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山下说黄精

祥云禅影

<p class="ql-block">文中照片均为本人拍摄</p> <p class="ql-block">天问山下黄精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夜晚是宁静的:仿佛不远处晓月横斜暗绰绰神秘莫测的天问山群峰,仿佛夏风情深深雾蒙蒙弹奏着的阿什河小夜曲,仿佛基地负责人刘宁黄精园里纵横驰骋的一帘幽梦……</p><p class="ql-block">黄精种植基地是天问山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的。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小岭街道石发村万发屯天问山脚下。夏日,这里绿涛为云,溪水作歌,蓝天如碧,野花若炬。清晨或黄昏清风徐来,弥漫着浓郁黄精之气的负氧离子,会洗濯得每一位观光客全身舒爽,杂念全无。满坡满坡阶梯式生长的黄精植被,晨光中、夕阳里随风摇曳,楚楚生姿,恍若画中仙境,就连天问山起伏的连峰也都神奇得炫舞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雪下深山,霜打洼地。冬天的黄精种植基地被岑寂的大雪掩埋着。白茫茫的村庄,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一尘不染地托举着一璧蓝天。漫无目的流浪的白云,是璧玉濡染的瑕疵吗?欢愉而远的蹄印,是积雪播撒的音符吗?远远近近的山坡,是一张张悬挂起来的稿笺,踏雪而来的远客,是一支支彩色的巨笔,洋洋洒洒,随心所欲,在上面写最新的文字,画醉美的画图……驭着金阳款款而至的微风轻轻一飏,这些诗呵画呀就脉脉波动起来了,仿佛大山翩翩欲飞的翅膀,又好像一只神秘大鸟倏而张开的洁白翼羽。</p> <p class="ql-block">黄精者,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7年生草本植物也,可入药,可食补。曾被药圣李时珍誉为“药宝”,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滋精益肾之效。多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腰膝酸软,内热消渴等症。难怪唐代诗圣杜甫有诗赞曰:“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晋代张华也在《博物志》中啧啧称道:“太阳之草,名曰黄精,饵而食之,可以长生”。由此看来,从古至今,黄精一直都是一味有口皆碑防老抗衰、延年益寿的珍贵中药材。</p> <p class="ql-block">天问山下,森林与山泉交汇,山石与沃土相衔。光照充裕,土壤肥沃;水质优良,病虫害少;昼夜温差大,空气质量好。是种植黄精可遇而不可求的天然苑囿。据天问山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向群介绍:目前基地“种植天问山黄精1000亩,养殖黄精养生鸡4000只,套种有机大豆300亩,菜蔬瓜果采摘园20亩,可同时接待80人餐饮住宿,并配有中小型会议室”。</p><p class="ql-block">种植基地就是天问山公司的大本营、根据地。有了黄精这个“药宝”和这片风水宝地,他们才不甘心小打小闹,种点药材,养些猪鸡,过陶渊明式小安小康的日子呢!他们决意抓住小岭招商引资、大干快上这个机遇,搞餐饮服务,旅游开发;搞禽畜养殖,黄精产品初、深加工,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p> <p class="ql-block">现已与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规范黄精种植技术,开发黄精系列产品。其黄精醒神茶、黄精养生酒已相继投放市场。公司未来发展目标是:以中药材种植与精深加工为核心,探索大健康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一条龙的服务模式,着力打造集“中药材观光、药膳养生、中医药文化宣传与展示”于一体的全国知名的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基地……</p><p class="ql-block">夜凝固了一般静谧:远山的轮廓,房舍的暗影,灯光的迷离,构成了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夜融化了一般安详:星辰一眨一眨,仿佛晶莹的水珠一点一点滴落下来,触手可掬。蛙声“咕哇咕哇”此伏彼起,那是星星掉落到山溪里溅起的回声吗?这样的夜晚,使我禁不住忆起了故乡,想到了童年……</p> <p class="ql-block">几个月前,也是这样幽静宁馨的夜晚,躺在故乡杨树街道杨林屯老村长刘文录家的炕头上,我说有20来年没有听见过青蛙的叫声了。他说现在的农药、除草剂太霸道,不必说青蛙,就是蝈蝈、蚂蚱都快绝迹啦。而后我们就无语,叹息,辗转反侧……梦里,天下雨了——那是青蛙和火蝈蝈们的眼泪在飞!</p><p class="ql-block">或许是由于连日降雨的缘故,经理郝义学带领我们参观黄精种植园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黄精地里荒草很多,甚至繁茂得遮掩住了黄精幼苗。