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西南联合大学

吴老师

<p class="ql-block">云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多元民族文化而闻名,人们称之为“七彩云南”,为云南描绘了多姿多彩的斑斓色泽。可概括为壮丽山川、历史古城、生态秘境和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这里既有玉龙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等地质奇观,也保留了丽江古城、大理古镇等活态文化遗产,更有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元阳梯田等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及纳西族、傣族等25个少数民族的绚丽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云南你要去玉龙雪山,看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山脉,看冰川与蓝月谷构成的冰雪秘境。</p> <p class="ql-block">在云南你要去苍山洱海,看洱海西面的苍山横列如屏,看苍山脚下的洱海“如月抱珥”。</p> <p class="ql-block">到云南你要去丽江、大理、沙溪古镇,看青石板路串联起来的历史建筑,听纳西古乐弹奏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到云南你要去东巴谷,看秘境中的森林和溪水,感受历史文化遗产——东巴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这些灿烂景色的摇曳中,你更不能忘了的是去那所为中国培育了无数顶尖人才的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一所教育圣殿,一个高等院校的顶级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了保存教育和科研的星火,国民政府决定把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迁至湖南,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于1938年迁至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在云南办学八年,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为了答谢云南人民的深厚情谊,1946年复原北上时,西南联大决定将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云南,独立设置办学‌,</span>发展为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p> <p class="ql-block">成立西南联大的核心意义在于保存国家文化命脉,培养国家顶尖人才,铸造民族精神丰碑。</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高等教育的长河里,西南联大就是一所丰碑,一肩挑起祖国振兴的伟业,一肩挑起科技强国的使命。它不仅在存系的八年时间里,完成了最初达成的目标,而且成为世界教育史上不可复制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西南联大,没有宏伟的教学楼,更没有像样的试验室,连起码的教室和课桌都配不齐,但它硬是在战火硝烟里培育出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八位“两弹一星”元勋和172位两院院士,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尖端的楷模。它响亮的名字震撼全球,它所做出的科研成果让全世界都刮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孕育出众多的学术大师,他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更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刚毅坚卓”的校训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当我走进西南联大博物馆,无限祟敬的心情油然而生,仿佛穿越到八十多年前的抗战时期。看着这些在茅舍里读书的学子,看着他们在战火纷飞里研究尖端科学,看着这所神奇的大学是怎样在硝烟弥漫的年代练就成世界一流的大学……</p> <p class="ql-block">当时这三所顶尖的高等学府联合办学,每一所学校都把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成为了中国知识的摇篮。这所仅存8年11个月的大学,在抗战烽火中延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火种,创造了世界教育史罕见的成就,并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 <p class="ql-block">看着这些简陋的校舍,你可以说它破旧,但你不能否认它撑起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在那样一个物资极端匮乏、战火连天的年代,联大坚持“不停课、不降标、不裁员”,不仅救下了三校的学术命脉,还为新中国培养出最顶尖的一批科学家、工程师、教育家和思想者。</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采用‌常务委员会制度‌作为行政管理核心,由梅贻琦(清华大学校长)、蒋梦麟(北京大学校长)、张伯苓(南开大学校长)三人组成常委会,由梅贻琦主要负责。云南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也积极支持联大的创办,在提供校址,师资调配,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配合。</p> <p class="ql-block">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年—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p><p class="ql-block">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span>最著名的名言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期间,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p> <p class="ql-block">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创办者。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p><p class="ql-block">1917年,张伯苓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23年,创办南开女子中学。并于1927年和1932年创办了附属于南开大学的南开经济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p><p class="ql-block">张伯苓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先后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为国家培养了包括周恩来、邓颖超在内的大批人才,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创造者”。</p> <p class="ql-block">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1886年1月20日-1964年6月19日),中国近现代教育家。</p><p class="ql-block">1912年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育学本科毕业,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并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国民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p><p class="ql-block">蒋梦麟一生致力于教育工作,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致力于“整饬纪律,发展群治,以补本校之不足”。