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滩往事系列157

云淡风轻

<p class="ql-block"> 追忆二二一基地消防大队教导员蔡义丰</p><p class="ql-block"> (二)</p> <p class="ql-block">  坚持政治建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73年9月一天下午,大队部门外传来敲门声和报告声,于是开门请他们进来,来人是与我同年入伍的三位战友,此刻三人衣冠不整,身上粘着尘土,一人脸上似乎还有血痕。三人问,蔡教导员在吗?此时蔡义丰教导员听到动静已从里屋走出来。</p><p class="ql-block"> 三人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般说,教导员我们三人与老兵打架了,向您承认错误,听候组织处理。</p><p class="ql-block"> 蔡教导员说,慢慢说咋回事?三人说班里的几个老兵见面就叫我们新兵蛋子,我们就和他们吵起来,后来双方动手了。事情发生后我们觉得自己错了,不应该和他们吵架甚至打架……</p><p class="ql-block"> 蔡教导员批评了他们打架错误,表扬了他们认识错误的态度,让他们回班里待着听候处理。</p><p class="ql-block"> 三人刚出门,蔡教导员说,太不像话了,老兵还没新兵思想觉悟高。你去通知那几位打架的老兵到大队部来,于是我就到班里请几位打架老兵到了大队部。</p> <p class="ql-block">  那天蔡教导员严厉批评了几位老兵,一是称呼新战士“新兵蛋子”不对,二是受组织教育几年和新兵打架不对,三是犯了错误还认识不到,不及时向领导汇报不对,四是要求他们立即回班向新战士赔情道歉,五是每人写出书面检查,根据检查深刻与否决定如何处理。</p><p class="ql-block"> 蔡教导员又让我请来了所在班班长了解事情经过。明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老兵先骂人,新兵先动手,老兵吃了亏,新兵“恶人先告状”,他脱口说了句家乡的歇后语:“黄鼠狼下兔娃儿,一窝儿不如一窝儿”。</p><p class="ql-block"> 蔡教导之所以说这句歇后语,是因为二二一基地消防大队(前期为基地保卫部消防科)首批消防干警是从京,津,沪,川,陕,辽等多个省市公安部门、公安消防部门千里挑一选拔的政治历史清白,政治思想过硬、业务水平出类拔萃的精兵强将。</p><p class="ql-block"> 随着全国公安消防民警转制为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消防兵,1964年始,二二一基地消防大队先后从四川省乐至,甘肃省定西,青海省湟源、民和、互助,甘肃省武威,陕西省西安征招了六批新兵。尽管按照特种兵标准征召的六批新兵素质很好,但与首批从全国多个省市公安部门千里调集的公安干警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p> <p class="ql-block">  经过八年不断探索和实践,蔡教导员积累了丰富的培养教育新兵,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合格革命军人的方式方法。但面对从西安市征召的这批城市兵,蔡教导员感到以往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新的挑战,认识到必须创新政治思想工作新思路、新方式、新方法。</p><p class="ql-block"> 1973年12月初,蔡义丰教导员带领中队长张如玉,文书张克彦,通信员刘华清组成的西安籍战士家访组,赴陕西西安市,对莲湖区、新城区、郊区征召的54名西安籍战士家庭开展家访。蔡教导员带领家访组东起东郊的白鹿原、纺织城,西到西郊的三桥、新西北;南起南郊的曲江池,北至北郊的龙首原,深入每个战士的家庭走访。那时西安公交车线路不完善,车辆也不多,辗转倒车几次后还需徒步走很长的路,用了一个月时间走访了每一位西安战士的家。通过与战士父母的深入交谈,对每一位战士的家庭状况,每一位战士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有了深刻了解。</p> <p class="ql-block">1974年12月,我随同蔡义丰教导员,张茹玉中队长,文书张克彦家访西安籍战士家庭留影</p> <p class="ql-block">  记得走访袁建发,杨橙华,张春明,高建军等战士家庭时,他们的父母不约而同的说,孩子来信说部队生活可好了,过年时还组织他们包饺子吃。晚上回到宾馆,蔡教导员说,我们给战士办了很多事,都没有过节组织大家包饺子反响好。看来要让战士和他们的家人感到部队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必须实打实的给战士们办实事,办好事。要把为战士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蔡教导员当即决定在西安采购电动绞肉机,电动压面机,电动磨浆机等炊事机械。回到金银滩后,实施了“每周一饺”,即每周日由炊事班提供馅料,面粉,烧火服务,以班为单位组织战士包饺子吃。而且牛、羊、猪肉馅轮流转,很是让大家高兴了一阵。而且由于自己包饺子自己吃。“每周一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是周日请假外出的战士人数直线下降,二是炊事班战士周日也可休息,三是大家围在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增强了团结。但好景不长,一段时间后很多人觉得饺子好吃,但影响自己请假外出。于是蔡教导员让士兵委员会讨论咋办,最终把“每周一饺”优化为“每周包饺”,即一周日吃包子,一周日吃饺子。</p><p class="ql-block"> 蔡教导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基地机关三食堂建立协作关系,派出战士到机关三食堂帮灶上岗培训,请机关三食堂红案大师傅、白案大师傅到消防大队食堂坐镇亲自掌勺、传授技艺,提升了炊事班烹饪水平,使消防大队食堂成为诸多部队官兵到十八厂区办事时的“蹭饭”打卡地。