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程文“完全限步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及其新诗格律思想探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赵青山</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内容提要:程文先生是现代新诗格律研究的大家,其理论视野几乎触及到了所有的领域,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新诗格律观,并作出了严密的理论表述与创作验证。这是百年以来关于新诗格律节奏研究领域集大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关注和研究程文先生的新诗格律思想,对唤起新诗人的形式意识,加强诗体建设观念,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关键词:完全限步说:节奏规律性;格律美学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哈尔滨铁路教育系统程文先生(1941——2017)是新诗史上卓有成就的理论家和诗人。他一生致力于新诗格律理论研究和创作,形成了自己系统的新诗格律观,并作出了严密的理论表述与创作验证。这是百年以来关于新诗格律节奏研究领域集大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他的理论贡献一直没有得到新诗界足够的重视,更缺乏系统地梳理与研究。在新诗格律化运动汹涌如潮的今天,关注和研究程文先生的新诗格律思想,对唤起新诗人的形式意识,加强诗体建设观念,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新诗格律研究领域,程文先生属于民间学者,他的研究没有学术机构和科研资金的支持,因此学术成果难以得到及时的传播与推广。就拿阐述其主要格律理论思想的学术专著《汉语新诗格律学》来说,初稿成于1977年,定稿于1990年,而出版却已经是10年以后的2000年12月,并且编辑出版者还是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在香港注册的雅园出版公司。而按照国家图书出版发行政策,海外机构出版物在国内书店是不能够上架销售的。同样途径出版的还有《诗路心音足痕》(雅园出版公司)、《网上诗话》(雅园出版公司)、《未荒草》(香港新天出版社)等。即便是得到一些支持,在国内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诗格律大观——现代格律诗鉴赏创作辞典》(北方文艺出版社)、《唐绝句双读课本》(北方文艺出版社),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自费出书的印数分别只有340册;此种现状可以推知这些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对新诗格律理论建设的影响力是多么得不尽如人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考察程文先生新诗格律理论的传播途径,除图书出版之外,还有国内学术论坛、学术刊物上的推介、网络传播和师友之间的交流互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内学术刊物上的推介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作者对“完全限步说”的正面论述,如发表于《淮阴师专学报》第3期(1987年7月)的论文《从〈死水〉及〈诗的格律〉略谈闻一多实验新格律的得失》,首次提出了“完全限步说”的理论观;发表于重庆西南大学吕进、熊辉主编的《诗学》(2009第1辑)的论文《常熟会议的启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完全限步说”的理论内涵。二是国内的一些著名学者和诗人在学术专著中对“完全限步说”的论说,如《趋向现代的步履百年中国现代诗体流变综论》(许霆著2008年)、《中国新格律诗探索史略》(周仲器著2013年),《百年汉诗形式的理论探求20世纪现代格律诗学研究》(刘涛著2013年)、《现代格律诗发展史》(赵青山2017年)。三是诗人学者在相关论文中对“完全限步说”的推介,如龚利、曹君英《蓬勃发展的东方诗风》(《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后记》2011年),王端诚《当代汉语诗坛二元格局中的诗体重建》(《诗学》第4辑2012年),晓曲《诗家有女初长成——格律体新诗理论与实践并举的良性互动》(《诗学》第8辑2016年),万龙生《论东方诗风论坛诗人对新诗格律理论的探索成果》(《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期2016年),余小曲《格律体新诗在新世纪的发展与展望》(《诗学》第9辑2017年),程雪峰《程文与“完全限步说”:父亲一生的诗路足痕》(《诗学》10辑2018年)等。其他对程文先生的理论学说予以推介的诗论家还有骆寒超、孙则鸣、沈用大、张桃洲、鸿硕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理论家,程文先生非常重视学术理论知识的普及与推广。