在教育主张上,蒋梦麟认为教育的长远之计在于“取中国之国粹,调和世界近世之精神:定标准,立问题”,以培养“科学之精神”“社会之自觉”为目标。主要著作包括自传体作品《西潮》《新潮》《谈学问》《中国教育原则之研究》等。</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校训:刚毅坚卓</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的办学宗旨</p><p class="ql-block">‍1.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这是西南联大最鲜明的精神标识,强调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卓越的学术追求。</p><p class="ql-block">‍‌‌2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注重通识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通过名家师资和实用化教学保障专业深度。‌‌ </p><p class="ql-block">‍3.‌学术自由与独立思考‌:倡导“不指导思考什么,只教如何思考”。</p><p class="ql-block">‍4.教育救国的历史担当‌:继承三校传统,将人才培养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校徽</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校歌:</p><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校歌为《满江红》词,由罗庸作词、张清常谱曲,创作于1938年,歌词表达了联大师生在抗战时期的壮志与信念。</p><p class="ql-block">‍校歌凝聚了联大师生在民族危难时期的精神力量,其悲壮激昂的旋律与岳飞《满江红》同调,<span style="font-size:18px;">抒写了师生南迁办学的艰辛(“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强调教育救国的使命(“中兴业,须人杰”),并寄托对抗战胜利的期望(“待驱除仇寇,复神京”),一度</span>成为激励学子“读书报国”的象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集中体现为坚持学术自由、通专结合的教育模式,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机制,质量优先的育人原则和联合办学的团结精神‌,这些理念共同铸就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崇高境界,堪称“学术自由,民主堡垒”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师资天团</b></p><p class="ql-block">‍在西南联大的八年时间里,共有172位教授,其中153人有海外留学经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梅贻琦</i></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清华校长,联大校务总管,那句“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就是他的名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冯友兰</i></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联大文学院院长,中国哲学泰斗,穿长衫讲课,说儒道释如数家珍。</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陈省身</i></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几何学大师,后来的“数学诺贝尔奖”——阿贝尔奖得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梁思成</i></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国徽”的设计者。</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华罗庚</i></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领域取得开创性成就,并推动数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被誉为“人民数学家”。</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闻一多</i></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诗人、学者、演讲家,为抗日呼号至生命最后一刻。</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沈从文:</i></b>文学巨匠,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名家名人,群星荟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学生天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杨振宁、李政道</i></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联大物理系的学生,后来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邓稼先</i></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物理系本科生,后来的“两弹元勋”之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王淦昌、彭桓武:</i></b>新中国建设时期撑起国家科技事业的支柱。</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林徽因的弟弟林恒:</i></b>联大学生,空军英雄,为报效祖国,抗战牺牲。</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文学、哲学、教育界更是群星璀璨,难以尽数。共产生了172位国家院士。</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共设置了文学院、法商学院、理学院、工学院,1938年8月为发展云南的教育事业,又增设了师范学院,共五个学院,26个系,2个专修科,一个先修班。</p> <p class="ql-block">文学院院长冯友兰:哲学家</p><p class="ql-block">‍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1.通识教育与传统传承</p><p class="ql-block">‍2.学术自由与兼容并包</p> <p class="ql-block">十大名人:</p><p class="ql-block">‍1、陈寅恪:史学大将</p><p class="ql-block">‍2、冯友兰:哲学泰斗</p><p class="ql-block">‍3、闻一多:诗人和学者</p><p class="ql-block">‍4、沈从文:著名作家</p><p class="ql-block">‍5、朱自清:散文大家</p><p class="ql-block">‍6、费孝通:社会学家</p><p class="ql-block">‍7、吴 宓:比较文学先驱</p><p class="ql-block">‍8、金岳霖:逻辑学家</p><p class="ql-block">‍9、汤用彤:佛学家与哲学家</p><p class="ql-block">‍10、钱 穆:历史学家与教育学家</p> <p class="ql-block">理学院院长吴有训:物理学家</p><p class="ql-block">‍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1.学术自由与独立发展</p><p class="ql-block">‍2.