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青甘自驾游第14站甘肃甘南夏河县-甘加秘境

云听风水

<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草原八角村西侧,南镶千年古刹作海寺,东邻甘加溪豁,凌越北部的达里加山,总面积达131.23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南北部海拔落差达1300米,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其蕴藏了崖壁、草原、高原湖泊、石林、峡谷、史前溶洞、河流等多种地质资源在内的青藏高原所有的景致特征。</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作海寺、白石崖寺等多个千年藏传佛教古寺,促成了甘加的历史文化积淀,涌现出了宗喀巴大师、贡日仓女活佛、更敦群培、十世班禅大师等学术大师和高僧大德。</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溶洞遗址,海拔近3300米。这里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披毛犀)遗存,是夏河乃至甘南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遗址,被命名为“夏河人”的化石属于古老型智人的一种——丹尼索瓦人。它的出现将青藏高原最早古人类活动历史记录从距今4万年向前推进至距今16万年,反映了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及其对高海拔环境适应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000米-3800米之间。</p> <p class="ql-block">9:00在酒店隔壁舌尖尖兰州拉面吃饭,酒店免费早餐只有2碗8元/碗的面,加点2个小菜黄瓜和泡菜萝卜条2元/蝶、1蝶牛肉9元、2个茶叶蛋2元/个,共17元。饭后在酒店隔壁10元买1盒自制酸奶,不加糖,奶味纯正。</p> <p class="ql-block">10:00由夏河桑珠大酒店开车前往甘加秘境,夏河-甘加秘境,里程41公里,行程约1小时。途经八角古城遗址、白石崖寺。八角古城遗址-白石崖溶洞,只有6公里的路程,但这段路正在修路,只好回到甘加镇,绕行10公里小路到白石崖溶洞。这段路也部分在半边修路,只有小车可以通过。</p> <p class="ql-block">甘加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甘加乡,距夏河县以北33公里处,有公路直通。</p> <p class="ql-block">八角城城址,位于夏河县城北35公里,地处甘加草原央曲河与央拉河交汇的台地上,这里是古代甘青交通的要冲,也是历代中央政权与吐谷浑、吐蕃、西夏、嘶罗王朝剧烈争夺的军事重镇。</p> <p class="ql-block">10:51到达八角村红色驿站,位于甘加尕玛民宿东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p> <p class="ql-block">甘肃省夏河县甘加镇旅游景点一览图</p> <p class="ql-block">八角城,意为“万”字城,又叫雍仲卡尔城,汉代称白石城,唐代称雕窝城,宋代称移公城 。它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镇甘加草原的河台地上,始建于汉代。</p> <p class="ql-block">八角城,据说是在公元1038年-1227年期间,由西夏王朝所建造的一座城堡。后来有个叫卓让道丹的盗匪头目侵占过此城。</p> <p class="ql-block">据藏文历史文献明确记载,建立西夏王朝的木雅人是属于藏族四大种姓之一“嘎”部的后裔。藏历即五行算方面的文献中指出,羊为“嘎”部族的图腾崇拜。</p> <p class="ql-block">蓝幽幽的马兰花,美丽芬芳拥抱阳光。 ——马蔺</p> <p class="ql-block">在八角城出土的墓葬内人骨遗骸边发现了羊头,还出现了公元1027年开始兴盛于藏区的时轮十相自在明咒等,这些都能充分说明八角城是西夏王朝时期所建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余年前,这还要从秘境内的八角古城说起。据《白石县县志》记载:“公元前81年,汉昭帝下设白石县”,而“白石县”则正是如今的八角古城。</p> <p class="ql-block">八角城城址基本保存完整,占地约20万平方米,城墙长约2.2千米,墙高约10米,是一座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也是丝绸之路河南道上的重要驿站。</p> <p class="ql-block">八角城平面图是呈空心的十字形,形成八个角,每个角上设城墩。城外有护城河、护城壕,还有外廓,南门外另有外城。内城外廓,引水护城,层层设防,首尾相顾。内城20个面、16个外角和4个内直角相互照应,城虽不小,但城角之间距离均在弓弩的有效射程之内,克服了一般城堡在防御上不可避免死角的弊病,因而易守难攻,是一座防御性甚强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在本地藏民心中,其造型与防御“魔众入侵”的圣地“坛城”出奇的一致,甚至印证了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是世界现存的古城之一,富有历史价值与宗教信仰,其特点也是甘加历史与文化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苍鹰掠过,展翅飞翔。