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西友·满城尽带黄金甲

澍勋

<p class="ql-block"><b> 满城尽带黄金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朝末年,举人黄巢屡次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每次都名落孙山。也有人说,他因长相丑陋,才不被录取。一气之下,他揭竿起义。黄巢的起义军,均头戴黄色的头巾,历史上称作"黄巾军起义"。在起义之际,他作诗一首《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p><p class="ql-block"> 黄巢起义以失败告终,京城长安也没有满城尽带黄金甲。像被贬出长安,兴盛于洛阳的牡丹一样,菊花没有在长安繁茂,而是在东边的开封如雨后春笋般枝繁叶茂,无比灿烂。</p><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的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学校停课,大串联开始。随着大串联的滚滚洪流,我从长春出发,到北京,下郑州,回河南老家,返程时来到了古都汴梁,如今的开封市。河南省有那么多的名胜古迹,我为何首先到的是开封?因为上高中时,父亲进城看我,正好班主任老师在跟前,父亲问:"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老师回答:"能,起码能考上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p><p class="ql-block"> 开封,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当然,学术界也有十大古都</p> <p class="ql-block">之说。不管八大古都,还是十大古都,其中都少不了开封这座城市。开封,有着四千多年的建都史。早在夏朝时,开封就一度作为夏朝的都城。战国时期,开封就是七雄之一魏国的首都。 《史记》记载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强秦进攻赵国,赵国危在旦夕。向魏国求救。魏王惧怕秦国,不敢发兵。魏公子无忌窃取兵符,夺取兵权,救了赵国。在唐朝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都曾在此建都。尤其是宋朝时,开封是当时世界上人口、规模都位居第一的大城市。宋朝时,长安已从世界第一的位置上退位,洛阳也逐渐衰落。而开封却上继唐朝,下启明清,其政治、经济、文化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除了军事之外,宋朝都出类拔萃,令世界各国望尘莫及。</p><p class="ql-block"> 宋朝时,首都开封的繁华程度,如今的我们是看不到了。但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一幅长长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亲眼目睹开封的无比繁荣。这幅画卷就是《清明上河图》。</p><p class="ql-block">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者截取当时汴梁城东南角这个地方,直观地为我们展现了北宋时开封城的全貌。《清明上河图》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生动地记录了12世纪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在这5米多长的画卷中,作者画出了数量庞大的各种人物,以及羊、鸡、鸭、牛、</p> <p class="ql-block">驴、骆驼等牲畜,还有车、轿、船、屋、桥、城等宋代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 画面中无所不包,各行各业应有尽有。迎亲的队伍、施肥的农夫、出行的游客、开业的酒店、乱哄哄的码头、船上的风帆和桅杆、算命的先生、糕点店的老板与客人。主干道汴梁大道是开封的市中心,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寒暄的路人,卖祭品的"纸马店",船夫摇撸,苦力拉纤。汴河上的虹桥,桥面上的小商贩,桥下的大小船只。此图内容丰富,原野、河流、城郭、士、农、工、商、医、卜、僧、道、妇女、儿童、船夫、应有尽有。人物动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推车、坐轿、骑马。画中人物众多,至少有500人,内容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时光流逝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后今天的我们,仍能目睹北宋时的社会全貌,应该由衷地感谢画家张择端先生!</p><p class="ql-block"> 到了开封,我第一个去的景点就是龙亭公园。龙亭,相传是大宋皇帝的皇宫,当然只是皇宫的一部分,如今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龙亭公园的入口处是午门。进午门,上玉带桥。桥下东面是潘湖,西边是杨湖。潘是潘仁美,杨是杨家将。潘杨二家,一奸一忠。民间传说中,他们两家老死不相往来,就连桥下二湖的湖水也不相连。其实,我稍加观察,发现两处湖水本来就是互通的,互不相通的说法,其实暗寓他们两家是世仇罢了。</p> <p class="ql-block">  过了玉带桥,到了龙亭脚下,拾级而上,七八十级台阶,累得汗流浃背,才到了龙亭。传说中,龙亭是北宋皇帝的金銮殿。我到过北京的故宫和沈阳的故宫,此两处的金銮殿都没有开封的龙亭高。武打动作片《少林寺》中,就有开封龙亭的镜头。龙亭那么高大,寓意皇帝是上天之子。它所在的地方,曾经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大宋的皇宫所在地。清康熙年间,此建筑被称为"龙亭"。每年深秋,百花开过后,这里的菊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香满全城,而龙亭的菊花尤其名扬海内外。</p><p class="ql-block"> 离开龙亭,我来到了位于城东北的"铁塔公园"。公园占地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近10公顷。公园座东面西,由西向东先后经"天下第一塔"石碑,和"极乐世界"牌坊。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塔身不同于全国各地其它高塔之处,就在于它的建筑材料不是用普通砖建造,而是用褐色的琉璃砖作为塔体,像极了一根铁柱,所以被人们称作"铁塔"。在我的老家河南省禹县(现禹州市),三峰山东边,有一座白沙塔。县城的东南城墙外,有个村子叫"塔湾"。