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夫乡贤者,乃桑梓之翘楚,闾巷之楷模也。其德才兼备,怀仁爱之心,具济世之能,于乡土之间,扶危济困,教化一方,承传统之文脉,兴故里之繁华,诚为乡村之脊梁,文明之薪火也。乾县之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乡贤之风,源远流长,代有其人,功泽千秋。</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王郡,陕西乾州(今乾县)人。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陕西发生饥荒,他逃荒流落于福建,后从军当兵,被补授把总,升千总。雍正十年(1732年),被擢升为福建陆路提督。后又调任台湾水师提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溯夫上古,贤哲之风已萌。乾县古属京畿之地,周公制礼作乐,教化四方,仁德之风浸润乡土。至若秦汉,民风淳朴,仗义疏财、急公好义之士屡见不鲜,虽无名垂青史之显,然其善举义行,已为乡贤之雏形,如涓涓细流,汇聚成德善之河。大唐盛世,乾县毗邻长安,得风气之先,文人雅士、商贾巨富,多有造福桑梓者。或捐资助学,培育人才;或修桥铺路,便利交通;或赈灾济困,扶危救难。其善行义举,为乡人所称颂,为后世所效法,乡贤之名,渐次彰显。明清以降,科举兴盛,乾县才俊辈出,诸多致仕官员、饱学之士,荣归故里,他们建祠堂、修族谱,弘扬家族文化;设私塾、办书院,培育子弟成才;调解纠纷,维护乡里安宁;倡导公益,改善民生福祉,乡贤文化日益昌盛,成为维系乡村社会秩序、传承文化精神之重要力量 。</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王炳南(1908年1月1日~1988年12月22日),陕西乾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外交家。</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观夫今世,乾县乡贤,承古继今,风采依然。有商界精英,创业有成,不忘故土,投资兴业,兴办工厂,吸纳乡邻就业,带动经济发展,使穷乡僻壤焕发生机;有学界翘楚,学有所成,反哺家乡,或讲学授业,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或牵线搭桥,引入资源,助力教育科研,提升家乡文化软实力。更有普通民众,虽无显赫之位、万贯之财,然心怀大爱,热心公益。或义务修路,方便乡亲出行;或照顾孤寡,给予温暖关怀;或传承非遗,守护文化根脉。他们活跃于乡村各个角落,以自己的方式,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成为乡村振兴之重要力量。</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范紫东是清末民初著名的秦腔剧作家,中国陕西乾州东乡西营寨人,西安易俗社创始人之一,创作了《三滴血》等68部剧本,被称为当代关汉卿,东方莎翁比亚。</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且夫乡贤之作用,非止一端。于经济,可招商引资,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于文化,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文明乡风,增强文化自信;于社会,可协调邻里纠纷,化解矛盾冲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于教育,可捐资助学,激励学子,培育栋梁之材。故乡贤者,实乃乡村发展之关键,社会进步之基石也。</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李佩成(1934年12月26日—2024年2月23日15),男,出生于陕西乾县,农业水土工程及水资源与环境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展望未来,乾县乡贤文化,必将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当此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之际,乡贤大有可为。政府当积极引导,搭建平台,完善机制,为乡贤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条件;社会当广泛宣传,弘扬乡贤精神,营造尊崇乡贤、学习乡贤之浓厚氛围;乡贤自身,当秉持初心,勇担使命,以更大之热情、更实之举措,投身家乡建设。</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窦科峰,男,汉族,乾县人,1955年12月出生,1970年12月入伍,专业技术二级,现任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愿乾县乡贤,如璀璨星辰,照亮乡土;似参天大树,荫庇一方。承千年之文脉,开时代之新篇,为乾县之繁荣昌盛,为乡村之振兴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使乾县之地,物阜民丰,乡风文明,邻里和睦,万代昌隆。美哉乾县乡贤,壮哉乾县乡贤!其风其德,山高水长;其功其业,永载史册!</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马革顺(1914年~2015年12月19日),乾县人,教育家,中国合唱指挥泰斗、上海音乐学院合唱指挥教授、中国合唱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维斯铭士德合唱音乐学院荣誉院士。</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赵明博,1962年生人,大学学历,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国家高级评茶师,甲辰年西安点茶大赛评委。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陕西民俗摄影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文艺两新联合会会员、陕西省健康快乐促进会副会长、西安高新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西咸新区摄影家协会会员、人民摄影家协会员。陕西茗语轩艺术品有限公司、陕西尚唐百味餐饮有限公司、肆拾玖坊乾州运营中心创始人。曾任陕西茶人联谊会副会长、《西部风情》杂志社常务社长、中国记者联合会《丝路发现》杂志执行主编,在《人民日报》、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篇;摄影作品《秘境乾陵.乾陵夕照》入展第22届平遥国际摄影大赛并获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