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文旅妙笔生花,感职工赤诚匠心 </p><p class="ql-block">——龙州县职工文化旅游文案策划竞赛观后感 </p> <p class="ql-block"> 7月3日,文旅行业项目竞赛落幕。今夜案头灯光下,我反复品读选手们的文案作品,心潮难平。作为工会工作者,亲历这场以笔为犁、深耕龙州文脉的竞赛,那些跃然纸上的文字,早已化作古城山水的呼吸,在我胸中久久回荡。 </p> <p class="ql-block"> 当大屏幕亮起,选手们以文字为舟楫,载我们驶入时光长河——有人将红八军的故事写成热血史诗,军号声仿佛穿透纸背;有人以天琴古韵谱就山水长卷,弄岗的晨曦在字句间流淌;更有人化身小连城的砖石,细述百年沧桑。那些曾被岁月尘封的壮锦纹样、古道蹄印、领事馆旧窗,在1500字的方寸之地重新鲜活。我尤其记得一位选手的奇思:让断裂的铁桥遗址开口说话,讲述“从商船如织到炮火轰鸣”的往事,历史的痛感与温度直抵人心。 </p> <p class="ql-block"> 这不仅是笔尖竞技,更是一场文化觉醒。选手们埋首故纸堆考据县志的严谨,走访村寨记录天琴传承的虔诚,在评分标准中“历史考据”“民俗尊重”等条目下化作具象的坚守。当年轻职工在PPT上展示壮族“啸歌”古谱,当地老人用方言吟诵红军古道上的山谣,我看到的是一盏盏心灯被点燃——他们不再仅是景点解说者,更是龙州魂魄的守护人。</p> <p class="ql-block"> 作为工会工作者,我更深切体会到这场竞赛的匠心:它让文案写作从案头技能升华为文化传承的仪式,让职工在挖掘乡土记忆时重拾职业尊严。 当选手紧张地攥着稿件登台,眼中却闪着光讲述胡志明展馆的传说时,那份对家乡的赤诚,远比任何奖金更珍贵。</p><p class="ql-block"> 此刻掩卷,窗外龙州城的灯火次第亮起。我深知,纸上烟霞终将化作导游旗的指引,笔墨山河必会迎来八方游客的脚步, 而工会人的使命,正是守护这份以文兴旅的星火,让每位职工都能在千年古城的复兴史诗中,写下属于自己的壮丽一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龙州县总工会农某元</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4日夜于灯下</p> <p class="ql-block">感谢图片、视频原创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