他积极参与大专院校的学术研讨活动,在2006年重庆西南大学主持召开的“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以及2007年常熟理工学院主持召开的“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理论研讨会”上,都分别提交论文并作了主题发言;同时从教育工作岗位退休以后,程文先生发现了网络平台这个新的传播媒体,于是从头学习电脑技能,2006年以后在“东方诗风论坛”、“中国诗歌网”、“中华诗词网”和“中国格律体新诗网”,以及博客等平台开设“网上诗话”专栏,通过诗友之间平等、和谐的相互问答、交流,传播格律体新诗相关知识以及现代的“完全限步说”理论,使得付出自己一生心血的学术成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了宣传与普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另外,和师友之间的信件往来也是程文先生交流传播自己学术思想的主要途径,在论著《诗路心音足痕》中,作者附录了与部分专家、学者、诗友探讨诗学理论的往来信件,这些师友包括臧克家、卞之琳、冯牧、黄淮、马德俊、李瑛、邹建军、陶宝玺、刘章、万龙生、高准、张天绶、周仲器、王端诚、王强等,这些信件,进一步讨论阐释了师友们的疑惑,逐渐明确了新诗格律理论建设的框架和内涵,也使专家和诗友逐步了解并认可了自己的学术思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程文先生尽己所能作了最大范围地推广与传播,但由于“完全限步说”主要是研究新诗节奏规律性的理论学说,作为一种集百年新诗节奏研究之大成的研究成果,目前来看还没有进入学者专门的研究视野,特别是没有成为大学机构的学术研究课题,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文新诗格律思想的历史贡献主要在于通过对古今中外诗歌的考察揭示出了诗歌格律的美学意义,他认为:“格律应当是能够表现特定内容的具备和谐之美的形式”何为“和谐之美”?古今中外的诗歌,都讲究诗行音节数量的整齐或规律化。即“一方面讲究诗行字数整齐的美,另一方面同时又讲究诗行字数规律参差的美”,而由此形成的诗歌形式的整齐体与参差体就成为新诗形式建设的美学参照。一、通过考察外国诗歌,发现法诗从二音诗、三音诗到十三音诗都有,常用的是十二音诗;英诗从一步诗到九步诗都有,常用的是五步十音诗和四步八音诗;因此追求诗行音节数量相同也是外国诗歌的美学标准。二、通过考察传统诗歌,发现《诗经》中既有《关雎》、《河广》这样的讲究诗行音节数量相同的整齐体,也有《木瓜》、《伐檀》、《黍离》、《式微》这样的讲究诗节对称的参差体;而乐府、唐诗则是对整齐体的传承,宋词、元曲则是对参差体的传承。三、既然中外诗歌都具有相同的美学标准,那么新诗也应当以整齐、参差两种形式为主流范式进行新诗的格律化建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文新诗格律思想的历史贡献还在于通过纵向考察新诗节奏探索的历史,提出规范诗歌节奏规律化的基础性理论“完全限步说”,并形成了较为科学的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他认为,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辅之以多音词、虚词等。语言的变迁导致以古典诗歌的节奏划分模式来构建新诗节奏规律性的方式难以为继,所以出现了新诗初期遭人讥讽的新月诗人机械限定诗行字数相等的“单纯限字说”,以及建国初期同样并不为人看好的何其芳为扶正纠偏提出的只限定诗行音步数量相等的“单纯限步说”。程文先生追本溯源,通过对闻一多在纲领性文件《诗的格律》中提出的“音尺说”的详细剖析与解读,认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闻一多的基本格律思想中,就已经突破单纯限字说的限制与禁锢,初步形成了不同音步有机配合的完全限步的意识。在此认识基础上,首次提出解决困扰新诗发展世纪性难题的“完全限步说”,即“以音步(不是字)为着眼点,在限定音步数量的同时,又兼顾几种音步的有机配合”,从而达到新诗节奏的规律性,完成新诗整齐体和参差体的格律诗体框架的建构。同时,以“完全限步说”为基石,统筹考虑音节、音步与顿、诗行与诗节,以及句法与修辞等多种基本因素在诗体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成为一种全新的新诗格律理论体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文新诗格律思想的历史贡献还在于精选“五四”以来在诗律上较为成熟的360首现代格律诗创作诗例编选而成《现代格律诗鉴赏创作辞典》。这部诗选性质的鉴赏辞典,以现代的“完全限步说”为格律思想体系,按照整齐体、参差体、半格律体的诗体分类,对入选的所有诗篇都进行了详尽的格律分析,标示出了诗行音步与顿的安排,也标示出了韵脚与格律修辞的特点,并且将一些典型诗篇归纳成为格律形式的总体图谱。这样的选本形式在新诗史上前所未有,既能通过具体诗例普及了新诗的格律理论知识,也能够促进与辅导现代格律诗的创作实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文新诗格律思想的核心是提出了解决规范新诗节奏规律性的主要途径——现代“完全限步说”,程文、程雪峰著,雅园出版公司(香港)于2000年12月出版的《汉语新诗格律学》对此理论学说进行了详尽的阐释与论述。