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之旅专题1 淮安蟹黄汤包——噱头而已(2024年11月9日)

独行背包客

<p class="ql-block">很多年前,在南京,听土著说起夫子庙的蟹黄汤包,那真是眉飞色舞南京话:好吃得不得了。没吃过。此次淮扬菜之旅,蟹黄汤包,一定要品尝。</p> <p class="ql-block">午饭选在老淮安·淮安菜(淮阴店),一家强调淮安菜(不说淮扬菜)的淮安老字号餐馆,宣传语是:品淮安味,来老淮安。</p> <p class="ql-block">在老淮安,点了大名鼎鼎的蟹黄汤包,一个30元。</p><p class="ql-block">贵贱不说,品牌老字号,贵有贵的道理。问题是,怎么没吃出好吃来呢?蟹黄汤包中的汤汁,味道也就是个一般般,等级在寻常高汤之下。难道说是北方佬不解南方味,地区口味差异所致?也许有那么一点儿吧。但也不对呀,独行背包客一向钟情淮扬菜的。再说,真正的美食,不应有地域阻隔,人类对好吃的东西是有共识的。</p><p class="ql-block">老淮安的蟹黄汤包,让独行背包客吃出一个大大的疑惑。</p> <p class="ql-block">晚饭转场位于河下古镇的文楼</p> <p class="ql-block">文楼不一般,市井餐馆中的佼佼者,号称百年老店,建筑属淮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实,据说文楼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又传说文楼之名为乾隆所赐。如此说来,文楼历史何止百年,号称百年老店谦虚了。</p> <p class="ql-block">文楼与文楼汤包的灯光广告,悬挂在小街当空与文楼窗前。显然,汤包是文楼的头牌。</p> <p class="ql-block">透过临街的玻璃窗,一边是文楼员工制作汤包,一边是吸食汤包的食客。以此展示汤包这项省级非遗项目并招揽生意。</p> <p class="ql-block">如此这般一番铺陈,说文楼汤包是淮安蟹黄汤包界的天王山,由不得你不信。换做是你,尽管老淮安让你对蟹黄汤包在美食界的江湖地位产生了怀疑,面对如此高调的文楼汤包,怕是也由不得你不生出再去品尝一下的念头吧。</p><p class="ql-block">是的,尽管独行背包客对老淮安30元一个的汤包大失所望,还是走进文楼,想着再见识一下比老淮安更大名鼎鼎的文楼头牌、50元一个的汤包,试图扭转对淮安汤包的失望。结果是,非但没有扭转,而是把对淮安蟹黄汤包的失望彻底坐实了。</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包子吃的是馅儿。讲究的肉包子,会将肉馅儿打得稀一些,俗称水馅儿,所以刚出锅的时候,包子里面是带有汤汁的。这种带有汤汁的包子也被称为汤包,不少地方都有,很好吃,汤汁尤其鲜美。为什么鲜美?因为汤汁是在蒸制过程中从肉馅儿析出的,味道自然醇厚鲜美。</p><p class="ql-block">淮安汤包,怎么说呢?它就不属于肉包子甚至馅儿包子类,因为它就没有馅儿,它是汤包子。</p><p class="ql-block">先说汤。淮安汤包中汤的味道,远不如我们平常喝的制作精良的猪骨头汤或鸡汤好喝,更无法与肉馅儿包子中的汤汁相比,根本谈不上鲜美。虽然汤的原料中有少量蟹黄,稀释在汤中,蟹黄的鲜味已然难寻,若想像吃大闸蟹样品味蟹黄味道,自然是妄想了;有原蟹味道的1%吗?1%?有的,应该不超过5%。</p><p class="ql-block">再说皮。包子的吃法是皮馅儿同食,方显味道。淮安汤包不然,是汤皮分食。将汤吸食干净后撕开包子皮,馅儿是没有啊,可见的汤料残渣少到能以数计。由于不像一般包子皮半发面且经汤馅浸润还有些味道,淮安汤包的皮要求死面且坚韧方能兜住汤汁,这样的包子皮自然是食之无味,弃之浪费啦。</p><p class="ql-block">平心而论,淮安汤包的价值不在食用,在于制作工艺讲究和噱头十足。</p><p class="ql-block">先说工艺。皮如纸薄(淮安汤包又称纸皮包子)而不破,除了面粉要精细筋道,对和面技术及擀制技术的要求都很高;此外,将汤料冷凝或冷冻后再包也是一种工艺。据说,现代冷冻设备出现前,这种汤包是季节性吃食。</p><p class="ql-block">再说噱头。前面说了,包子吃的是馅儿。淮安汤包则吃的是汤。包子饺子,馅儿饼披萨,都是馅儿皮同食,美味升华,是创新;淮安汤包,汤皮分食,既然分食,喝汤你就好好喝汤,何必费劲吧啦把汤包在面皮里喝?有人会说,这你就不懂了,这叫情趣。对,也叫噱头,此其一。落桌一刻,只见汤包在盘中晃晃悠悠,左摇右摆,令人称奇,此其二。随汤包而至的是一根塑料吸管供食客吸汤——没见过这么喝汤的,此其三。与吸管相伴的是一张贴心卡片,上书食用汤包子的步骤以及用吸管吸汤的合辙押韵的口诀,此其四。所有这些噱头,都与食物本质及口味无关——而且,如上所述,淮安汤包也未体现出上佳口味。</p><p class="ql-block">因此,独行背包客以为,淮安汤包不应名列传统淮扬菜,其价值所在——噱头而已。建议没品尝过蟹黄汤包的各位看官食客,到了淮安,点一个尝个新鲜人之常情;如独行背包客一而再者,大可不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