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到“育人”的智慧跃迁———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第15届班主任论坛

27小教育集团启航德育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弘扬育人精神,提升班主任队伍专业素养,凝聚育人智慧,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于2025年7月4日隆重举行第15届“心桥彩虹”班主任论坛。本届论坛以“创新、互动、实效”为核心,通过沉浸式体验、智慧共创等形式,激发班主任管理灵感,构建“学习-实践-反思”成长闭环,打造二十七小班主任专业发展品牌。</p> <p class="ql-block">  学校领导、全体班主任及相关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荣耀时刻,分享育人故事,深度探讨工作难点,共绘班级管理新蓝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会议由大队辅导员何静主持</p> 颁发班主任勋章 <p class="ql-block">  论坛在庄严而温馨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学校领导亲自为辛勤耕耘在育人一线的全体班主任颁发了特制的“班主任荣誉勋章”。这枚承载着责任与荣光的勋章,不仅是对班主任们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更是学校“尊师重道、育人为本”理念的生动体现。当勋章佩戴在胸前,现场掌声雷动,班主任们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感动,这份荣誉激励着他们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前行。</p> 案例分享站 <p class="ql-block">  在案例分享环节,多位优秀班主任代表走上讲台,结合自身带班实践,分享了真实、鲜活、富有启发性的育人案例。</p> <p class="ql-block">分享老师:李夏</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慢慢发芽的一年级</p><p class="ql-block"> 李夏老师从理解懵懂孩子、构建良好的班集体、巧用多方力量分享一年级班级管理工作经验。并提出“注重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劲用心培养每一个孩子。”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分享老师:刘婕妤</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教育是一场爱的坚持</p><p class="ql-block"> 刘婕妤老师聚焦“特殊需求学生的个性化支持”,展示了细致入微的观察、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以及同侪互助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分享老师:王海珍</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用心耕耘,收获成长</p><p class="ql-block"> 王海珍老师如何通过小班干部的培养和家校合作的途径助力班级有效管理,用心、用爱助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收获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分享老师:林海燕</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同心携手,共筑成长</p><p class="ql-block"> 林海燕老师注重以德育安全为基石,以自主责任促管理,融家校社之力协同育人。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长,在赏识中激发潜能,始终以关爱之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全面、健康、阳光地发展。</p> <p class="ql-block">分享老师:李春利</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规范常规管理 关注学生成长</p><p class="ql-block"> 李春利老师认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通过完善班级制度实现有章可循、公平公正;以班级文化引领塑造核心价值导向,营造和谐积极的成长氛围;落实“三勤”管理,动态掌握班情、精准施策。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稳定有序、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p> <p class="ql-block">分享老师:符芮帆</p><p class="ql-block">分享主题:从“用力”到“用心”的蜕变</p><p class="ql-block"> 符芮帆老师分享了“班级自主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通过赋能学生、激发内驱力,打造了充满活力与凝聚力的班集体。</p> 年级研讨分享 <p class="ql-block">  论坛的核心环节是分年级组进行的深度研讨。各年级组聚焦班主任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共性痛点与挑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头脑风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年级组长进行各年级工作研讨汇报</p> <p class="ql-block">  工作难点一:</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孩子上课坐不稳,坐不住,这是非常普遍且符合发展规律的现象。这不是孩子“有问题”或“不听话”,而是需要我们用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和帮助他们适应。</p><p class="ql-block"> 解决策略:</p><p class="ql-block"> 1. 理解与接纳:</p><p class="ql-block"> 认识到这是年龄特点,不是故意捣乱。减少批评和指责,避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如“多动”、“不听话”)。