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躺平,勇立青春潮头<br> 近年来,“躺平” 一词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传,不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躺平,过着低欲望、不奋斗的生活。然而,毕业后就躺平并非简单的个人生活选择,而是暴露出理想信念缺失、责任担当不足等深层问题,唯有积极应对,才能让青春绽放光彩。<br> 毕业后就躺平,是对个人潜力的浪费,更是对时代责任的逃避。青年时期本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创造力最强的阶段,若在毕业后选择躺平,将自己困于舒适圈,不仅无法实现个人价值,还会逐渐丧失面对挑战的能力。同时,时代赋予青年重任,社会的发展需要新鲜血液注入,躺平的毕业生们消极避世,无疑是辜负了时代期望。从国家层面看,一个国家的进步离不开青年的奋斗,当大量毕业生选择躺平,国家的创新力和发展动力都会受到影响。<br> 毕业生选择躺平,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一方面,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让不少人在面对就业、购房等现实问题时感到无力,从而产生 “努力无用” 的错觉;另一方面,网络上一些消极思想的传播,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毕业生的价值观,使他们认为躺平是一种潇洒的生活态度。但这种逃避式的躺平,终究只能带来短暂的轻松,无法给予内心真正的安宁与满足。<br> 那么,该如何应对毕业后躺平这一现象呢?首先,毕业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认识到奋斗才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我们应正视困难与压力,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其次,学校和家庭要加强引导,帮助毕业生建立合理的期待,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和坚韧品格。此外,社会也需营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发展机会,让他们看到奋斗的希望。<br> 李大钊先生曾言:“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青春的意义在于拼搏与奋斗,在于用汗水浇灌梦想。作为新时代的毕业生,我们不应被一时的困境吓倒,更不应选择躺平消磨意志。只有勇敢地直面挑战,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才能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为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拒绝躺平,以积极的姿态拥抱未来,这才是青春应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