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2日 成都开放大学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南非华裔青少年川剧变脸研习活动”结业仪式在华侨学院隆重举行。来自国家开放大学南非开普敦海外学习中心的华裔青少年以一场融合传统技艺与青春创意的汇报演出,为这场跨越两大洲的文化交流之旅画上圆满句号。</p> <p class="ql-block">国家开放大学华侨学院院长、成都开放大学校长黄兴国出席结业仪式并致辞。成都开放大学副校长钟富春、华侨学院院长刘冬梅参加结业仪式。</p> <p class="ql-block">马晨曦代表学员在发言中分享感悟:“通过这次学习,我终于明白脸谱不仅是装饰,更是中国人‘心脸合一’的哲学表达。就像川剧中的‘变’与‘不变’——技法可以千变万化,但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永远不变。”回到南非后一定将这次研习活动中的所见所得分享给海外学习中心的朋友们,让更多人了解成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汇报演出</p> <p class="ql-block">汇报演出中,学员们以“新锐视角”重新诠释川剧艺术,传统程式在他们的手中焕发出年轻律动。这些突破性的尝试正阐释了“非遗的生命力就在于代际对话,年轻人就是最好的传承媒介”。黄兴国、钟富春向学员颁发结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在这次以川剧变脸为核心的文化研习中,南非青少年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艺术启蒙。从初见川剧时眼中闪烁的好奇,到登台亮相时挥洒自如的自信,三天时间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熊剑带领学员们穿越千年时空,探寻这项被誉为“国粹瑰宝”的艺术真谛。理论课堂上,熊剑将川剧发展脉络徐徐展开:从明末清初的民间说唱艺术雏形,到清代道光年间正式形成独立剧种,再到如今跻身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员们惊讶地发现,看似神秘的变脸技艺背后,竟藏着深厚的文化密码——赤色脸谱象征忠肝义胆,黑色脸谱代表刚正威严,金色脸谱暗喻神话意境,每一种色彩都是千年华夏文明的精神图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