</p><p class="ql-block"> 2. 优化课堂节奏与活动设计:</p><p class="ql-block"> 动静结合:每15-20分钟安排一个短暂的“动一动”环节,哪怕只有30秒-1分钟。例如:课中操/律动:站起来伸展、拍拍手、跺跺脚、做简单的手指操、模仿动作;快速互动:“转身和同桌击个掌”、“站起来原地跳三下”、“像小树苗一样伸展一下”。</p><p class="ql-block"> 3. 提供“合法动”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允许小幅度的身体活动并赋予“动”的任务:请他帮忙发作业、擦黑板、收材料、给老师当小助手。这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让他感觉被重视。</p><p class="ql-block"> 孩子每一次小小的坚持,都是向自律迈出的一大步。这过程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如同园丁等待花开,既要给予阳光雨露,也要理解每株幼苗的生长节奏。</p> <p class="ql-block">  工作难点二:</p><p class="ql-block"> 面对学生频繁借身体不适离开课堂时的无奈与担忧。</p><p class="ql-block"> 解决策略:</p><p class="ql-block"> 1.建立信任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关心他们、可以信赖的人,而不仅仅是管束他们的人。这样他们才更可能说出真实原因。</p><p class="ql-block"> 2 .表达理解与共情:“有时候在教室里坐久了,或者遇到有点难的内容,或者想出去透透气,身体也会觉得不舒服,这老师能理解。”明确规则与期望: “老师很关心你的身体,真的不舒服一定要告诉老师。但我们也要一起努力,保证大家都能安心学习的时间。”并协助学生共同寻找替代方案:</p><p class="ql-block"> 3.长期建设:营造积极课堂环境,减少“逃离”动机,增强课堂吸引力:设计更多互动、游戏化、动手实践的环节。让学习变得有趣、有参与感。</p><p class="ql-block"> 4.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告知家长孩子在校频繁报告身体不适的情况(避免指责,陈述事实)。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睡眠、饮食、情绪等。</p><p class="ql-block"> 5.建立班级“求助”文化:鼓励学生遇到学习困难、人际困扰时,用语言直接向老师或同学求助,而不是通过身体不适来表达。</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区分孩子表面的借口和内心的呼唤。当你放下对“行为纠正”的焦虑,转而倾听那些未被言说的需要时,课堂便从权力的战场变成了理解的港湾。希望这些建议能帮你重新连接那些“想逃”的孩子,也欢迎分享你的实践经验,我们一起为孩子们创造更安心的学习空间。</p> <p class="ql-block">  工作难点三:</p><p class="ql-block"> 我们年级的问题主要是学业难度提升,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我将从管理和育人两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成长。</p><p class="ql-block"> 解决策略:</p><p class="ql-block"> 1.采用“分层 + 自主”模式。按学习能力把学生分为基础、提升、拓展三层,基础层安排课后基础辅导,提升层布置能力训练任务,拓展层开展学科探究项目。同时,在各班设置“班级小管家”岗位,像学习监督、纪律维护等,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每周评选“优秀管理员”激发积极性。此外,建立年级学习档案,记录学生课堂、作业、成绩等情况,方便教师分析调整策略。</p><p class="ql-block"> 2.推行“兴趣 + 情感”策略。联合教师打造趣味课堂,语文开展故事表演,数学结合生活实践,科学组织户外实验,提升学习兴趣。设立年级“心灵驿站”,由心理老师解决学生烦恼,每月开展主题心理班会。还会组织拔河、合唱等年级活动,培养团队精神。加强家校沟通,定期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微信群,分享教育方法和学生情况,只有家校共同努力,我们的学生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讨论中,老班主任倾囊相授“实战锦囊”,年轻教师带来创新视角,大家畅所欲言,思想激烈碰撞。各组最终梳理出具有年级特色的难点清单,这些来自一线、饱含深情的分享,闪烁着教育智慧的光芒,为在场同仁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参考和深刻启发。</p> <p class="ql-block">  活动尾声,吴欣校长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论坛的成果和意义,盛赞班主任们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学生的“人生导师”。他强调:“本次论坛不仅是一次经验的汇聚,更是一次智慧的升华和力量的凝聚。学校将持续搭建平台、优化机制、强化保障,全力支持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成长。希望全体班主任将今日所学所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着荣誉赋予的责任感与集体智慧的策略包,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专业的能力、更坚定的信心,深耕育人沃土,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奠基!”</p> <p class="ql-block">  本届班主任论坛在充满希望与力量的氛围中圆满落幕。勋章的荣光、案例的智慧、研讨的成果,共同汇聚成学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未来,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将继续深化班主任队伍建设,让育人智慧持续涌动,携手共筑学生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策划 | 德育处</p><p class="ql-block">执行 | 各年级组</p><p class="ql-block">编辑 | 马春玲</p><p class="ql-block">审核 | 吴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