村子中有十几座塔。这里的塔身,都是用白石灰作粘合剂,将砖砌在一起。几十年过去,如今这些塔早已荡然无存,再也见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而开封铁塔不用石灰,每块琉璃砖上都有榫和卯,砖与砖之间严丝合缝。千百年来,历经战火、地震、水患,它都如定海神</p> <p class="ql-block">神针一样岿然不动。唯一变动的是,黄河决口,泥沙淹没了第一层塔身。后人只能在第二层凿开一个门洞。铁塔有楼梯可上,楼梯围绕着塔身,一圈又一圈,逐渐升高,每一层都有窗户可向外瞭望。登上最高处,开封城尽收眼底。爬上爬下,走出好远,我还累得腿疼不已。</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唯一的课外读物是连环画。从《水浒传》系列中,我十分佩服花和尚鲁智深。他嫉恶如仇,三拳打死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在汴京大相国寺菜园,倒拔垂杨柳。在连环画中,我才知道开封城里有座大相国寺,不知道这千年古刹,至今尚在否?经向路人打听,知道大相国寺仍在。我便返身折回到市内。</p><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坐落在开封市市中心。据传说,大相国寺最早是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府邸,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朝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因由相王登上皇位,所以赐名这里为"大相国寺"。北宋时,大相国寺为开封最大的寺庙。时至今日,它仍然与中岳嵩山的少林寺齐名,在世界佛教界也颇有声望。</p><p class="ql-block"> 大相国寺座北朝南,主要建筑依次为:大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中轴线两侧有东西阁楼和庑廊。八角琉璃殿中有高达7米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此观音像全身贴金,为一整株银杏树雕刻而成。观音菩萨在我国民间有至高无上的信仰。浙江的普陀山、海</p> <p class="ql-block">南的南山,室外都有高大的观音像。我见过的室内最大的观音像,是在河北承德的外八庙,有好几层楼高。但一棵树雕刻成的,还只有此处。</p><p class="ql-block"> 晨钟暮鼓,黄卷青灯。大相国寺中自然少不了钟鼓楼。大相国寺钟鼓楼里有一重达万斤的铜钟,高约四米,为该寺镇寺之宝,也是开封一大景观"相国霜钟"。在大相国寺里转来转去,脑海里浮现出花和尚鲁智深粗壮的形象。不知道他居住的菜园在什么地方。如今,所有的城市都向四周扩展,大相国寺的菜园估计早已不复存在,成了市区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开封背靠黄河,而黄河是一条地上悬河。黄河的河床底部比开封城的多层楼房都高。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洪水滔天,首先淹没的地方便是开封。铁塔被淹没了一层,大相国寺也被淹过。在大相国寺,我看到各个大殿,离地面都很近,不像别处的庙宇,坐落在高高的台基上。原因就在于黄河决口,被泥沙掩埋的原因。数千年来,黄河决口不计其数,不知淹没了多少古代建筑。开封是座奇特的城市,它背靠黄河,脚下不知埋藏着几多遥远的古代开封城?开封城要是开展地下考古,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开封深受黄河水患之苦,因此,开封人民格外思念大禹。大禹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将滔滔洪水引向大海,变泽为桑田水。开封人多么盼望大禹能够再生呀!既然救世主不能重返人间,那就建一</p> <p class="ql-block">座“禹王台”来纪念他吧!"禹王台”的前身是"吹台"。春秋时,晋国是一个大国,"三家分晋",晋国的三位大夫将晋国一分为三,韩、赵、魏。魏国都城即今天的开封。晋国有位著名的乐师叫师旷。他奏起音乐来,能吸引百鸟云集,天降甘露。师旷在后来禹王台这个地方演奏雅乐。为纪念他,人们称此高丘为"吹台"。</p><p class="ql-block"> 禹王台也是一处公园。公园占地400余亩。园中的建筑有古吹台、御书楼、乾隆御笔亭、三贤祠、禹王殿、水德祠。公园中还有五大植物园:樱花园、牡丹园、芳春园、石榴园和科普园。禹王台的照壁上,有四个大字"千古名园"。禹王殿中有一尊大禹的塑像,高5米,身材魁梧,双手执圭(古时类似于锹的工具)。御书楼,清朝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亲笔书写"功存河洛",悬挂于楼上。</p><p class="ql-block"> 开封包公祠值得一看。北宋的名臣包拯,是古代最著名的清官。包公在开封府任职多年,官拜龙图阁大学士。包公祠堂坐落在包公湖畔。湖东为包公府,湖西是包公祠。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祠、府倒影湖中,假山起伏,瀑布飞溅,玉桥卧波,花香迷人。包公祠是国内外规模最大、资料最全的包公祠堂,甚至超过了他的故乡安徽合肥的包公祠。</p><p class="ql-block"> 开封近郊,有个古镇朱仙镇,是我国四大古镇之一。岳飞抗金兵,一路北伐,在朱仙镇大破金军。"八錘大闹朱仙镇"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岳家军兵临汴</p> <p class="ql-block">梁城下。若非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汴梁定将收复,开封会二度繁荣。历史不能倒转。自此以后,这座历史名城逐渐从舞台中心退出,静默在万里黄河岸边。</p><p class="ql-block"> 孟圣人有句名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古都开封,在它最兴盛的时候,引领着全世界的潮流。它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犹太民族在欧洲被残酷迫害,而在宋朝时,不远万里来到开封的犹太人,却在这里平安生活了一千多年。开封从首都变成省会,又从省会降为地级市,可它无怨无悔,默默发展,海晏河清,高楼林立,不是首都胜似首都。虽然与其它城市横向比较,开封落后了;但纵向对比,如今的开封不是先进了一千多年吗!</p><p class="ql-block"> 在郑州退休的姐姐来电话说,她们交通科学研究所组织员工到开封参观菊花展。开封各个公园,满是金黄色的菊花。洛阳的牡丹在春天绽放;开封的菊花在秋天舒展。一西一东,交相辉映。秋风送爽,金菊怒放,满城尽带黄金甲!</p> <p class="ql-block">【注】图片均来自网络。向照片作者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