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当思念的潮水漫过心头,泪水总会不自觉地涌出眼眶。今年阴历六月初七,是母亲离开我们三周年的祭日。这三年来,对母亲的思念从未停歇,她的音容笑貌,她的谆谆教诲,常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每每想起,心中便涌起无尽的难过与不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她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我们兄弟姐妹六人身上。从牙牙学语到成家立业,从青涩少年到儿孙满堂,她用柔弱的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如今,我们各自的生活都过得安稳惬意,可这一切的背后,是母亲无数个日夜的操劳与付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是一位平凡又伟大的女性,她的人生历程充满了艰辛与坎坷,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三岁时,姥姥的离世让她失去了母爱,狠心的姥爷对她不管不顾,无奈之下,她只能寄住在舅舅家。舅妈对她并不友善,年仅六岁的她,便开始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漫山遍野都留下了她小小的身影,捡柴、打水,从不喊累。秋天,核桃、栗子、柿子成熟,她要和舅舅一起,用背篓将这些果实一趟趟地运回家。母亲常对我们说,那时的她就像个没人疼爱的野孩子,在孤独与困苦中艰难成长。也正因无人管束,她幸运地逃过了裹小脚的命运,可在舅舅家的生活,依旧充满了委屈与辛酸,稍有不慎,就会遭到舅妈的责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七岁那年,经媒人介绍,母亲嫁给了父亲。原以为从此能过上安稳日子,却没想到又迎来新的挑战。奶奶对母亲很是挑剔,总嫌弃她没有父母教导,缺乏教养。但母亲生性要强,她默默学习搓麻绳、纳鞋底、洗衣做饭,努力操持着这个家。幸好有爷爷和父亲的关爱与支持,她才渐渐在这个新家庭中站稳脚跟,日子也慢慢有了起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51 年,爷爷带着一大家子九口人,从老家来到山西太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家大口多,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母亲从未抱怨,她与爷爷、父亲携手并肩,用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温暖的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我们居住的胡同里,母亲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前后 20 户人家,无论谁家有红白喜事,她都会主动前去帮忙,跑前跑后,从不计较得失;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她也会耐心调解,用她的善良和智慧化解纷争。胡同里的公厕满了,大家都避之不及,只有母亲会主动联系环卫处清理。后来胡同拆迁改造,老邻居们在外租房,每次遇到我们兄妹,都会关切地询问母亲的近况。母亲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赢得了街坊邻居的尊重与喜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年前,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出殡那天,胡同里的年轻人纷纷前来送别,大家眼中含泪,言语间满是对母亲的不舍与怀念。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母亲在大家心中的分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亲虽然离开了,但她的言传身教,早已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她教会我们善良、坚强与担当,如今,我们兄妹几人也都以母亲为榜样,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他人有爱的人。三周年祭日,我们兄妹 18 人一同回到河北老家,老家的亲戚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祖坟前祭奠。老妈,您终于回到了故乡的怀抱,与天堂里的亲人们团聚。愿您在那边一切安好,不再操劳,也请您护佑您的子孙后代,平安顺遂,幸福安康!</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故乡,父母亲生活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