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牧道上的生命迁徙

雪域天山

<p class="ql-block">  在天山北麓的褶皱间,木垒大石头乡的牧民如同古老的星辰,沿着祖辈踏过的轨迹,在四季草场间循环往复。这场持续千年的生命迁徙,不仅是地理空间的位移,更是一部镌刻在马背上的游牧文明史,承载着哈萨克族对自然的敬畏与生存智慧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7月4日凌晨5点,我和李天仁主席从木垒县城出发,来到搏斯坦的一个山湾,等待着羊群的到来。大约等了四十多分钟,远远的望去一群转场的羊群徐徐向我们走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柔和的晨光驱散夜的静谧,牧草上的露珠还闪着微光,牧民们便开始了这场迁徙。</p><p class="ql-block"> 成群的牛羊,提前一天就从大石头乡的夏牧场陆陆续续赶往博斯坦乡的边缘扎营休息,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再从临时营地出发,像缓缓流淌的金色河流,在广袤草原与起伏山峦间蜿蜒前行。羊儿“咩咩”、和牧民的吆喝与口哨声交织,打破了清晨的宁静。牧道上被羊蹄子踩踏的尘土飞扬,在晨光里漫成薄纱,将牲畜、牧民与草原朦胧相融。远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阳光给草场镶上金边,牧民骑马走在队伍旁,身影被拉得修长。这一场景,是自然与人文的协奏,承载着游牧生活的传承,书写着木垒大石头牧民独有的清晨转场故事 。</p> <p class="ql-block">拍摄制作:李江山</p><p class="ql-block">审 核:李天仁</p><p class="ql-block">拍摄地点:博斯坦乡</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5年7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