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5-平遥古城

曹东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p> <p class="ql-block">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2009年,平遥古城被世界纪录协会评为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2015年7月13日,平遥古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镇国寺。是位于平遥县郝洞村极其珍贵的五代时期木结构建筑和彩塑而闻名于世。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也是仅次于五台山南禅寺大殿(782年)和佛光寺东大殿(857年)的第三古老的木结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双林寺。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坐北朝南,庙群占地面积约为一万五千平方米,内分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为庙院,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十座殿堂组成。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武圣殿、土地殿、阎罗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等。寺内十座大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公元13~17世纪)的彩塑造像2000余尊,被人们誉为“彩塑艺术的宝。</p> <p class="ql-block">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明清两代先后有二十五次维修,城墙平面呈方形,周长6162.7米,高10米,垛堞高2米,顶宽3—5米,墙身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内墙砖砌排水槽77个。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内砌女儿墙。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修筑于城池的城门顶,古代有时称“谯楼”。平遥城墙的城楼共有六座,创修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补修重筑,城楼高16.14米,宽五间13.72米,进深四间10.04米。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端庄稳健。城楼是城墙顶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p> <p class="ql-block">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华北第一镖局指道光年间由王正清、戴二闾、左二把成立于平遥、祁县、文水等地的“同兴公”、“太汾”、“昌隆”三大镖局。全馆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分前、中、后、楼院四部分,充分而真实地再现清代乾隆以来我国镖局的独特风貌。</p> <p class="ql-block">中国商会博物馆于2002年9月在平遥商会旧址上创办的商会博物馆。政协副主席、工商联原主席经叔平亲笔提写馆名。中国商会博物馆以翔实丰富的史料和实物,真实再现了商会激荡风云的历史和在推进近现代中国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民族独立化的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协同庆钱庄博物馆协同庆是中国票号业中一家独具特色的票号。它创办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歇业于民国2年(1913年)。财东系榆次聂店王姓和平遥王智村米姓。 协同庆票号经营特色非常鲜明,主要有一是以人为本,知人善任;二是注重资金灵活调度;三是突出重点地域经营,具有现代成功企业的重要特征。协同庆票号,创立于咸丰六年(1856年),歇业于民国二年(1913年),历时58年。开业期间,协同庆票号分庄遍布全国,达33个重点在西北、西南。现在看到的协同庆钱庄柜房,是当年钱庄柜台的基本陈设。</p> <p class="ql-block">平遥百川通票号。是清代主要票号之一,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南口,票号财东是祁县城内的渠源浈。博物馆坐西朝东,建筑保护非常完好,分三进院落,由外及里,依次增高,隐示着"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穿过门厅,院内南面耳房为住房用品陈列。对面是当时接待重要宾客的大烟房,在中院南厢的原账房内,现设有百川通的全模型,北厢房是当时的银窖。</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位于山西平遥城隍庙街中段。城隍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只,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初,成化中重修,清代郑板桥宰潍县,重修城隍庙并撰有《创修城隍庙碑记》。今天以城隍庙街的肉火烧最为有名。城隍庙,按照"天人合一"的礼制,以城内南大街为轴,同平遥县衙东西相对称,城隍庙居上首。平遥城隍庙是一座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宗教规制齐全的官祀道教庙宇。它以城隍正殿为中心,集六曹府、土地堂、灶君庙、财神庙(附真武楼)四大部分组成,建筑规模宏大,殿宇建筑保存完好,在国内县级城隍庙中当属珍品。</p> <p class="ql-block">文庙即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平遥文庙坐北向南,规模宏大,规制齐全,2004年正式向游人开放,成为平遥古城的主要文物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马家大院。是平遥四大家族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也是平遥古城内的第一大宅。大院总体布局俯瞰酷似大大的马字形,隐喻马家事业马到成功一日千里之意。这里保存了原有马家器物千件有余,价值连城,被誉为家私王国,中华一绝,并有民间流传的拉不完填不满的马家地下金库之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