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四周年的光辉日子。清晨,推开爸爸的房门,只见他立在镜前,正在梳理装扮,毛巾还搭在盆沿,显然刚洗过脸;更明显的是,他下巴光洁得发亮,连鬓角都刮得一丝不苟。这番郑重其事的模样,既是他逢年过节、参加重要活动时惯有的仪式感,也是刻进骨子里的"精神焕发"形象——爸爸每一次对仪容的认真打理,都是对生活庄重时刻的致敬。</p> <p class="ql-block">‘爸爸今天有什么好事,要外出吗?”我问道。爸爸说: “西壤坡社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活动,通知我参加。”我迎合着爸爸的开心事提醒到,走时别忘把手机、钥匙、公交卡带上,千万要注意安全啊!爸爸会心地笑着说:“现在政通人和,社会治安良好,走到哪里都是倡导老人优先,我每次上公交车,都有人主动让坐,没事的”。</p><p class="ql-block">晚上与爸爸共进晚餐时,他的喜悦心情溢于言表,眉宇间荡漾着藏不住的兴奋,就像小孩子得到了心爱的糖果,眼睛都亮了起来。他的眉毛轻轻上扬,脸上每一道皱纹似乎都舒展开来,仿佛在诉说着内心深处的愉悦,恰似夜空中闪烁的繁星,虽不耀眼,却温暖而明亮,整个人看起来活力满满。</p> <p class="ql-block">爸爸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支部今天的活动情况。会议中支部组织新党员在党旗下宣誓;又有三名积极分子宣读入党申请书,通过介绍人介绍,支部委员会讨论,成为了预备党员;会上还组织大家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最后一个仪程是专门为我一个人设置的,颁发光荣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章。听完爸爸对活动的陈述,我也为他感到高兴。</p><p class="ql-block">爸爸今年88岁,他1969年成为中共党员,因组织关系几次转移,今天才正式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是他忠诚与信仰的凝练。50年来,他以磐石喻初心,展现出一名老党员历经风雨仍坚守信仰的形象,体现出一名老党员对党的忠诚、奉献精神与岁月积淀的情感,这枚纪念章对他而言,实至名归。我打心眼里产生出敬佩。真叫是" 初心如磐铸忠诚,五十春秋映党徽"。</p> <p class="ql-block">我上小学时,爸爸在村里担任会计,他精细地盘算着资金的来源与支出,把钱用在刃上,因他处事公道、办事干练,入党三年后/便被推选为三河口村党支部书记。正值"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他毅然舍小家为大家,将全部身心扑在工作上。白天,他带领村民改造贫瘠农田,在荒坡上开垦梯田种植茶树;夏日里,他挽起裤腿带领乡亲们改河道、筑堤坝,根治水患;秋冬时节,他又组织修路架桥,用三年时间让条条公路通达每个村民小组,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穷山恶水面貌。</p><p class="ql-block">爸爸深谙农村工作的要诀,善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组与组之间的山界林权争议,邻里间的家长里短,只要他到场调解,总能以公正的态度和睿智的方案让双方握手言和。他常说:"农村工作就像绣花,一针一线都要走心。"</p> <p class="ql-block">爸爸一生心系困难群众,尤其关爱孤寡老人。五保户田昌莲老人无儿无女,晚年生活艰难。父亲不仅定期为她背柴挑水,每逢年关更是自掏腰包送去猪肉、大米和面粉。老人临终时,是父亲为她擦洗身体、换上寿衣,组织村民料理后事。在父亲心中,帮助他人从来不是负担,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与担当。</p><p class="ql-block">基层工作常被喻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头万绪却需无所不能。爸爸却将这根"针"磨得锃亮,在经纬交织中织就乡村发展的锦绣画卷。春耕时节,他组织村民抢种育苗,让每一粒种子都踩着时令的鼓点破土;盛夏酷暑,他顶着烈日穿梭田间,既当夏管的技术指导员,又做夏收的调度指挥官,确保粮食颗粒归仓;金秋十月,他带着村民与时间赛跑,抢收的镰刀与竹筐在农田里翻飞,硬是把"丰收在望"变成"颗粒归仓";寒冬腊月,他又化身修路先锋,带领乡亲们用冻得通红的手凿石垒土,仅用三年时间便实现组组通公路,让祖祖辈辈肩挑背扛的艰辛,永远封存在了村史的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爸爸的诚实厚道和工作能力赢得了当地领导的赏识,被推荐到烟草站工作,在收购组负责人岗位上坚守了整整八载春秋。种烟是门精细的技术活,他总是挽着裤腿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烟农打厢育苗、科学施肥、培土固根,耐心指导打顶抹杈、适时晾晒、精准烤制,最后还要严格把关分级扎把。烟农与收购员向来是难以调和的矛盾体,但在父亲手里,这组对立关系却被神奇地化解——他既像一把精准的卡尺,严格执行烟叶分级标准;又似一杆公平秤杆的定盘星,处处为烟农利益着想。后来因家中老人生病需要照料,父亲不得不提前离开岗位,虽然未能享受完整的退休待遇,但他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反而常说:"能帮乡亲们把烟叶卖上公道价,这辈子值了。"</p> <p class="ql-block">爸爸告老还乡后,"白首仍存鹏鹄志,丹心早铸党徽花"。虽已步入耄耋之年,却依然怀揣理想,坚守信念。他毅然扛起家庭重担,悉心照料年迈的母亲,直至母亲安详离世。料理完母亲后事,他郑重向儿女宣布:不随子女同住,不请保姆照料,不去敬老院安养。每日雷打不动地收看《新闻联播》、研读时政要闻;坚持步行三千步强健体魄;自个儿提篮买菜、下厨做饭、待客迎宾,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p><p class="ql-block">尤为可贵的是,他对子孙后辈的教育从未懈怠。常主动致电孙辈,勉励他们爱岗敬业;对曾孙辈更是严格要求,期许他们学业有成。他用"红旗下"的人生轨迹,将入党誓言淬炼成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p> <p class="ql-block">爸爸因数次转移党组织关系,直到去年才将组织关系转入到西壤社区党总支。五十载风雨兼程,五十载初心如磐。父亲恰似一枚永不褪色的勋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依然闪耀着砥砺前行的光芒,凝聚起薪火相传的奋进力量。</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文/图/编辑//峡江甜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