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太原的公园</p><p class="ql-block"> 算上这次我应该是第四次去太原,除过第一次是去北京路过外,其余三次都跟小女儿有关,因为她在山西大学上学,就在小店区。</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太原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惊喜,第一次只在汽车站逗留了一个多小时,后三次,最早是送女儿入学,那是2022年的九月份,正值新冠肆虐,全国范围气氛紧张到极点,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势,那一次只在山西大学的校门口看着女儿进了校园,便草草收兵返回。</p><p class="ql-block"> 前年五一长假,我们一家去太原,一是旅旅游,二是看一下小女儿,那时刚疫情结束,只有我一个人送女儿进了山西大学的校园(那晚正好大门口停电了,混了进去),只记得操场上有同学跳绳的呜呜声,头顶上月光如水、白云朵朵,不时传来飞机轰鸣声,机翼的灯光一闪一闪照出了飞机的轮廓,那一次我们去了迎泽公园、山西省博物馆、柳巷、晋祠。总体感觉人多、纷乱,尤其是晋祠,去的时候是网约车,回来的时候出租车、网约车漫天要价,公交车需要出园走很长的距离等候,要命的体验,叫喊声、吵闹声、嘶吼声不绝于耳,能挤出五脏六腑的感觉,顿时一天的愉悦荡然无存,那一次留下的影响只能用糟糕来形容。</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去太原,是女儿需要做一个小手术,在山西省中医院就医,一开始估计是三五天,结果一下子延续到十一天。我登记的酒店在医院住院部的斜对面,迎泽公园东门和医院正大门隔一条马路,从酒店到医院和从酒店到迎泽公园东大门基本都是三百多米的距离,照顾女儿每天早上换完药就没事了,输液只有三天,其余的就是中医治疗什么激光烤、艾灸、磁石按摩、盐袋热敷,每到这个环节女儿总是催促我俩快走,出去转转,她一个人能行,不走还打扰她学习。于是我就有了和太原亲密接触的机会,成了迎泽公园的常客,每天早上六点到七点二十跑步8—10公里是晨练,九点半到十一点半是闲逛;下午六点到九点左右再逛公园是散饭。我承认自己逛公园上瘾,特别是太原的公园,这次去迎泽公园和上一次截然不同,错开长假的迎泽公园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公园、最贴心的公园、最人性的公园、最有归属感的公园,碧水清波、林草繁茂、塔楼林立、亭阁遍布,密而不挤、疏而不远,卫生间分布合理、精致优雅。大路通四方、小道连幽静,整个公园四门皆开,与街连、与楼接、与人通。</p><p class="ql-block"> 湖心有山,山上有鸾(大鸟);水中有船、游人不断;白鹭绕飞,野鸭戏玩;锦鳞游泳,岸芷汀兰。</p><p class="ql-block"> 园内游人如织,跑道上,晨跑的队伍蔚为壮观,有组团的、有单跑的、更感人的是夫妻用带子绑结在一起跑的(其中一人生病),当然还有豪迈的快走大队,迎泽公园的跑者从凌晨到傍晚都有,这得益于茂密的大树为跑者遮阳挡雨。</p><p class="ql-block"> 楼阁亭台被茂林修竹隔开,每一地都有一个主题,牡丹园的老槐树下老年合唱团激昂澎湃;睡莲池边的口琴合奏团悠扬嘹亮;戏台上京剧演员正卖力的演唱《助取威虎山》;藏经楼下的小广场上练太极的、跳新疆舞的,衣袂飘飘、相映成趣、互不干扰。一个精神矍铄、戴牛仔帽、黑墨镜、穿花衬衣、白皮鞋的老者,新疆舞跳得出神入化、举手投足间情感表达丰富,动作灵活到位,即使我这样的对跳舞可以说“白痴”的人来说也能看懂舞蹈要表达的意思,一曲舞就是一个的故事!从观众的口中我知道了他的抖音名叫“金大圣”,怪不得他的眼睛那么的有神,他的动作那么的灵动轻盈,跳完一曲老人给我们讲了他跳舞的精髓,说话间他身子一跃便轻轻的落在旁边的石凳上,那身手令人叫绝、使人羡慕。迎泽公园的踢毽子团队通过抖音宣传已经是名满天下了,一个毽子在他们的脚上、头上、背上、胸前的各个部位或停或起、或高或低、或快或慢得心应手,不慌不忙间演绎的出神入化、眼花缭乱。</p><p class="ql-block"> 进了迎泽公园无论你是那种性格、那么爱好,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即就是没有什么爱好、只想静静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看水观天、听风吟诵,小桥流水、鸟鸣蝶飞让你烦恼不再、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迎泽公园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建筑 ,可谓:亭台楼阁、精美绝伦,雕梁画栋,美不胜收,鳞次栉比、勾心斗角,优雅别致、奕奕生辉。