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地研究现代汉语新诗格律的学术专著,全书31万字,结合古今中外的大量诗例,通过对中外格律的比较和对新诗格律现状及走向的分析研究,指出了传统限字说的实质,以及单纯限字说和限顿说的功过得失,进而提出了构建新诗格律的理论核心是现代的“完全限步说”。以此为基础,对构建新诗格律的基本因素如音节、音步、顿、诗行、句法、诗节、韵律、平仄、调节性单词、格律修辞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出了它们的组配规律,形成了迄今为止在现代汉语新诗格律基础研究领域最完整系统的新诗格律学说,对现代汉语格律诗的规范、成熟具有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文先生的现代“完全限步说”是一套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的理论学说。说它具有科学性,是因为它论从史出,作者的所有观点都有古今中外的理论依据、创作实例以及严密的逻辑论证作支撑;说它具有前沿性,是因为它独具创见,作者对涉及新诗格律理论研究中的疑难问题都是首次提出了独立的、可行性极强的解决思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美学标准。讲究诗行音节数量的整齐或规律化,反对散文化,是世界各国格律体诗歌形式共同的美学标准和审美追求。这种美学追求不仅成为组织诗行、形成节奏以及繁衍诗体的格律诗的美学思想基础,而且从多方面促进了格律诗随着语言及其格律条件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整齐化”或“规律化”是形成整齐体和参差体格律诗诗体框架的美学基础,也是形成多种多样诗体的格律思想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中外诗歌的美学追求。我国三千年的民族诗歌,从诗经到楚辞,到汉乐府,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无论民歌还是文人诗歌,都讲究限定字数。既追求诗行字数整齐的美,又追求诗行字数规律参差的美。外国(英俄法)诗歌也讲究诗行音节数量相同:法诗从二音诗、三音诗到十三音诗都有,常用的是十二音诗;英诗从一步诗到九步诗都有,常用的是五步十音诗和四步八音诗。俄诗采用的格律是“音节体”,音节体的原则是每行的音节数目相等。由此可以看出,“限字(音节)”既是中外诗歌格律的核心,也是中外诗歌共同的美学追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诗体分类。纵向追溯中国诗歌的源头,以《诗经》中的诗体形式为参照,探析古今诗歌的形式特征,发现“整齐化”或“规律化”是形成我国古今诗歌整体框架的基础。诗经中《关雎》、楚辞、律诗、绝句等都属于前者,诗经中的《木瓜》《伐檀》、宋词、元曲则属于后者。因此,格律体新诗的总体框架,首先可以分为讲究音节数量整齐的整齐体,和讲究诗行音节数量规律化的参差体这样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两大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现代的“完全限步说”。我国古典诗歌表面看是限定字数,但由于古典诗歌语言以单音词为主,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汇,限定字数就相当于限定词汇,好像是限定现代新诗中的一个“音步”,所以传统限字的实质是一种既限定诗行音步数量,又限定音步种类及其排列顺序的机械地完全限步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语取代古代汉语入诗,由于语言已经发生变迁,新诗人依然以传统的节奏划分模式来建构新诗格律,于是出现了以新月诗人为主的单纯追求诗行字数的“单纯限字说”,并且不少诗人以此为终极美学目标追求单纯机械的限字凑字,使得新诗徒有整齐之表,失却和谐之实,被人讥讽为“豆腐干”体。为纠偏扶正,何其芳于五十年代提出以“不讲究字数整齐,只要求顿数的规律化”为主的“单纯限顿说”,但若从诗体建设的视角来看,诗行排列参差不齐,毫无任何规律而言,也远离了中外诗歌固有的整齐之美和规律之美。基于此,程文先生通过对古今中外格律的反复比较和考察,终于找到了解决现代汉语新诗节奏规律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建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和新诗格律审美标准的格律理论——现代“完全限步说”:现代汉语新诗的格律应以音步为节奏的基本单位,通过既限定音步数量又兼顾不同音步的有机组合,带动顿、韵和其他基本格律因素共同来实现诗行字(音)数的统一或规律化,使步数和字数、音节与字句、节奏与诗节造型同步进行,和谐一致,以此更好地体现内容的精神,诗人的情志,进而求得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音步及其类型划分。1、音步是现代格律的基石,是节奏系统中的基本单位,也是现代格律的第一要素。2、现代格律诗的音步大致有四种类型:单音音步、两音音步、三音音步,四音音步。其中两音音步是主要音步,古今中外的格律诗无不以两音音步为主体;三音音步是主要辅助音步;单音和四音音步是次要辅助音步。