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5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这条长春最具标识性的街区之一,就要向市民和游人开街了!</p><p class="ql-block">经过140多天的匠心雕琢,这条老街焕发出崭新生机,成为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热门打卡地。它不仅守护着城市记忆,更以全新的姿态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展现城市魅力与活力的长春文旅新地标。</p> 伪满军事部旧址 吉林省广播电视台、电视塔 <p class="ql-block">长春新民大街,是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在伪满时期,大街的两侧却聚集了一个伪满国务院、四大部和一个综合法衙。它曾是伪满洲国时期的政治中心。新民大街不但是伪满皇宫的中轴线,还是伪满国都政治中心的“中央大道”。此外,伪满八大部中的兴农部、文教部、外交部和卫生部,与新民大街的距离基本上都不超过3000米。1933年建成后,取名“顺天大街”,出自《圣经》“人应顺天”;1946年国民党时期改为“民权大街”,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命名;1948年长春解放后,命名为“新民大街”,并沿用至今。大街两侧,矗立的历史建筑十余栋,保存完好。2012年5月,长春市新民大街成功入选“第四届(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 公交站台 中间隔离廊桥绿化带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 长春德苑公园东门 <p class="ql-block">新民大街,北起解放大路,南至新民广场,全长1445米、宽58米。秉持“保护第一、文化引领、开放共享、以人为本”的理念,新民大街项目在不对文物本体产生扰动的前提下,从市政设施、文物院落修复、景观环境提升、文化运营等多个维度,对街区进行全面升级。以保护优先,新民大街项目在保护好街路格局、建筑风貌、绿化特色的同时,积极探索历史街区活化利用新方式和新模式。在设计上,串联起“两翼”的桂林路商圈、红旗街商圈,实现“一轴两翼”协同联动。</p> 伪满交通部旧址 <p class="ql-block">将长春日报社旧址改造为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同时对沿街非文物建筑,如对银贸大厦、中泰海洋馆、吉林电视塔进行外立面修缮和景观提升,强化历史街区的文化功能。将沿线院落的围墙拆除,打造口袋公园,提升了新民大街整体形象和综合承载能力,活化历史建筑。在延续沿街历史建筑风格、街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植入特色消费场景,让老街区既见历史底蕴,又显烟火气息。</p> 吉林省图书馆旧址 <p class="ql-block">如今的新民大街,人行步道拓宽了,宽阔的砖石路面让行人既能感受到历史文化气息,又舒适惬意;沿街院落打开了,释放的4.5公顷空间打造成口袋公园,为市民游客提供休闲新空间;更换了带有“长春新民大街”字样的路灯,在设计上融入了长春本地文化,彰显独特韵味;公交站亭面貌一新,复古的公交站亭兼具实用功能和艺术美感,打卡拍照很出片;路边花海浪漫盛放,凤仙、孔雀草、香彩雀等新品种花卉,为街区增添灵动色彩。</p> 伪满司法部旧址 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 <p class="ql-block">长春日报社旧址改造为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将展出各种展览和文物,成为游客了解长春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街区商业更是特色十足,吴彦祖咖啡、言几又书店、三旬糖水、宋洋美术馆等新业态纷纷落位,让文化体验与消费需求无缝衔接;华灯初上,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灯光璀璨,吉塔和街边建筑在夜色中呈现出一幅瑰丽画卷。</p> 伪满国务院旧址 感谢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