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执念,方得新生!--《生死疲劳》读书感悟

绿色心情

<p class="ql-block">古语有云:“执念如茧,缚心困魂。”当我们被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缠绕时,或许最明智的选择,便是学会遗忘。正如莫言笔下的西门闹,他的经历深刻诠释了执念与释怀之间的较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西门闹一生光明磊落,从未做过亏心事,却在命运的捉弄下,被村民莫名其妙地枪毙。本应按照阎王的安排,投胎到富贵人家,开启顺遂的新生,可他却因对死因耿耿于怀,在地府大闹了整整两年。在这两年里,他遭受酷刑,却仍声声喊冤。无奈之下,阎王改判他进入六道轮回。即便在转世投胎的关键时刻,他毅然打翻孟婆汤,向鬼卒表明心迹:“我要把一切痛苦烦恼和仇恨牢记在心,否则我重返人间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正是这份执着的仇恨,让他坠入畜生道,成为了一匹驴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巴尔扎克曾言:“如果学不会忘记,人生便无法再继续。”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藏着一些难以释怀的过往。越是紧抓不放,痛苦就越如影随形。心理学中的“反刍心理”,就像撒在伤口上的盐,不断加剧着我们的伤痛。王尔德也说:“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人。”因为长久地怀揣仇恨,无异于在心中豢养毒蛇,在灵魂深处栽种荆棘。忘记,不是为了原谅伤害我们的人,而是为了让自己挣脱痛苦的枷锁。只有放下往事,内心的伤口才能逐渐愈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放不下仇恨的西门闹,在人世间历经了六世轮回之苦。第一世为驴,他咒骂着迎春和蓝脸的结合,大闹逼供堂,踢断洪泰岳的胳膊;第二世为牛,拒绝为人民公社耕地,宁受穿鼻酷刑,最终被儿子金龙折磨致死;第三世为猪十六,因贪欲与猪刁小三争斗,却又在其帮助下称霸野猪林,最后为救溺水孩童壮烈牺牲;第四世为狗小四,开始接受现实,忠心护院,寿终正寝;第五世为猴,渐渐磨灭恨意,与主人街头卖艺为生。直到此时,阎王仍从他眼中看到仇恨的残渣,让他再经历两年猴世,才给了他转世为人的机会。第六世,他成为患有先天性血友病、随时可能死去的大头婴儿。但历经数世沧桑,他早已看透生死,能平静地讲述自己的轮回故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莎士比亚说:“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此刻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人生路上,面对不顺与委屈,我们可以选择转身,开启新的篇章,却不能一味回头,沉溺于伤痛之中。就像书要向后翻,人也必须向前看,挣脱过往的枷锁,才能大步迈向未来。死去的人已无法复生,活着的人却要继续前行,哭着是活,笑着也是活,为何不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贾平凹曾感慨:“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命运或许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待命运的态度。悲观者眼中的深渊,在乐观者看来不过是甜甜圈上的空洞。保持乐观,不让负能量侵蚀内心,以顺其自然的心态,过随遇而安的生活,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莫言写道:“人要生存,就得摆脱连环套般的桎梏,忧愁悲观便是人最根本的死敌。”书中的西门闹,最终放下仇恨,看淡生死,得以转世成人。现实中的我们,同样常常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背负着无数委屈与怨言。但唯有放下内心的枷锁,才能从容生活。不必为烂掉的苹果惋惜,也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正如泰戈尔的诗中所写:“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放下执念,才能轻装上阵,拥抱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