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三章原文及释文</p><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三章的原文和译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如果不推荐贤能之人才的话,使人们都不为名利而夺权位;人们如果不为贵重而难得的财物相争的话,使人们都不成为盗贼而谋取;没有给人们展示欲望的事物和东西,使天下人们的内心不被扰乱而起妄想。因此,圣人治理国家的方法是:净化人们的心灵,使每个人没有过多的妄想和贪欲之心,而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减弱其争名夺利的追求,要求人们增强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总是使民众没有巧诈之心和过度的欲望,遵循自然规律,依道而行,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事情。所以“大道无为,无而不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