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赣湘之行》(一)</p><p class="ql-block"> 一一25年庐山、婺源篇</p><p class="ql-block"> (张文琼 图/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庐山</p><p class="ql-block"> 据说,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庐山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大山、大江、大湖浑为一体,形成了世界所罕见的壮丽景观。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p><p class="ql-block">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庐山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人文圣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500多位文人在此留下了1.6万余首诗词。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激流和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出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区域,具有鲜明的季风气候,表现出夏短冬长,春迟秋早的四季特色,有“清凉世界”的美誉。庐山有150科650多种植物,其中具药用价值的植物100种以上。</p><p class="ql-block"> 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6日,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被评选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4年2月13日,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22年5月,庐山云海入列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公布的中国首批15个“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远眺庐山》</p> <p class="ql-block">庐山会址</p><p class="ql-block"> 据说,原名庐山大礼堂,为中西合璧式公共建筑,与传习学舍、原图书馆统称为民国时期三大建筑。1936年,由国民党中央党部建造,是民国时期庐山的主要会议场所。1946年,国民党三青团第二次会议在此召开。</p><p class="ql-block"> 解放以后,改为庐山人民剧院,成为庐山人民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1959年、1961年和1970年中共中央三次庐山会议都在此召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庐山会址》</p> <p class="ql-block">河西路29号别墅</p><p class="ql-block"> 据说,庐山河西路29号别墅,建于1897年,原属英国汉口国际出口公司。1913年,售予南京的英国和记洋行,后转售给俄国人开办的蛋制品厂。1946年,国民党励志社将此处作为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作为庐山幼儿园、庐山画院、庐山文化处、世界名山协会秘书处。2016年,设为庐山石刻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庐山旧式别墅群》</p> <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p><p class="ql-block"> 据说,1903年,英国人巴莉购地,西伊勋爵建造了此别墅。1933年,宋美龄购得。1933年8月,蒋介石夫妇入住,并在别墅西侧扩建了一层房屋,并用通道、外廊与主体建筑连成一体。蒋介石曾多次在此主持召开会议和召见外国使节。1938年,蒋介石冠名“美庐”。1934年至1948年间,蒋介石、宋美龄曾多次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别墅收归国有。1959年、1961年中共中央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曾在此下榻。后宋庆龄、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亦曾先后在此休息和居住过。美庐是唯一一幢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都居住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庐别墅》</p> <p class="ql-block">宋美龄卧室</p><p class="ql-block"> 据说,此处原是宋美龄女士的卧室。蒋介石向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时,曾以此为作战指挥室,并布置了沙盘模型和作战地图。</p><p class="ql-block"> 这里陈列的家具,是蒋、宋用过的原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美龄卧室》</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宋美龄当年在庐山图片展览》</p> <p class="ql-block">《庐山牌坊》</p> <p class="ql-block">小天池</p><p class="ql-block"> 据说,小天池位于庐山轱岭东北小天池山顶,以山巅小池得名。海拔1213米,是庐山第八高峰,山势巍峨,青翠秀丽。下公路拾级而上400余阶,至小天池山巅,于殿堂前可见一圆形水池,即小天池。池水清澈,久旱不涸,久雨不溢,蔚为奇观。这里也是游人观赏日出、晚霞、云海等奇观的最佳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小天池边有一座凌云白塔,为诺那祖师舍利塔。小天池侧面最高点有一无住亭, 高耸入云,纵目四顾,东望鄱阳湖无垠,北望长江若带,西望田园锦绣如画 ,南望轱岭云中山城宛如仙境。在无住亭观晚霞和云景,更是别有情趣。从山下方的剪刀峡中,常常会涌上大片云雾,缭绕山谷。有时云雾弥漫,游者背阳而立,偶尔可见云雾屏幕上出现围绕人的七色光环,称为“宝光”,俗称“佛光”。有时云海翻腾,可见东南山峰云流如瀑的“瀑布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天池佛塔》</p> <p class="ql-block">《小天池夕照》</p> <p class="ql-block">《远眺庐山山城》</p> <p class="ql-block">《望江亭夕照》</p> <p class="ql-block">剪刀峡观景台</p><p class="ql-block"> 据说,窑洼是庐山居民的主要居住地。这里在第四纪冰川时期曾经是一个大冰斗,里面囤积了大量冰雪,冰雪爬过前端岩石冰坎进入峡谷,形成冰川U形谷,峡谷两边如同剪刀,故名。佛教净土宗祖庭东林寺地处谷口,整个峡谷气候宜爽,水质甘甜,植被丰富。