3、音步划分的原则:其一,重视内容和语法特点,顾念语意的侧重和词义的完整,不允许随意割裂破坏词汇的完整性;其二,承认音节方面的相对独立性,在无害内容和词汇完整的前提下,允许适当照顾音节、音步形成的节奏和谐;其三,大部分虚词因为语法上无实在意义,语音上无准确调值,一律不能单辟为一个独立的音步,只能在前或在后,与其他实词共为一步。如类似“的、了”的轻音助词,只能在其他实词之后与之共同划分为一个音步;如结构助词“所”只能在其他实词之前与之共同划分为一个音步;如“把、和、还”这类单音的介词、连词、副词、应分别在其他实词之前或者在其他实词之后与之共同划分为一个音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格律修辞。对新诗的格律形式构建起规范作用的修辞称为格律修辞,大致有对偶、排比、重章叠句三种类型,它们在诗节造型和音韵节奏两大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强化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平仄入律。古典律诗平仄律的总原则是讲究和追求声调的平衡。具体来说就是追求诗行自身的交替相间。即诗行之内音步要平仄交替,不能一平或一仄到底;诗联内(诗行之间)的出句和对句要相对。现代汉语格律诗虽然语言基础发生了变迁,但对照古典诗歌中平仄入律的美学要求可以断定,只要遵循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平仄也是可以入律的。1、律诗其实并非字字皆调平仄,而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样做的实质是第一三五字不在节奏点上,所以可以不论;第二四六字在节奏点上,所以需要分明。2、以此为参照,现代格律诗,最常见的四音步诗,其余的是三步诗、五步诗,每行的节奏点不过三四五个,所以在诗行的每个节奏点上协调平仄也是可行的。3、若遇到轻音字正好位居音步的尾字之处时,节奏点应以这类轻音字发音和存在的依托者——其前邻字为准,即节奏点上溯到读轻音时依靠的前邻字。4、这样处理的意义在于解决了现代格律诗平仄入律的两个难题:一是轻音字不能调平仄。二是现代格律诗诗行字数多,无法像古典诗词那样字字调平仄。所以说,运用只谐调诗行节奏点的平仄使得平仄入律的办法是适用于现代格律诗的声韵规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韵律。押韵是世界各国诗歌共同的特点,自由诗与格律诗的区别并不在于押韵与否,而在于押韵是否很有规律。韵的种类分为竖韵和横韵两类:诗节之间不同诗行形成的脚韵、首韵、腰韵统称为竖韵;同一诗行自身形成的首韵、腰韵、脚韵统称为横韵。我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就已经运用了如隔行韵、排韵、交韵、抱韵、随韵等多种韵式,后经几千年的砥砺磨炼,最符合中华民族现代诗歌审美心理的韵式是排韵。交韵、隔行韵。现代格律诗也可以以此而行。随着语言的变迁,现代格律诗的诗韵不宜再运用古代诗韵,不妨先以现代诗韵的“十三韵辙”为基础准则:花发、言前、江阳、中东、梭波、也斜、怀来、灰堆、遥条、由求、人辰、姑苏、衣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程文先生是现代新诗格律研究的大家,其理论视野几乎触及到了所有的领域,对涉及格律理论架构中的所有问题几乎都文有专论。如选本问题《谈新格律诗选(集)及其相关问题》、分类问题《谈新格律诗诗体分类及其建设问题》、诗体问题《谈新格律诗的诗体划分及其格律思想》、翻译问题《谈诗歌翻译及其教训问题》、诗人问题《两栖诗人是创作和发展格律体新诗的主力军》、美学标准《格律诗形式的美学标准和总体框架》、实践验证《未荒草》、《新格律诗百首》等等,尤其对于教育问题更是躬身力行,编辑出版了家用自学教材《唐绝句双读课本》(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本书23万余字,精选唐代48位诗人的101首绝句,按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咏物诗、写景诗、悯农怀古诗、思乡诗、赠别诗、边塞诗,有注释、有译诗、有说文解字、有诗人简介、有练习问题等。值得称道的是所有译诗都采用现代格律诗形式,原诗属于整齐体绝句,译诗也全是整齐体四行诗。每首译诗都依据现代“完全限步说”理论标注了诗体,对其中涉及的音步、节奏、韵律等格律知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品评,架起了唐代绝句与现代格律诗之间的格律桥梁。这些译诗,诗体短小隽永,格律严谨规范,韵律和谐流畅,是在校园内普及推广现代格律诗格律理论知识的绝佳教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世纪以来,新诗诗体建设已经日益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但是像程文先生这样以节奏规律性研究为基础,全面系统构建现代汉语格律诗基础研究理论体系,并卓有成果的理论家绝无仅有,惜乎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程文先生的新诗格律思想还未能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更加广泛的传播,致使其这些具有较强科学性和前沿性的新诗格律研究成果未能发挥应有的功效。本文抛砖引玉,以期唤起学术界对于程文先生新诗格律思想的关注与重视,为新世纪现代汉语格律诗的健康发展聊尽绵薄之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