘却尘嚣。</p><p class="ql-block"> 此外,学校体育运动也发展很好,涌现出来一些优秀的运动员。学校排名在全球排名245名,在全国排名36名,甚至超过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排名。</p><p class="ql-block"> 啊,澳大既有书香的熏陶,又有美丽的风景。多么令人向往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趟旅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止是知识笔记和证书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站在文化的交叉点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既读懂了脚下这片土地的独特,</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也更清晰地看见自己与时代的联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来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就是在多元里找到兼容并蓄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差异中读懂共通的初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