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先生

芬芳

<p class="ql-block">我与先生相濡以沫四十余载,承蒙他深情厚爱,我们的日子虽平凡却闪耀着温暖的光芒。不求荣华富贵,唯愿岁月静好,温情长存。这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他初中毕业的模样,距今已整整六十年。</p> <p class="ql-block">时光如白驹过隙,六十年弹指一挥间。照片上的少年如今皆已步入古稀之年,他们深知:每一次聚会,不仅将灿烂的笑容定格在影像中,更将青春时的美好记忆珍藏于心。因此,这些年来,他们年年相聚,共忆往昔,重温同窗情谊,也借此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p> <p class="ql-block">制作这篇美篇,是因先生的为人所感。他对社会、家庭、朋友乃至每一个相识的人,都充满爱心,豁达大度,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善良与担当,是我一生的依靠,也是我最敬佩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先生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四个弟妹。他出生于解放初期,他的降生为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因他之前一位哥哥三岁夭折,他的到来让父母倍加疼爱,爷爷奶奶更是将他视若掌上明珠。作为长子,他自小便肩负责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早早承担起照顾弟妹的重担。</p> <p class="ql-block">性格内向的他,小学时除了上学、做作业,偶尔去弄堂里一位同学家玩,几乎不出门串门。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稳居班级前五。毕业时填报志愿,依次写下:上海中学、陕北中学、五一中学、工业中学,最终却进入了垫底的厂办中学——未曾想,命运的转折就此开始。</p> <p class="ql-block">那所厂办中学只有一个班级,教学条件简陋,老师多为工厂职工兼职。每周除了上课,还要参加二个半天劳动。然而,这些老师虽非专业出身,却拥有丰富的生活与工作经验,常带学生去少年宫等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激发兴趣。正是这样的环境,磨炼出他坚韧不拔的意志。</p> <p class="ql-block">tftg天资聪颖,成绩优异,对各类事物都充满好奇。体育课上打乒乓球,他认真钻研,回家后还教两个妹妹练习,甚至为锻炼她们的臂力,请厂里师傅制作铁质哑铃和铁乒乓板。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初中毕业时,一半同学留在上海,另一半去了江西,而他则进入上海第九印染厂工作。</p> <p class="ql-block">因工作繁忙,先生平日家务做得不多,但随着弟妹逐渐长大,各自有了分工。母亲最为辛苦。他只要有空,总会帮忙做些家务,如帮母亲包馄饨、做馒头。他工作后,将工资(除饭钱)全部交给母亲,贴补家用,尽己所能减轻家庭负担。后来大妹下乡,弟弟去郊区当医生,家中人少了,但生活琐事依旧繁重。父母善良勤劳的性格在他心里深深的扎了根。</p> <p class="ql-block">先生的工作是雕刻印花筒,实行两班倒。厂里弥漫着化学制剂的气息,唯有他们车间化学物品接触少。他深知化学的重要性,便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参加静安区业余大学的化学课程,一学就是三年。</p> <p class="ql-block">先生工作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赢得了许多老师傅的赞誉,亲切地称他为“小阿弟”。带徒弟时,他更是尽心尽力,将技艺倾囊相授。厂里曾招录几位不服从分配的大学生,其中一位音乐学院毕业的同事会拉小提琴,他主动请教,学会了演奏,也教会了小妹,让音乐成为家庭的一份温馨记忆。</p> <p class="ql-block">先生闲不下来,买书自学裁缝,不仅为弟妹缝制衣物,还制作乒乓球拍套、沙发套、皮包等。买相机、学摄影、冲印照片,有空便带弟妹去公园游玩,自己则穿梭于布料市场,淘布料、选花色,乐此不疲。还有通过自学,学会了国画与山水画并拉过二胡,会吹口琴(现在家里仍保存着三把提琴,四只口琴)。</p> <p class="ql-block">因会拉小提琴,他积极参加厂里的文艺小分队;因热爱运动,局里组织的乒乓球比赛总有他的身影。他用行动诠释着生活的热情,也以多才多艺赢得了同事的尊敬与喜爱。</p> <p class="ql-block">1977年,二妹初中毕业,参加高考。先生亲自辅导化学与数学,虽最终未能如愿考取,但她顶替母亲岗位,顺利参加工作。</p> <p class="ql-block">1978年,先生意识到自己也有机会参加高考,便下定决心。他请弟弟帮忙购买高中自学丛书共十八本,自学之余请教老师。自知语文底子薄,报名参加静安区教育学院的语文培训班。那年冬天,他成功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后更名为东华大学)。