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图:大雁高飞</p>
<p class="ql-block">美篇号:41747774</p> <p class="ql-block"><b> 站在鸭绿江边,望着那座静静矗立的月亮岛,心中不禁泛起涟漪。这座小岛像一片漂浮在江心的绿叶,南北长约1300米,东西宽约200米,离中国一侧的丹东只有200米,而距离朝鲜的新义州则有600米。岛上建筑错落有致,餐饮、娱乐、酒店、健身休闲一应俱全,总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这里不仅是一个度假胜地,更是一扇通向边境风情的窗口。</b></p> <p class="ql-block"><b> 月亮岛与鸭绿江大桥遥遥相望,仿佛一叶轻舟漂浮在历史的长河之上。大桥曾是抗美援朝时期的重要运输线,如今只剩下残桥静静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站在江边,迎着微风,仿佛能听见当年火车轰鸣、战士呐喊的声音。</b></p> <p class="ql-block"><b> 沿着江岸继续前行,便来到了著名的鸭绿江断桥。这座桥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于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曾是连接中朝两国的重要铁路通道。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它成为前线物资运输的大动脉。1950年11月8日,美军轰炸使大桥被炸毁,只剩下四孔残桥。如今,这座断桥被漆成浅蓝色,象征着对和平的向往。桥头正中悬挂着“鸭绿江断桥”五个金色大字,由迟浩田题写,桥身上的弹痕依旧清晰可见,仿佛在提醒人们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断桥边,看着那些斑驳的桥梁结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枪炮声和战机的轰鸣。那些弹痕,是战争的印记,也是和平的见证。2006年,鸭绿江断桥被国务院核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一座桥,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b></p> <p class="ql-block"><b> 在鸭绿江边,除了断桥,还有许多值得驻足的地方。比如那座名为“力与帆”的雕塑,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清晨,阳光从雕像的缝隙中洒下,仿佛金色的火焰在江面上跳跃。站在雕塑前,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力量与希望的召唤。</b></p> <p class="ql-block"><b> 黄昏时分,夕阳洒在江面上,整座城市都被染上了一层金黄与橙红。月亮岛的石碑在桥上静静矗立,背景是现代化的桥梁与高楼,一辆黄色出租车缓缓驶过,桥下是宽阔的江水,桥上行人稀少,整个画面宁静而现代。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天空被染成金黄与深蓝交织的色彩,仿佛一幅天然的油画。</b></p> <p class="ql-block"><b> 2000年10月22日,丹东市志愿军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公园占地13公顷,园内有七组主题雕塑,生动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壮丽画卷。其中,《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支援》《首战告捷》《和平》《生命之援》《杜鹃分外红》等雕塑,将那段历史以艺术的形式永远定格。</b></p> <p class="ql-block"><b> 由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创作的《志愿军》雕塑,以一位坚毅的志愿军战士形象,展现了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的信念与决心。雕塑中的士兵手持步枪,肩上斜挎军包,身穿军装,头戴军帽,神情坚毅,仿佛随时准备奔赴战场。站在雕塑前,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无畏与坚定。</b></p> <p class="ql-block"><b> 夕阳西下,江风轻拂,我站在鸭绿江边,看着这座城市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断桥、雕塑、月亮岛、志愿军公园……它们不仅是风景,更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在这里,每一座桥、每一块石、每一尊雕塑,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牺牲与和平的故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