有亭就有联、有楼就有名,其书法或厚重稳健,或灵动自然、或苍劲有力,更增添了人文气息和历史积淀。</p><p class="ql-block"> 在公园的南边临水处有一个红烛广场,石雕石刻被几株造型别致的黑松围在其中,那是为纪念1983年12月9日,太原15中高中女生池越忠在迎泽公园南湖为营救两名落水小学生(余斌、王锐)不幸牺牲的事迹。她因舍己救人的英勇行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年龄最小的烈士之一。</p><p class="ql-block"> 碑上有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的题词:红烛虽小,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 是的,她虽然走了,但她的精神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让每一个路过看到她英雄事迹的人感慨不已!正是红烛广场的存在,证明了太原人民没有忘记英雄,山西人民没有忘记英雄,全中国人民都有机会看到英雄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园内晋商会馆是山西人民革命陈列馆,记述着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从五四运动到共产党组织成立、从土改运动到共产党组织壮大、从抗日战争的卓绝到解放战争的轰轰烈烈,从新中国成立到建设的历程,特别是抗日战争,山西作为主战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来了卓越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人数132万,其中山西籍7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还不算民兵和地方武装,抗战伤亡276万,总人口1147万,牺牲伤亡占比达24%,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十年不在山西征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汾河公园是我去的第二个地方,那一天下午我独自穿过迎泽公园北门朝迎泽大桥走去,眼前的这条大街通直宽阔,直通迎泽大桥,越近越直观,天色渐暗、华灯初上,“迎泽大桥”四个朱红的毛体大字闪耀在桥两头的四个高耸的方塔的四面,遒劲有力、灵动飘逸!桥上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穿流不息,桥两边高高矗立的簇簇华灯与桥洞上镶嵌的朵朵橘黄色的灯光交相辉映,给雄伟的迎泽大桥戴上了璀璨夺目的王冠。桥下是波光粼粼、碧水悠悠的汾河,沿河而建的汾河公园将清素的汾河装扮的富丽堂皇,步道、跑道、自行车道,在如茵的绿草间如色彩斑斓的丝带缠绕在汾河的腰间,芦苇荡水草丰茂、碧波荡漾,此起彼伏的鸟鸣声奏出了和谐的交响乐,时而悠扬、时而激昂、时而欢快,三五成群的野鸭子借着柔和的灯光在碧波和芦草中忽隐忽现,或走、或跑、或骑行的人们完全融入到这水天一色、美妙绝伦的景色中!置身其中,每个人都是这天地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是公园里的色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里,我发现一则信息,原来太原的公园数量位居全国第四,远超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南京、西安等一众大城市,只排在深圳、重庆、昆明之后,位列第四,而且远高于排在第五位的上海。太原市的常驻居民只有五百万左右,又远远少于这些大都市,所以生活在太原的人是幸福的,难怪2023年太原被评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同年,太原又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全国最宜居城市,而且是唯一一个入选的省会城市。</p><p class="ql-block"> 太原的公园是太原的明星,是太原的名片,是外地旅游者的心安处,更是太原人民家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