而垅头那一小片黄豆,却亭亭玉立,翠翠生生,一根糊脖子的杂草都没有。我们都很诧异:这样的对比,岂不……?他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说黄豆那边喷洒了除草剂,所以干净利索。而黄精地里是不允许施化肥、打农药和化学除草剂的,就是要绝对保持它无污染、纯天然的本质与天性——只能等天气晴好雇人工除草。</p> <p class="ql-block">说起来这黄精,还真有些贵族化的秉性脾气。郝义学说它开春籽种播入土里后,第一年就不声不响在土里猫着,似睡还醒,卧听山风轻吟浅唱,俯吻泥土润泽馨香,汲日经月华,敛内功元气。第二年才惺惺然破土,小眼吧唧,形容孱弱,蜂不理蝶不睬的,更难入旅游观光客的法眼。第三年第四年,也只长到巴掌高矮,茕茕孑立,形只影单。明白人说它这是在扎根蓄势。第五年第六年才舒枝展叶,拔节蹿高。狭长的叶片环绕着小手指粗细的茎节向外伸展,每节一轮,节节登高,有淡黄色小花粲然其上。然后结籽,繁育后代。第七年长得几近一米高的时候,黄精就成熟了,成精了。翻开泥土,人参娃娃状的黄精就抖擞开精气神,黄黄净净,胖胖乎乎,令园主人与游客们笑逐颜开了。熬过7年之痒,黄精就此完成了由山沟子乌鸡变成金凤凰的洒脱转身与图腾。至于黄精的枝和叶,一律回收粉碎饲养家禽牲畜。试想,吃了受山风溪水洗礼、经春夏秋冬轮回、承日经月华超度七载之上好饲料,说不定这些小笨鸡、野山鸡、育肥猪们也会沾了点黄精道骨仙风的灵气呢……</p> <p class="ql-block">忽然想起坐落在新兴岭沟深处的华龙山庄。那个夜晚天阴得像个水罐,用手使劲一拧,似乎就能渍出水来。我的心也被湮湿了一般沉甸甸的。1977年,为响应上级号召,小岭镇在这深山老林建立起一座“五七大学”,专门培养大龄的工农兵学员。七八位老师,二十多个学员,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俗话说,靠山吃山,近水楼台。他们就地取材盖房子、撘床铺、做桌椅,干得热火朝天。作为镇文卫组成员,我经常陪着领导徒步20多里来这儿为他们加油鼓劲,提振士气。怎奈形势突变,“五七大学”只坚持了四五年就偃旗息鼓被裁撤了……</p><p class="ql-block">黄昏时候出去遛弯,问一位年迈的老太太,她说:“是有过一所什么大学,就在村边那儿头。可房子早就拆了,如今连院子的影儿都没有了”。我一时无语,心隐隐作痛。</p> <p class="ql-block">我就想:但凡赶时髦的东西,一阵风似的过去,就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这是时代之痛,历史疤痕。当年泰坦尼克号何其壮丽宏伟,显赫煌煌?冰山一撞,还不是寂寂然被汹涌的海浪埋葬!但时光的潮汐不会因有了沉没而停滞,它会一直向前、向前的,后浪推着前浪。“五七大学”虽然搁浅了,但这里又招商引资,相继建起了小北沟民俗博物馆,翠园山庄旅游休闲度假村,以及配套齐全能够同时接待七八十人餐饮住宿的华龙山庄。</p><p class="ql-block">其实,依山傍水的天问山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小岭街道招商引资的结果。众所周知,他们招商引资是西瓜、芝麻一把抓的,既悉心扶持本土能人,弘扬当地特色提质量、上水平,又大张旗鼓招徕会念经的他乡“和尚”。“借船出海,取它山之石以攻玉”,“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扶上马、送一程”等等潮语,已成为每一位街道干部的座右铭、口头禅与行动准则。</p> <p class="ql-block">离开天问山黄精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时候,1200多平米的黄精加工厂厂房正在一片机吼人欢中拔地而起。现场负责人郝义学经理告诉我们,预计7月中旬机器将安装、调试完毕。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年产500吨黄精初加工原材料及健康食品,实现年产值1000万元,同时解决100名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2020年4月30日,“天问山黄精”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这将进一步提高“天问山黄精”产品信誉度和地域知名度,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实行原产地域保护、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供坚实保障。</p> <p class="ql-block">回首器宇轩昂的天问山黄精加工厂厂房,群山依依臂弯似的把它轻拢在怀中,朝阳又脉脉给它镀上了一抹令人想入非非的金色,晨风悠悠也送来了一缕缕黄精园里潜滋暗长的芬芳。吸吮着天问山下萦绕着的黄精之气,我贪婪地奢望起那红幽幽的黄精醒神茶,黄澄澄的黄精养生酒,金灿灿的黄精口服液,古法炮制九蒸九晒的黄精蜜饯,浓缩压片后精制而成的黄精糖果,以及一系列药用强身健体、防老抗衰的丸、散、膏、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