严谨治学与质量优先</p><p class="ql-block">‍3.兼容并包与通识教育</p> <p class="ql-block">著名学者:</p><p class="ql-block">‍1.池际尚‌: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p><p class="ql-block">‍2. ‌洪晶‌:物理学家</p><p class="ql-block">‍3.‌杨振宁‌: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p><p class="ql-block">‍4. ‌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p><p class="ql-block">‍5. ‌吴大猷‌: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导师之一</p><p class="ql-block">‍6. ‌饶毓泰‌:物理学家,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p><p class="ql-block">‍7. ‌周培源‌:物理学家</p><p class="ql-block">‍8.‌王竹溪‌:物理学家</p><p class="ql-block">‍9.吴有训‌:物理学家,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法商学院院长陈序经:政治学家、教育家</p><p class="ql-block">‍‌教学理念:</p><p class="ql-block">‍1.学术自由与民主精神‌‌</p><p class="ql-block">‍2.培养复合型人才‌</p><p class="ql-block">‍3. ‌教授治校与师生平等‌</p> <p class="ql-block">著名学者:</p><p class="ql-block">‍1.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曾任西南联大法商学院社会系教授‌</p><p class="ql-block">‍2. ‌罗隆基‌:著名政治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之一,曾任西南联大法商学院政治系教授‌</p><p class="ql-block">‍3. ‌钱端升‌: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主要起草者,曾任西南联大法商学院教授‌</p> <p class="ql-block">工学院院长施嘉炀:水利水电专家</p><p class="ql-block">‍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p><p class="ql-block">‍2.学术自由与教授治学融合</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培养的“两弹一星”元勋:</p><p class="ql-block">‍邓稼先:原子弹理论设计</p><p class="ql-block">朱光亚:核武器工程</p><p class="ql-block">王希季:运载火箭</p><p class="ql-block">陈芳允:卫星测控</p><p class="ql-block">‍屠守锷:火箭运载</p><p class="ql-block">杨嘉墀:自动控制</p><p class="ql-block">赵九章:人造卫星</p><p class="ql-block">郭永怀:空气动力学</p> <p class="ql-block">师范学院院长黄钰生:教育家</p><p class="ql-block">‍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1.教学质量为核心</p><p class="ql-block">‍2.历史传承与现代融合</p> <p class="ql-block">一张合照,半个中国学术圈。个个都是当时国内一流的学术大师。你很难再找到一个学校,在同一张合影里,有如此多的大师。</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实行学术自由,通才教大,兼容并包,文理渗透,注重人格培养,强化抗日救国教育。</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不仅是精英的象牙塔,而且是民族脊梁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抗战八年,联大学生以大无畏的豪情,践行了“驱除仇寇”的铮铮誓言,有的报考空军飞行员,以身殉国,有的积极投身抗日战场第一线。在政府“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联大共有800余人投笔从戎,成为抗日战线的生力军。</p> <p class="ql-block">为远征军培养和输送政工干部。</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引下,“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西南联大成为大后方爱国民主运动的策源地。</p> <p class="ql-block">联大在滇的八年,为祖国的西南边陲注入了新的活力,“导扬文化,恢弘学术”,一时文教之盛,使云南成为祖国西南的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战火纷飞,风雨如晦,在艰苦卓绝的八年岁月中,云南这片高原红土地,无私的接纳和滋养了联大师生,云南人民与西南联大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在烽火战争年代中,云南军民用血肉之躯保护着联大师生的安危,<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联大师生守望相助,肝胆相照。</span></p> <p class="ql-block">1946年,抗战胜利,西南联大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三校各自复员北上。</p><p class="ql-block">‍为了报答云南人民的无私奉献,西南联大把师范学院全部留给了云南人民,希望延续教育救国的火炬。</p><p class="ql-block">‍联大虽然解散,但联大的精神,却从未消散。</p> <p class="ql-block">它用1600公里的流浪,172位教授,8000余名学生的背影,写下了一句话:</p><p class="ql-block">‍“救国可以靠枪炮,但强国必须靠读书。”</p> <p class="ql-block">那些蹲在防空洞里写公式的年轻人,后来成了让中国站起来的人;那些在油灯下翻烂的书页,最终照亮了民族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联大的意义,不只是培养了人才,它是一种精神,一面旗帜,一盏灯塔,一座丰碑。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长,仅仅8年零11个月,但它留下的影响却极其深远。这不是一所普通的大学,它是一座象征“教育自救”的堡垒。</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以“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重要的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国家栋梁。</p> <p class="ql-block">联大是高校办学的典范,是学术救国的摇篮,是“刚毅坚卓”的精神符号,是思想独立的天堂,是学术自由的启示样本。</p> <p class="ql-block">联大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全的人。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就是希望。</p> <p class="ql-block">80年前,有一群人在炸弹和饥荒中,把中国扛进了世界学术殿堂。而我们现在是站在他们的草稿纸上,续写新时代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走进联大,重构联大记忆,赋予历史以永恒的生命力‌‌,在岁月长河的深巷,西南联大的故事永不谢幕,西南联大的精神永远传承。</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4号于乌鲁木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