(备注:二二一基地部队间有不成文的传统,外出到了饭口可就近到兄弟部队蹭饭,餐后打一写明时间,人数,姓名的白条即可,攒多了由司务长互相结算)</p><p class="ql-block"> “每周包饺”、自制面条、豆腐、豆浆只是这次家访成果的小小花絮,但正如俗话所说“人是铁饭是钢”,伙食水平的改善提高,凝聚了人心确是不争的事实。</p> <p class="ql-block"> 当时消防大队划归基地警卫团(8100部队)代管,是警卫团的直属队。我们自然就被编为新兵营三连四排。新兵连樊连长说的一番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要是你们是警卫团的新兵就好了,那样新兵训练结束后,就可以把你们打散分到各个连队培养成连队骨干。</p><p class="ql-block"> 那时部队兵员是参军哪里来,复员哪里去,农村籍士兵从参军伊始大多数都抱有好好表现争取留队提干跳出农门的愿望。而城市籍士兵复员回原籍就会安排工作,尤其是金银滩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又知道核辐射对人有伤害,所以缺乏好好表现争取留队提干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如何教育抱着不同想法入伍的战士,帮助他们端正入伍动机,克服和摒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使他们在部队革命大熔炉淬炼成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革命战士。蔡义丰教导员带领支部一班人,坚持政治建军,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予之以利方针,形成了组织正面教育,党员带团员、团员帮青年,强化家庭联系“三位一体”政治思想工作新思路,新方式、新方法。</p><p class="ql-block"> 蔡教导员之所以重视对西安籍战士的政治教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地公安保卫部门民警队伍老化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希望消防大队加强对这批西安籍战士培养教育,以期在这批西安兵服役期满时,选拔一批军政素质高的战士,就地提干充实到二二一基地公安保卫部门。</p><p class="ql-block"> 蔡教导员的心血没有白费,统计数字表明,西安籍战士入党,入团比例非常高。入党人数近50%,入团人数近100%。1975年夏,矿区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吴俊婷,约请十余位西安战士谈话,召开就地复员转入公安民警队伍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服役期满后,就地提干转入二二一基地公安保卫部门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  蔡教导员也没有放弃后进战士,1974年冬的一天,他让我通知卜西平,钟忍让,高常林三人到大队部谈话。蔡教导员对三人说,现在西安入伍的战士中,就剩你们三人不是团员了,再过一年你们就服役期满复员离队,你们在部队干了三年如果连团组织也没加入 ,我觉得对不起你们的父母,辜负了你们父母的嘱托,你们回去后也脸上无光无颜见父老乡亲吧?</p><p class="ql-block"> 看到卜西平,钟忍让,高常林低垂的头,蔡教导员说,咱们都是男人,是男人就要仰起头活。今天我给你们创造条件,给你们开小灶,你们也振奋精神好好干,争取早日加入团组织行不行?听到三人肯定的回答后。蔡教导员任命卜西平为炊事班代理班长,任命高常林为饲养员。卜西平当即表示,一定不辜负大队领导的信任,想方设法把炊事班工作搞好。</p><p class="ql-block"> 此后的时间三人一改以往不求上进散漫作风,在各自的岗位干的风生水起,蔡教导员也隔三差五去检查指导他们的工作,半年后三人都光荣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卜西平践行了自己的承诺每周一到周六伙食不重样;高常林发明的蒸汽加温发酵糖化猪饲料,使饲养的几十头猪食欲大振膘肥体壮,受到了大队嘉奖。1976年从西安郊区入伍的春钟忍让复员回乡后,时逢招工由于他是复员退伍军人,又是共青团员,顺利成为国营西安东关副食店职工。钟忍让说,如果当时不是蔡教导员拉了我一把,帮助我积极进步加入共青团组织,在复员退伍时撤销了我因打架受的处分,我就会失去招工机会。</p> <p class="ql-block">  蔡教导员是婆婆嘴菩萨心,坚持思想教育从严,组织处理从宽。消防大队战士,都是二十岁上下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容易一时冲动犯点小错误,而消防兵又是“双枪将”,一手持水枪灭火,一手持钢枪保卫基地安全。从严治军严格纪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年都有几名战士受处分,严格军纪对打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硬仗,赴汤蹈火,和谐为民”的消防队伍十分必要。但在这些受处分的战士服役期满复员退伍时,蔡教导员就会召开支委会专题讨论撤销他们的处分问题。并代表大队党支部逐个与受处分战士谈话,指出他们犯错误的根源,肯定他们受处分后不自暴自弃,积极改正错误的行动,宣布大队党支部撤销他们处分的决定,并当面从档案袋抽出处分书交给本人,由他们撕碎扔进废纸篓。鼓励他们轻装上阵,回到地方后干出一番成绩。</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蔡义丰,二二一基地消防大队政治教导员。他在二二一基地工作了二十年,其中十八年是在消防大队度过的,其间入列的数百名干部、战士的档案里,都留下了蔡教导员书写,陪伴和影响他们一生的文字,签名和红色印章。每一份档案的主人都能讲出一段蔡教导员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动人往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