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都钱塘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剑门关,位于中国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部,是蜀道(古蜀地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上的核心关隘,以“雄奇险峻”闻名天下,自古有“剑门天下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美誉。它不仅是军事要冲,更是中华文明中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标志性符号。</p> <p class="ql-block">  剑门关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龙门山脉与大剑山断裂带的交汇处。大剑山山脉如利剑直插云雪形成一道南北延伸的天然城墙,唯有一道狭窄的隘口(宽的天然城墙,唯有一道狭窄的隘口(宽约50米,高约500米)可供通行,两侧悬崖绝壁、高耸入云,谷底溪流湍急地形极其险要。这种“两山对峙门”的地理格局,使其成为古代中原与蜀地之间难以逾越的“咽喉”。</p><p class="ql-block"> 左侧山壁酷像姜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姜维塑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剑门关的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但真正成为军事重镇始于秦汉。自三国以来,这里更因蜀汉政权的防御需求而名震天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诸葛亮制的强弩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杜甫、李白等诗人途经此地,留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等千古名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明清至近,虽军事地位有所下降,但作为川陕交通要道,依然是商旅往来的重要关卡。1935年川陕公路开通后,剑门关的传统交通功能逐渐弱化,但其历史与文化价值愈发凸显。这又是解放大军进入四川的必由之路。我的夫人就是1950年从这里随大军南下进成都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夫人75年后凭吊故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由于时间及身体的关系,无法亲赴翠云廊走三国古路及看汉代古柏。这里正好有沙孟海老的墨宝和照片。</p> <p class="ql-block">      90年代初,我当独行侠时到过这里。当时关门尚未重建,318国道从峡谷穿过。路边的玉米地里有蜀国大将姜维的墓,然后从小路上山,途中有一粗壮石笋,山势险峻直上山顶,山顶有一庙。站在顶上看四方,大剑山山脉的72座山峰如利剑排列,其中“剑门七十二峰”最高峰海拔1176米,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天然画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剑阁古城,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普安镇,是剑阁县治所在地,也是川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古城之一。它因“剑门天下险”的地理背景与千年行政建制积淀,成为蜀道文化、三国文化与巴蜀民俗的重要载体,被誉为“蜀道上的活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当年红军留下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这面墙上依稀还留下了红军当年刻下的宣传文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