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岭南杂记》记载:“黄皮果大如龙眼,又名黄弹,皮黄白有微毛,瓤白如猪脑……夏末结实……此果当时多数野生在山间。”</p><p class="ql-block"> 山间的黄皮没见过,我家窗口的黄皮倒是日日在眼前晃来晃去,一年一年卖力地生长着。</p> <p class="ql-block"> 那年山竹台风到来,把窗前一棵有三十年树龄的大榕树掀翻在地,小区里满地落叶,到处是吹折的树枝,提起山竹至今还不忘当时惨象。</p><p class="ql-block">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场台风却成就了这棵靠墙的黄皮树。之前,它一直生活在大榕树的阴影下,常年见不到太阳,又无人施肥浇水,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每天经过,习以为常的熟视无睹。没想到“按下葫芦浮起瓢”,也没有想到有得便有失,有失便有得,这永远是生活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大榕树一倒,黄皮树便疯长起来,树梢长到二楼窗口的时候便开始挂果了。也听到每年初夏二楼探头伸臂摘果的热闹与兴奋。处在三楼的我们只有干瞪眼,鞭长莫及,望果兴叹。</p><p class="ql-block"> 在阳光的沐浴下,在我们热切的注视下,黄皮树不可抑制的向上生长,不到三年就窜到了三楼我家窗口。终于可以抵近侦察,感受它树叶散发的清香,观察它开花、结果,亦可听它在风中的呢喃,在雨中的低语,在月下的轻盈,在阳光中的妩媚……</p> <p class="ql-block"> 长到二楼才开始挂果,果子并不多,稀稀疏疏的藏在绿叶中,一幅羞羞答答的样子,但到我家窗口的高度时,树儿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了,结的果也就多了。端午前后,枝叶间已是青果一片,随后一天天结实、丰满,颜色也由青转黄,黄澄澄的果实,在枝叶间闪烁,也一天天把枝叶压得越来越低。</p><p class="ql-block"> 这一幅丰收的美景不仅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也引起了小区里路人的注意,有好事者开始爬树,把站在树杈伸手能及的摘来尝鲜,剩下的都在高位置,伸手够不着了,于是有人搬来梯子,带来长柄镰刀,开始攻城掠地般收割。</p><p class="ql-block"> 按理,黄皮树就长在我家窗口,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要收割也是我占得先机。但总担心摘早了,味道酸涩,让它再长一长,熟得差不多了再摘。这一念之差,总让人捷足先登,后悔没有早点动手。树在小区公共空间,人人有分,有人要先下手为强,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吃个开心,摘个痛快就好。</p> <p class="ql-block"> 经过爬树、上梯、长镰的一番扫荡,树枝折损很严重,残存的黄皮也不多了。好在树最上面这一片,不知是够不着还是不忍心全部摘了,他们扫荡之后,我们还可以在收拾残局中摘个3、4斤,足够尝鲜了。</p><p class="ql-block"> 面对折枝摘果后的黄皮树,总会为我们的粗鲁而歉疚,听人说网上可以买到长柄带钩的剪子,可以轻松摘果,还可以把摘下的果夹住,有这样的工具,摘起来就温柔多了,对树的伤害就可以降到最低了。</p><p class="ql-block"> 那天老婆手指一滑,一不小心就下单了,昨晚已到货,长2.2米,可伸缩,可剪枝叶,神器谈不上,但至少可以说是摘果利器吧。在今年黄皮采摘已告结束之际,下单购买这么一个东西,感觉就像仗快打完了,新式武器才送到战场,战局已定,利器已无用武之地,只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期待明年再战了。</p> <p class="ql-block"> 以开花结果为使命,在人类目光所及的注视下,风雨兼程的走向成熟,向世界捧出黄澄澄的果实,到最后以残局收场,却乐此不疲,有春风就开花,有阳光就笑靥,从不因为摘果时受到伤害而记恨、停摆,依旧年年花开,树树灿烂。</p><p class="ql-block"> 不单黄皮如此,所有的果树都是如此命运和归宿。有几次我站在窗前,看到折枝后的黄皮树,正在蓬勃生长,受伤处都长出了新叶,伤已经愈合了,整棵树又长高了,显得更有生命力了。</p><p class="ql-block"> 和其他水果相比,它没有荔枝那般清甜,没有西瓜那般潮涌而来,也没有苹果那般四季霸屏,它产量少,存在感弱,上市一两个星期就不见踪影了,它永远是水果市场的配角和点缀。</p> <p class="ql-block"> 但它的特点是不需要人们花太多精力培育,不理不睬也能慢慢长大,年年挂果,味道七分甜三分酸,有助于促进消化、抗氧化和缓解夏季燥热,同时能为人体补充多种微量元素。</p><p class="ql-block"> 因为它长在我家窗前,让彼此有了无限期待。长柄剪果利器在黄皮采摘后才来,又有什么关系?今年过了还有明年,明年过了还有后年,利器在手终有用武之地。</p><p class="ql-block"> 因为它长在我家窗前,让彼此有了更多关注。以前对黄皮不了解,也不留意,自从它从楼下长到窗前,我便多了一分关注。菜市场,马路边,看到有人卖黄皮,我都会眼睛一亮,会拿来和我家窗前的黄皮比一比,尝上一粒,还是觉得我们窗前的黄皮更好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