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1日,中国邮政发行一套《中国古代书法—篆书(二)》,小型张为何尊铭文。</p> <p class="ql-block">何尊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现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p> <p class="ql-block">该枚小型张计划发行量降到了470万套,为1987年以来的新低。可惜生不逢时,邮票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烈火烹油,变得不值一提,无人问津。不过,通过邮票了解知识,通过邮票学习进步,仍然是当下集邮的"初衷"。邮票作为小百科全书的美誉当之无愧,通过集邮掌握百科知识应该成为当下集邮的主流。</p><p class="ql-block">当然,篆书就是篆书,小型张上标注的文字"何尊"有些画蛇添足,篆书铭文是何尊吗?何尊是一件完整的文物,而不仅仅是雕刻在上面的文字,如果改成"何尊铭文"就严谨了。百科知识要准确、严谨,不能把篆书铭文与文物混淆了,弄不好就张冠李戴、误人子弟,罪莫大矣。小票的标注也同样如此。</p> <p class="ql-block">近年来,邮票的选题、设计、印刷、发行部门屡屡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屡屡发生一些低级的错误,让人感觉“毒教材”的教训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在传染、扩散。做正确的事还得靠正确的人,正确的人首先三观取向要没问题,要有责任心,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尚的情操,不能随随便便,肆意妄为。</p><p class="ql-block">文化阵地和思想领域,不能简单地靠党报党刊,还要靠每一个人和每一个行动,还要靠各行各业和一言一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