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若羌--楼兰博物馆

浮萍

<p class="ql-block">  楼兰博物馆位于新疆若羌县,以楼兰文化为主题,2011年5月3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建筑面积为4688平方米,馆藏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17件、三级文物64件。馆藏文物以木器、陶器、青铜器和干尸标本为主,分别出土于楼兰古墓、楼兰古城、米兰遗址、罗布泊南古城遗址、小河墓地等。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有从楼兰古墓中采集的皮靴、织锦、草编篓、陶器,以及米兰遗址出土的木简,镇馆之宝有从楼兰遗址和小河墓地出土的8具成人和儿童干尸,其中“楼兰美女”干尸尤为著名。</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运用高科技手段展现楼兰文化的魅力,馆内按比例复原小河墓葬、楼兰古国模型,以楼兰古城遗址的三间房为核心,展现了古城的布局和历史风貌,是了解、研究、保护楼兰文物的基地,通过文物展示古代中西方文化交融状况,楼兰古城遗址在沙漠之中,非专业研究人员不便去实地,所以楼兰博物馆是了解和学习古楼兰知识的最佳基地。</p> <p class="ql-block">  三间房。</p> <p class="ql-block">  这是当地人分享给我介绍三间房视频。</p> <p class="ql-block">  小河墓地中死者,头向东,仰身直卧,头戴毡帽,帽上缀鲜艳的红色毛线,插飞禽</p><p class="ql-block">的羽毛,还缀一条沙漠中的伶鼬,身上包裹宽大的毛织斗篷,腰围毛织腰衣,足蹬短靴。每墓必放一件盛有食物的草编篓,男性棺前树立一象征女阴的立木,其下立有弓箭,女性棺前置一象征男根的立木,在身上放木祖和皮囊。奇特的葬制是研究原始宗教信仰的珍贵实物。</p> <p class="ql-block">  墓内随葬品很少,仅在头部放了一个小提篓,手臂边放了一把木梳。</p> <p class="ql-block">  1979年至198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考古工作者有幸走进沙漠中的楼兰,发现“古墓沟”、“楼兰美女”、汉代墓地等。 </p><p class="ql-block">  “楼兰美女”保存完好,得益于罗布泊气候干旱、高温、大风,沙地透气,尸体快速脱水、变干。当然,新疆文物专家发现,在楼兰古城周边,发现的干尸身上涂有很薄的一层蛋白质类涂敷物。而吐鲁番、哈密、民丰等地出土的干尸,没有发现有涂敷物,给尸体涂敷某种物质是葬俗还是防腐,目前没有定论。</p> <p class="ql-block">  男尸胸前放有妻子长发,是古代的一种葬俗。</p> <p class="ql-block">  长寿明光残锦。</p> <p class="ql-block">  毛织品色彩丰富。</p> <p class="ql-block">  “熹平四年(175)三月”木简,1980年若羌县楼兰古城遗址出土。楼兰故城出土的年号最早的汉文文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兴地岩画位于罗布泊地区兴地山沟中。在沟东悬崖壁上,发现了敲凿的岩画,他们最底距河床2米,最高距河床5米,分布长约18米。岩画图像有羊、骆驼、马、牛、人、鸟和</p><p class="ql-block">掌形、树形、几何形、花瓣形等。从图像的组</p><p class="ql-block">合来看,有狩猎组合,树栅栏组合、掌形组合等,高处的岩画多采用细凿法敲凿,而低处的岩画多采用粗凿法,研究分析,精处的岩画要早于低处的岩画。</p> <p class="ql-block">  交河故城位于吐鲁番市西10公里雅尔乃孜沟河床中的台地上。交河是吐鲁番历史上最早的城市--西汉车师的首府,新疆较早信仰佛教的地方之一。交河故城于13世纪被废弃。这是一座从生土中挖筑而成的城市,至今道路纵横,屋宇栉比,佛塔高耸,寺院林立。城市的中心挺立着一座大佛寺,主要道路的两侧散布着佛寺,交错的路口旁耸立着佛殿,市坊人口处建有佛堂,民居内也有佛坛,城北墓葬区有塔林,现存佛教建筑遗址有52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