</p> <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后,重返工厂,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研发多项新产品,获得上海市及纺织局的高度认可。</p> <p class="ql-block">先生曾担任技术科长、分厂厂长,荣获高级工程师职称。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服务人民,热心助人,成为同事与邻里心中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父母、四个弟妹,是他一生中最牵挂的人。他用行动诠释了兄长的责任与担当,为他们遮风挡雨,铺就成长之路。</p> <p class="ql-block">1983年春节,我们新婚不久,先生带着我与弟妹们一同回老家探望爷爷奶奶,那张照片,定格了我们青春的模样,也见证了家庭的温暖与团结。</p> <p class="ql-block">婆婆九十高龄时从小女儿家来到我家,为她养老送终。先生陪她回老家两次。</p> <p class="ql-block">先生对父母照顾有加,他们生病总是忙前忙后,奔波于医院与家之间,对岳父母亦是如此。是我母亲一眼相中他,母亲看女婿,越越越欢喜那种。我与丈夫的婚姻是两位亲家做的红娘,没有她们也没有我们的今天。他是父母的依靠,家中的顶梁柱,家中的大小事,父母都与他商量,由他操办。如弟妹入学、开家长会、找工作、上山下乡、顶替、换单位、找对象、结婚……</p><p class="ql-block">(婆婆5月4日出生,八年中我为他拍了八张生日照。)<br></p> <p class="ql-block">这是他在工作时获得的荣誉证书,(其中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上海市颁发的“超级砂洗绉”二等奖。</p><p class="ql-block">上海康达纺织集团公司及工会颁发的“品种大王”证书。</p> <p class="ql-block">徐立兴同志(等三人)设计的色波绸荣获“上海纺织设计者作品展示会”优秀设计奖。</p> <p class="ql-block">徐立兴同志被评为上海市1988年度“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自1995—1996年度民主评议先进党员。</p><p class="ql-block">1997年,单位改制前,他辞职下海。</p> 2018年赋闲后并未闲下来,而是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协助居委会开展宣传工作,组织小区志愿者巡逻队,为社区安全贡献力量。(这是志愿者巡逻日程表,手写名单) 巡逻队值班他每天必到,陪伴大家,聊小区事务,谈心。 疫情期间,28位志愿者,整整41天,每隔一天,二个小时守在大门口,铸牢防疫墙。 我小区是普陀区第一批无疫小区,因此小区是第一家入永辉购物。 第一次购物,小区里派出30位自愿者值班,马路边批示牌上及超市入口处都有恒力锦沧花园牌子。 <p class="ql-block">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被街道评为“感动真如”十佳人物,成为社区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2020年,他担任小区业委会主任,坚持不拿补贴,拒绝物业的请客送礼。他千方百计为小区精打细算,办公费用能省则省,连打印机坏了都自己动手修理。</p> <p class="ql-block">2022年,他被真如街道评为“靠谱人物”,并接受街道记者专访,分享小区治理经验。</p> <p class="ql-block">他把家当成办公室,客厅的方桌、椅子、低柜、电视柜、箱柜上堆满了资料。他是恒力锦沧小区业委会主任、星金恒居委会党总支委员、支部书记、楼组长。他结识了众多朋友,认识小区一半以上居民。党员组织活动,他逐一通知,生怕遗漏一位想参加的同志。</p> <p class="ql-block">需要说的是,第三届业委会才干二年,主任辞职,业委会瘫痪。空窗三年后,第四届业委会成立,成员五名,上任后没有现成资料不说,五个人,除他以外,其他四名成员前后都辞了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中,始终保持着“我心有主”的澄明,以“内无狂思,则外无妄动”,彰显了道德上的高标廉洁是难能可贵的。</p> 今年在建党104周年之际,真如街道2024年业委会规范化建设星级评估,“恒力锦沧花园第四届业委会”荣获运作优良业委会。 证书及奖杯。 领奖现场,街道内有79个业委会,获奖业委会仅三名。 <p class="ql-block">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工作中表现突出,先生荣获“优秀楼组长”称号,成为小区唯一获此殊荣者。</p> <p class="ql-block">先生常说:"勤以治学,善以处事,廉以律己。"这不仅是他的为人之道,也是我们家庭的精神传承。在他的影响下,当居委会接到为新疆残孤儿童织10件爱心毛衣时,我也欣然投入,用二十七天时间织成一件。(小区仅我一人参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2月居委会老书记退休,新书记上任,他以高度的责任心鼎力相助。如今恒力锦沧小区业委会工作任期已满,先生继续为新一届业委会选举忙开了,今后他仍将践行“不忘初心”,以一己之力为小区工作发挥余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