</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p> <p class="ql-block">八角城,藏文史称“雍仲卡尔”,意为“万字城”,实则是一个空心的“十”字城,因有八个城角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11:13到达观景台顶。八角古城,城池周长2193.4米,城内占地约300亩。在城堡的设计上突破过去方形、矩形的框架而自成体系,这在我国现存古城池中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内城外郭,引水护城,壕沟纵横,八角呼应,是一座防御性极强的军事要津。</p> <p class="ql-block">历次考古调查证明,八角城保存有大量南北朝和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时代的文物遗存,正是说明了古丝绸之路河南道的兴衰历史。</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占地约20万平方米,距离夏河县城约35千米,距离甘肃省会兰州约300千米,海拔约2100米,依山傍水,北依白石崖、南傍央曲河、西靠央拉河。</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白石崖</p> <p class="ql-block">汉唐时代,甘加地区被称为汉藏经济的交流要塞。</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与白石崖溶洞之间的公路,正在修路。</p> <p class="ql-block">随着丝绸之路的昌盛,甘加地区一度成为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东到中原,西达印度”的南丝绸之路也曾在秘境内的达里加大峡谷留下车辙。</p> <p class="ql-block">11:30登上城墙。甘加秘境所在的安多藏区,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地,正处在“东进内地,西通藏卫,南达川康,北给青海”的“扼四省之咽喉”的重要位置,这使得甘加的文化发展也更为复杂。</p> <p class="ql-block">安史之乱时期,吐蕃乘虚而入,夏河地区为吐蕃所占领,虽然只有短短的百余年,却从农耕畜牧、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方面为甘加地区带来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蒙古族、回族及撒拉族的先民们在历史的变迁中相互融合与交流,逐步形成独特的甘加文化。</p> <p class="ql-block">纵有豺狼,心向朝阳。 ——狼毒花</p> <p class="ql-block">八角城城址以它特有的城垣结构,展现了古代屯田点上设计守防城市的风貌,在城堡的设计上突破过去方形、矩形的形式,在中国现存古城属罕见,为研究中国古代建城史具有较高的艺术和科研价值。</p> <p class="ql-block">八角古城栈道</p> <p class="ql-block">八角城城址,为研究历史上汉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疏通贸易渠道及和平友好往来提供了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12:00离开八角古城。</p> <p class="ql-block">甘加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里人口少面积大,草原却辽阔无际,是一处极为宝贵的自然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甘加草原周围群山环绕,是一处典型的高原草地,理想的天然牧场。</p> <p class="ql-block">甘加草原上最多的物种就是甘加藏羊,甘加藏羊不仅是草原上的一道风景,也是这里牧民的生活收入来源。</p> <p class="ql-block">每到夏季,整个草原碧绿如茵,好似一块天然的绿色大地毯,鲜花盛开,繁花似锦,牛羊成群。蓝天、白云、绿草浑然一体,央曲河和央拉河蜿转流淌,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飘落在草原上。</p> <p class="ql-block">甘加草原风光</p> <p class="ql-block">12:35到达白石崖溶洞遗址,门票40元/人,60周岁以上半票。</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溶洞遗址,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是甘加秘境核心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溶洞遗址,年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是目前青藏高原已知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出土了丹尼索瓦人类化石,以及大量动物化石、石器等遗存,为探索丹尼索瓦人在高海拔区域的生存与适应提供了重要材料。