前方砂岩垂直断口是庐山断块山特有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剪刀峡夕照》</p> <p class="ql-block">《山城夕照》</p> <p class="ql-block">《轱牛岭俯瞰山城》</p> <p class="ql-block">《庐山恋影院“庐山恋”》</p> <p class="ql-block">五老峰 </p><p class="ql-block"> 据说,位于庐山东南侧,五座山峰皱折叠叠,形成五大“花瓣”,夕阳西下似出水芙蓉,又如五位老人凝神沉思,故名五老峰。最高峰五峰海拔1359米。一峰沿途初夏时杜鹃盛开,山花烂漫;二峰下怪石林立,各显奇姿, 设有海拔1314米纪念石;三峰峭壁千丈,刚劲舒展的“庐山松”在此;四峰山路平缓,有石刻“天地壮观”;五峰最高、最为辽阔,有石刻“目无障碍”。唐代诗人李白先后五次登庐山,最钟爱五老峰,晚年曾在屏风叠筑“太白书堂”隐居于峰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老峰上》</p> <p class="ql-block">《一峰》</p> <p class="ql-block">二峰 </p><p class="ql-block"> 据说,海拔1316米,是云海、花海、佛光、日出的主要观赏点。周边有“鹰嘴石”、“杜鹃王”、“五老洞”3个主要景点。“鹰嘴石”,第四冰川遗址,状如鹰嘴,自成一景。“杜鹃王”,生于二峰峰顶,冠幅2米,花期时独株成景。“五老洞”,为巨石交叠形成的天然石洞,一峰英文石刻中提到的“洞室”就在巨石之下,周边有“五老洞”、“万古云霄”等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峰上》</p> <p class="ql-block">鹰嘴石</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块石头仰面朝天,一如老鹰的嘴,故名鹰嘴石。由于鹰嘴石有两组裂缝加上岩层层面,经构造剥蚀、冰川刨蚀及流水侵蚀而成为状若老鹰一般的怪石,仿佛骄傲地向世人展示它的雄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鹰嘴石》</p> <p class="ql-block">含鄱口</p><p class="ql-block"> 据说,含鄱口海拔1286米,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壑口,大有一口吸尽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p><p class="ql-block"> 含鄱口西侧为冰川角峰“犁头尖”,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为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麓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光山色,相互比美。</p><p class="ql-block"> 含鄱口是神州九大观日出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含鄱口》</p> <p class="ql-block">仙人洞</p><p class="ql-block"> 据说,仙人洞系悬崖绝壁中之天生石洞,因其形如手,故又名佛手岩。洞高7米,深愈14米。内有一石制殿阁一一纯阳殿。殿内立吕纯阳(洞宾)石雕像。洞深处,有两道泉水沿石而降。这便是(后汉书)记载的千年不竭的“一滴泉”。洞旁建有老君殿,内供奉太上老君骑牛雕像。景区内还有石松、御碑亭、访仙亭等景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仙人洞》</p> <p class="ql-block">石松</p><p class="ql-block"> 据说,石松堪称匡山一奇景。此处左侧峭壁巨石凌空而卧,似剑直插锦绣谷,又宛如一只大蟾蜍伸腿欲跃,人称“蟾蜍石”。石上有一株苍松,名为石松。石松凌空展开两条绿臂,作拥抱态。其枝枝针叶,密密层层,蓊蓊郁郁,生机盎然;其根须裸露,却能迎风挺立,千百年不倒,充分展示了庐山松特有的坚强不屈的性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石松》</p> <p class="ql-block">观妙亭</p><p class="ql-block"> 据说,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派使者来庐山寻找曾帮助过他的周颠仙等人,因来山寻找未果,便在此修建“仿仙亭”,后毁。民国时期,国民革命军将领夏斗寅在原仿仙亭基地旧址上重新修建一亭,名“观妙亭”,石结构,六角,攒尖顶,石板瓦,单檐翘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妙亭》</p> <p class="ql-block">《锦绣谷》</p> <p class="ql-block">《无限风光在险峰》</p> <p class="ql-block">如琴湖</p><p class="ql-block"> 据说,庐山如琴湖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一个街心公园,建于1961年。因湖面形如小提琴,故名如琴,有孔雀岛景点。九江古代著名三大名寺之一的大林寺,寺址就在如琴湖中。</p><p class="ql-block"> 庐山如琴湖的花径是白居易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琴湖》</p> <p class="ql-block">婺源篁岭</p><p class="ql-block"> 据说,上饶市篁岭景区,是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江湾镇境内的旅游景区,面积7.8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篁岭景区是一座具有独特风格的、近600年历史的徽派古村落。背倚石耳山,周边千棵古树环抱,万亩梯田簇拥,篁岭村“地无三尺平”的独特地貌,造就了其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村落部局。景区内梯田叠翠铺绿,村庄聚气巢云,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被称为“梯云人家”。</p><p class="ql-block"> 篁岭还是“晒秋”文化起源地,晒秋景观随着四季更迭而变换,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色彩和风情。</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27日,江西省上饶市篁岭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江西省第15家、上饶市第四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婺源篁岭》</p> <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七月四日整理写完</p><p class="ql-block"> (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制作:张文琼)</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