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7月3日,我们终于从家出发,向西行去。我们向西行的第一站便是洛阳,洛阳曾是我青春年少来的最多的地方。因为在求学甚至刚工作的时候,我大姨家的孩子们都在这里,后来我父亲、母亲、弟弟也来了。因为父母在这里,我每一年都来洛阳。那是只是走亲戚,对这里的历史却很少涉及。现在跟随老师学习“好好生活"的理念,经常听王老师的课程,让我对历史也有了兴趣。这次完全是在践行好好生活的理念,去三北游学。那么我们的第一站就是洛阳。历史上洛阳曾经是十三朝古都,我在家就开始攻略,看了《天下洛阳》的纪录片,对洛阳有个大致的了解。老师说过,了解一个地方,最好是去博物馆了解,这是我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最好方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我们到洛阳已是中午,吃过午饭,少做休息,听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正在排沙,便不畏炎热驱车来到小浪底。还没有进入景区,便看到了滚滚的黄河水,夹裹着大量的泥沙,如一条黄色的巨龙向东奔腾,黄河的“黄"真是名不虚传,河水的颜色真黄呀,混浊的泥沙,滚滚向东流去。今天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排沙的第一天,游客比较多,大家不怕炎热,也是想一睹黄河排沙的风采。进入景区,远远的望去,已经是尘沙飞天,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我们顺着一路上指示牌往排沙口走去,咆哮的黄河水,吸引着众人前进的步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当离排沙口越来越近,排沙现场的壮观震撼着到此的每一个人。浑浊的黄河水裹着泥沙从三个排沙口喷薄而出,汇聚在一起如一条巨龙,如一头黄色的雄狮,层层叠叠的巨浪,如雄狮的毛发,源源不断奔腾着、咆哮着、喷薄而出,飞溅出的巨浪,如云雾一样翻滚,与天相连。蓝天烈日下,这一片黄色的云雾,显得尤为壮丽。由远而近,从不同的角度,众人观赏着、拍照,记录这令人激动的时刻,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继灌溉、治於、排沙、供水为一体的水利工程,也是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枢纽之一,历时18年,耗资347亿,纵合了中外水利专家的高端技术,意义深远。每年在排沙之前是排水,历时十天,然后历时十天排沙,这样利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让黄河水中的泥沙一直流到入海口,减少了在黄河中下游泥沙的沉积,终于让黄河变成了一条为人类造福的幸福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找任何一个地方,或坐或站立,都能听到咆哮的黄河水、看到黄河水奔腾的样子,这时心中的壮观与自豪无以言比。自豪的是我们的母亲河一一黄河,从高原山地一路奔流而来,滋润着中华民族。让我们的华夏子民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生生不息;自豪,我们人类,特别是当今,在党中央英明的领导下,把黄河水发挥到极致,避免了黄河泛滥成灾,更好地为人民造福。闭上眼睛,湿润的水汽夹裹着泥沙,会飞溅到你的脸上,会让你尝到沙子的味道,这是一种熟悉的味道,似乎如母亲般轻轻的抚摸,这一刻让我欣喜不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东方老师和孩子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找一个合适的角度拍摄,他们张着大嘴,黄河水如同从口中喷出一样,这让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驱走了炎热,游客也纷纷效仿。大家都在驻足观看,拍照,就想把这一刻凝聚成永恒。我遥想着黄河从源头,慢慢汇聚,荟萃城一条河流,穿过高山,穿过高原,穿过山地,一路向东,九曲十入弯。老师说,水是能量的流动,它每走一处都是带着天地能量。我们看到此情的那一刻,黄河水的能量就向我们扑面而来,立刻让我们也能量满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老师在今年六月份的课程当中反复强调:践行好好生活的老师,一定要在暑假带着孩子们到三北去,去到大自然、去到草原、去到高山,接受大自然能量的馈赠。老师在父亲节的分享中,以父亲节为话题,把“父亲”的含义延伸开来。父亲最直接的解释是我们生我养我们的父亲,延伸到大自然是我们的父亲、高山、草原是我们的父亲,文化则是我们至高无上的父亲。在当今这个时代,在人造冰河时期,我们人类渐渐的萎缩,失去了血性与澎湃、激情与韧性、坚强,而这种力量来源自父亲,如果想把孩子引领到更高的境地,现实中的父亲由于格局境界和各种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那么我们就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当中,去行万里路,去读万卷书,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过程当中,自然就能够历万端事,阅万般人,如果有机缘还能遇到高人指路,那么孩子就具备了成为大才的必要条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老师用自己的实践来见证着他的教育理想,用他前半生对教育的思考,并把它付诸行动,给我们找到了一条教育的终极之道。我是这个过程的见证者之一,当王老师带着彤彤,用一年半的时间走遍了中国,孩子的变化让人欣喜。岳行刚上完六年级,王老师就让他休学,也开始了全国的旅行,特别是新疆之行,为他的一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王老师是因为他坚信的教育的真谛,他就知道有这个结果。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结果,才相信王老师讲的道理,这就是我们与老师的最大区别理。今天游学的第一天,已经让我对老师的话有所体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今天步行将近7公里,还是在这非常炎热的夏季,但是心灵的震撼已经冲掉了炎热,孩子们那爽朗的笑声便是最好的证明。当天色渐晚,太阳西下,水汽越来越浓重,排沙的景象就没有在烈日下壮观。孩子就由衷的说,还是在烈日下排沙的累象更美,也让我们感觉到不虚此行。走出景区,好奇心驱使我们,想看看小浪底大坝上面的情形,便骑车又绕到山底,坝上的水是清澈的\。平静的,但水位已经下落了好多。这大坝下面,万马奔腾的场面恍若隔世,蓝天白云,夕阳,衬托在中原厚土之上,让我们感觉到这一方土地的厚重与肃穆,并深深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至到晚上8点多我们才回到住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