</p> <p class="ql-block">2019年考古发现,确认此处为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出土的夏河丹尼索瓦人下颌骨化石,将人类在青藏高原的活动历史从4万年前追溯至16万年前。</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史前溶洞,位于白石崖山脚下,是我国现有探测记录中海拔最高、全藏区最大的溶洞。</p> <p class="ql-block">甘加秘境,有甘加羊、牦牛、旱獭、藏香猪、秃鹫等。</p> <p class="ql-block">旱獭,是旱獭属松鼠科下的一属,俗称土拨鼠,共有15种物种。旱獭是大型啮齿类动物,集群穴居,体型粗壮,体长为500毫米,体重4-5千克。头部短而宽,耳朵较小,上、下颚各有两颗门齿突出,尾巴末端略扁。四肢粗短,前爪发达,适于掘土。毛发长而浓密,多为黄褐色。</p> <p class="ql-block">旱獭,早晨和黄昏活动活跃,主要以草本植物为食,喜欢吃带有露珠的嫩草茎叶、嫩枝或草根,尤其是莎草科、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地上绿色的部分,偶尔也取食一些昆虫和小型啮齿动物。</p> <p class="ql-block">栈道上的旱獭</p> <p class="ql-block">2008年旱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p> <p class="ql-block">树林里的旱獭</p> <p class="ql-block">土拨鼠喂食蛋糕,寺里僧侣售卖,7元/1袋。4只土拨鼠,只用了5分钟,就把一大袋蛋糕🍰吃完了,中途还因为抢食而打架。抢到手后,会用两个前爪捧着吃,非常可爱。</p> <p class="ql-block">甘加羊,是一种牛科、羊属动物,主要分布在夏河甘加地区。现有约20余万只。甘加羊非常胆小,人一靠近就急忙走远,想和它们拍一张近照合影,还是有点儿难度的。也不敢离的太近,不知道它们会不会用长长的羊角顶人。</p> <p class="ql-block">甘加羊偏毛用,体格较小而结构紧凑,躯体白色者约占93.19%,毛被呈开发型,毛辫长26.10厘米,呈波浪弯曲,光泽好,油汗正常,净毛率高。因其羊毛工艺价值高,是优良的地毯用毛。</p> <p class="ql-block">甘加羊,成年公母羊平均毛长分别为27.97厘米和26.73厘米,毛辫呈大波浪弯曲,肤色均为浅粉色。公羊98.6%有角,角长而粗壮,为螺旋型,角体长而扁平并向两侧呈扭曲状弯曲性伸展;母羊97%有角,角相对细而短,为螺旋型,并呈螺锥状向外上方斜伸。</p> <p class="ql-block">藏香猪又名“人参猪”和“蕨麻猪”,是一种畜禽品种,长期进食蕨麻、贝母、冬虫夏草、秦艽等当地盛产的野生名贵中草药,饮用甘甜清冽的山泉水,其肉中氨基酸含量最高,微量元素最高,脂肪含量最低,猪肠最长,猪皮最薄,鬃毛最长,是西藏的传统民族美食。肉质营养价值高,脂肪含量低,皮薄肉鲜不油腻,切片腊熏或快火小炒皆鲜美无比。</p> <p class="ql-block">陇西小檗,是小檗科小檗属落叶灌木,高可达3米。花梗细弱,花黄色,外萼片阔倒卵形,内萼片狭倒卵形,花瓣狭倒卵形。分布于中国甘肃。生于山坡或灌丛中。海拔1650-3100米。</p> <p class="ql-block">12:55到达白石崖溶洞,沿着石阶上到洞口。</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溶洞,形成于达里加山灰白色石灰岩崖壁中,洞口海拔3282米,洞内分布钟乳石群、地下暗河及天然形成的藏文字母等地质奇观。</p> <p class="ql-block">溶洞的洞口距离地面30米,静默的嵌入在河谷西侧的石崖上。</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平均高3.5米,宽4米,长约15千米。</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溶洞,位于白石崖底部偏西处,可容三四人进出,溶洞为天然形成,里有潺潺流水,曲径通幽。</p> <p class="ql-block">溶洞入口处,多年前第六世贡唐大师来时留下的佛手印,被后人无限瞻仰。沿溶洞口向深处探去,400米处的壁面上具有天然显现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崖面上,有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及108座佛塔的天然显现。石壁上有天然形成的藏文元音和辅音字母,还有如意宝牛、如意宝树、天生稻等石头造型。溶洞内存在天然形成的藏文字母和钟乳石群,这些地质奇观与手印传说共同构成了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溶洞,对想要探险、寻求刺激的人来说是个好地方。</p><p class="ql-block">阎罗阳(男)洞进口</p> <p class="ql-block">乌金莲花树、大象皮。</p> <p class="ql-block">溶洞深处原始未开发状态,洞道低矮需爬进爬出,里面非常湿滑。</p> <p class="ql-block">溶洞出口,窄小低矮,紧贴岩壁。</p> <p class="ql-block">在出口处,有喇嘛专门负责接人出溶洞。