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古镇主要景点有退思园,明清街、耕乐堂、崇本堂、陈去病故居,珍珠塔等。</p> <p class="ql-block"> 明清街,古镇商业街之一。1996年建,长160余米,为明清建筑风格,较完整保留了江南特有的上街、下街两街道平行的格局。入口“清明遗风”四字由费孝通题书。</p> <p class="ql-block"> 退思园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p> <p class="ql-block"> 内宅建有南北两幢楼(总共十楼十底),以园主字名为畹芗楼,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两楼之间由“走马楼”回廊贯通,南北一式落地长窗,五楼底挂落栏槛,檐廊相接,典雅明敞。复廊东西两侧各设楼梯,雨天不走水路,晴天又可遮阳,又为主仆上下时避让。畹芗楼下另设下房数间,供侍者居用。</p> <p class="ql-block"> 内宅为园主居住及藏宝重地,因此内宅两侧石库门均用清水方砖砌成,以防火防盗。砖木结构的封火门,据说在同里的明清建筑中,仅此两扇尚属原物,其馀都为近世复制。</p> <p class="ql-block"> 古镇旧时为米市,沿河多为前店后住、下店上住的商住两用式房屋,房屋一般门厅狭长、层层进深,屋脊由南向北逐渐增高,既满足采光需要,也符合排水原理。</p> <p class="ql-block"> 三桥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p> <p class="ql-block"> 太平桥和长庆桥为梁式桥,结构小巧玲珑;吉利桥为拱形桥,三桥南北两侧均刻有桥联。</p> <p class="ql-block">“走三桥”习俗:当地人在婚嫁、婴儿满月、老人66岁生日等重要场合会绕行三桥,口中念诵“太平吉利长庆”,寓意消灾祈福、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同里虽然在下午5点后免票,但所有入内参观的也会同时关闭(除了退思园)。另外同里的指示牌你会“跟丢”,多问问当地人吧。</p> <p class="ql-block"> 景区附近如意家的馄饨满口留汁,味道鲜美。</p> <p class="ql-block"> 江南六大古镇一次性游完,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六大古镇各有特色,又皆是小桥流水人家。碧玉周庄,富土同里,风情甪直,梦里西塘,水阁乌镇,富甲南浔。它们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和“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这里面,周庄开发得最早,知名度也最高;同里人杰地灵,水乡的自然风光清雅;甪直河网交错碧水环绕,桥桥相望相依;西塘面积最大,明清的廊棚、古弄建筑最特色。乌镇是博物馆式的古镇,以居民风情来展现;南浔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在我心里,最喜欢的是西塘的自然之美,南浔的静雅之美,其次是乌镇的精巧之美,甪直的安宁之美,最后是周庄的轻柔之美和同里的朴素之美。</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