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铁路应急之殇的失职与担当缺位的反思该是谁?</p><p class="ql-block">杨晓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近日,一起列车突发故障事件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在故障发生后的漫长时间里,列车长、乘警、列车员等工作人员的表现令人大失所望,暴露出铁路部门在应急处理方面存在严重的专业性缺失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按照常理面对突发状况,铁路部门理应依据既定预案迅速行动。从《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相关规定来看,在列车出现供电中断或空调故障时,乘务组应在15分钟内开启应急通风系统或组织旅客疏散,可此次事件中,工作人员却长时间未采取有效措施,任由乘客在闷热、缺氧的车厢中陷入恐慌与焦虑。在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列车长未及时、有效地向上级汇报并协调资源;乘警未能维持好车内秩序,保障乘客安全;列车员也没有对乘客进行妥善的安抚与引导。这种不作为的行为,严重背离了他们的工作职责,是典型的失职失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反观那位砸窗通风的男乘客,在生命健康受到威胁且求助无果的紧急情况下,他挺身而出,打破车窗为大家争取生存空间,堪称英雄之举。与工作人员的不作为相比,他的勇敢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按照《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规则》,超15分钟未有效处置通风或疏散问题,旅客有权采取必要自救措施,他的行为不仅合理合法,更凸显出铁路工作人员的严重失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铁路部门作为庞大的交通运营体系,长期处于行业主导地位,或许正因如此,在日常运营中逐渐滋生了懈怠心理。从此次事件可以看出,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明显不足,导致在关键时刻无法迅速、有效地应对,将乘客置于危险和不舒适的境地。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反思并改进,只要“铁路部门”的称谓还在,类似的事件必然还会再次发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重演,铁路部门必须进行深刻反思与整改。对于此次事件中的涉事列车长、乘警等相关责任人,应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同时应大力表彰像砸窗通风男乘客这样的勇敢之举,以彰显对正义和担当的鼓励。此外,铁路部门需全面加强工作人员的应急培训,完善应急预案并强化演练,提高整体应急处理能力,切实保障每一位乘客的生命安全和出行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