</p> <p class="ql-block">溶洞深处,还有大面积未开发区域,部分区域有铁锁链。</p> <p class="ql-block">溶洞出口到入口的上升悬空铁梯,仅能一人通行。</p> <p class="ql-block">铁梯上端的洞口</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溶洞</p> <p class="ql-block">终于重见天日,白石崖溶洞洞口的一柱擎天。</p> <p class="ql-block">13:45到达甘加白石崖寺,它的藏语全称是“甘加智格尔贡桑俄门吉朗”,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境内,是藏传佛教中格鲁派寺院,寺主为藏区三位转世女活佛之一的贡日仓女活佛,传承迄今已达六世。</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寺,由甘加班智达于藏历第十一绕迥木鸡年(1644年)创建,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十三世纪,1627年经甘加班智达重建后逐渐形成现有规模。</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寺,主体建筑依山势而建,采用传统藏式土木结构。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大经堂为三重檐歇山顶式样。</p> <p class="ql-block">寺院在近百年间历经多次损毁仍得以延续,现存建筑群包含经堂、佛殿等宗教场所,距离夏河县城约38公里。</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寺,作为甘南地区重要的女性修行道场,自创建以来即为历世女活佛光日仓的驻锡地。寺院传承体系融合显密教法,设有完整的经院教育制度,历史上培养过多位高僧大德。</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寺,供养着诸佛神明,收藏了众多佛教经典。</p> <p class="ql-block">金瓦殿内,供奉有释迦佛像、贤劫干佛画像7幅。</p> <p class="ql-block">金瓦殿内,还有金刚持像、贡唐仓活佛所赐的释迎立像、释迦能仁王佛金刚座像、达浦卓玛像及许多镀金铜佛像。</p> <p class="ql-block">寺院在藏历重要节日期间举办大型法会,吸引周边信众参与。现存文物包括明代鎏金佛像、手抄本《甘珠尔》经卷等宗教圣物。</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寺,有佛教经典《甘珠尔》大藏经、宗喀巴师徒三尊等众多圣哲全集、加之喇卡仓、友嘉仓活佛的灵塔、白檀木制作的胜乐金刚坛城等佛教圣物,至今仍被完好的保存,造福一代又一代信众。</p> <p class="ql-block">在甘加秘境,以白石崖寺为代表的黄教寺院与以作海寺为代表的本教寺院和睦相处已近千年,实属世界宗教史上的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14:11到达白石崖溶洞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溶洞观景台,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乡境内,是俯瞰白石崖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寺,坐落于海拔3160米的白石崖溶洞群入口处,背靠绵延15公里的灰白色石灰岩峭壁。</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寺,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天然闭关修行场所,崖壁间分布着多处隐修洞窟。</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寺观景台,位于诺日朗卡观景台,海拔3880米,从夏河县城沿316国道前往甘加秘境途中经过。</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可俯瞰甘加草原及白石崖的全貌,山崖豁口形似《鬼吹灯》中的精绝古城磁山。 ‌</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寺,背靠着寺院后方高耸入云的白石崖,常被认为是胜乐佛祖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全长15公里,垂直落差近1000米,宛如一幅巨大的天然屏风矗立在山脉之上,将广袤的甘加草原一分为二,创造出两个落差近千米的高山草原。天气晴朗时云层低垂,光影效果使山崖呈现变幻的光影美感。</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寺庙,坐落在两个崖壁间的草甸中,天然的构图恰到好处。狂风怒吼,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白石崖溶洞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14:28到达甘加秘境路口,离开景区,开车前往拉卜楞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