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心栖港城烟水间</p><p class="ql-block"> 岁月长歌入画来</p><p class="ql-block"> 站在长江与东海相拥的臂弯处,张家港的晨昏总被染上一层温润的光泽。江水裹挟着"大江东去"的磅礴,在这片土地上蜿蜒出"江海交汇第一湾"的灵秀,浪花轻吻着江岸,将千年的故事酿成醇厚的时光佳酿。晨雾漫过香山时,九峰十八景若隐若现,恰似王维笔下"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水墨意境;暮色笼罩鸷山,唐代鉴真弟子东渡的传说仍在松涛间流转,让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空灵在此完美交融。鸷山宕口经岁月雕琢,如今已化身为生态明珠,水域面积约18.4万平方米的水系环线如翡翠项链,湖心岛苍松翠柏点缀其间,石桥蜿蜒,游人漫步其上,恍若步入"一湖烟水半城诗"的幻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穿行于张家港的街巷,仿若翻开一部立体的典籍。塘桥镇的青石板路承载着千年的履痕,那些深浅不一的辙印里,藏着鉴真第六次东渡时的木屐声,更印刻着徐霞客三顾香山的文人足迹。而高铁新城的玻璃幕墙折射着现代文明的璀璨,当保税区的万吨货轮汽笛长鸣,与杨舍老街评弹艺人的吴侬软语遥相呼应,恰似陆游诗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古今交响。锦丰镇的沙上文化博物馆里,蓑衣渔网凝固着先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智慧;永联村的钢铁森林中,飞溅的钢花与跃动的数字,共同谱写着新时代"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进华章。在南丰镇,曾几何时,百姓们在盐碱地上辛苦劳作,与贫瘠抗争;如今,这里已崛起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智能机械的轰鸣声取代了往日的叹息,科技创新的浪潮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家港的水,是流淌在城市血脉里的诗意。长江如巨龙横卧,双山岛恰似遗落江心的翡翠,春日里千亩油菜花与碧波共染金黄,秋日中芦苇荡随风翻涌成雪,正应了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美意境。暨阳湖的粼粼波光里,倒映着城市天际线的万家灯火;凤凰镇的河道蜿蜒如丝带,粉墙黛瓦的民居枕水而眠,每至春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盛景便将江南水乡的婉约诠释得淋漓尽致。大新镇的滩涂湿地间,候鸟用翅膀丈量四季更迭,绘就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生态长卷。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双山岛,渔民们便划着小船,穿梭在芦苇荡中,捕捞着长江馈赠的鱼虾;傍晚,夕阳将江面染成金色,归航的船只缓缓驶入港湾,船工们的号子声在江面上久久回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人文精神,是镌刻在时光里的永恒丰碑。明代监察御史钱洪"铁面无私"的风骨,滋养出港城人正直刚毅的品格;当代"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更化作推动城市腾飞的强劲引擎。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沙钢集团以钢铁脊梁撑起经济发展的蓝天,澳洋科技用创新智慧点亮未来之路。在这片热土上,还有无数默默耕耘的匠人,他们或是精心雕琢苏绣的绣娘,飞针走线间,将江南的秀丽与灵动绣进丝绸;或是传承古法酿酒的师傅,在氤氲的酒香里,延续着祖辈的技艺与情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家港的烟火人间,处处涌动着温暖的乡情。凤凰的水蜜桃甜透了整个盛夏,咬一口便是"日啖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甜蜜;双山岛的米酒在陶瓮中发酵,酿成了"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闲适;金港镇的长江三鲜端上餐桌,鲜美的滋味里饱含着渔民"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的艰辛与喜悦。每逢佳节,恬庄古街的龙灯舞得虎虎生风,德积街道的渔民号子响彻云霄,这些传承千年的民俗,如同岁月窖藏的美酒,愈久弥香。在杨舍老街,传统的糖画摊前总是围着一群孩子,老师傅手腕轻转,金黄的糖丝便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图案;而在梁丰生态园,每逢周末,市民们或漫步林间,或泛舟湖上,享受着惬意的休闲时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进张家港的乡镇,每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乐余镇,素有"风筝之乡"的美誉,每年风筝节,天空中便飘满了形态各异的风筝,有展翅翱翔的雄鹰,有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整个小镇仿佛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里,大片的农田一望无际,春季麦苗青青,如绿色的地毯;秋季稻谷金黄,似金色的波浪。这里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生态农业品牌,让绿色农产品走向了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张家港的企业中,创新与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永钢集团,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从传统的钢铁制造向高端钢材生产转型,其生产的特种钢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为国家的重大项目建设贡献着力量。而在新能源领域,华芳集团积极布局太阳能光伏产业,在一片荒芜的滩涂上建起了大型光伏电站,让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照亮了万户千家。这些企业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于环保事业和公益慈善活动,展现出了新时代企业的担当与风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家港的教育事业同样蓬勃发展。从百年名校梁丰高级中学,到现代化的各类中小学,校园里书声琅琅,朝气蓬勃。教师们辛勤耕耘,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他们有的在学术领域崭露头角,有的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同时,张家港还十分注重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在校园里开设了评弹、苏绣等传统文化课程,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张家港的城市灯火次第亮起。步行街上车水马龙,商场里热闹非凡,人们在这里购物、休闲、娱乐,享受着都市生活的便捷与繁华。而在江边,璀璨的灯光倒映在江面上,与天上的繁星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此时,漫步在滨江公园的栈道上,江风拂面,带来丝丝清凉,让人忘却了一天的疲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市,既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豪迈气魄,又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柔情;既有现代化建设的铿锵步伐,又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它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美好与希望,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与温暖;也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能留下难忘的回忆。愿张家港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书写更加绚丽多彩的篇章,让心怀美好的信念,如同长江之水,奔腾不息,永远向着更辽阔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张家港鸷山。</p><p class="ql-block"> 鸷山位于张家港市凤凰镇西南,与凤凰山相呼应,有“前凤后鸷”之说。其核心区域鸷山宕原本为废弃的采石宕口,经过河湖综合整治、宕口复绿等工程,已被改造为占地约157万平方米的生态城市公园,集观光、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此外,中新集团和张家港市凤凰镇还共同合作,以鸷山区域为基础打造了“中新·鸷山桃花源”田园小镇,面积1.58平方公里,重现了晋人笔下“桃花源”的幽远意境。</p> <p class="ql-block">张家港鸷山的自然风光独具特色,展现出山水交融、生态宜人的迷人景象,既有宕口湖泊的灵秀,又有田园花海的烂漫,仿佛一幅宁静优美的田园画卷。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山水相依,宕口成景:鸷山曾因采石形成宕口,如今这些宕口经整治后,变身成美丽的湖泊。如鸷山宕口形成了水域面积约18.4万平方米的水系环线,湖水清澈,与周边山体相映成趣。湖中有湖心岛,白砂灰石间点缀着苍松翠柏,漫步石桥之上,可尽赏湖光山色,颇有“水色潋滟风光好,一荡碧水入画来”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植被丰富,四季如画:鸷山区域植被繁茂,香樟、松柏、樱花等乡土树木与园艺品种交相辉映,绿化面积达16万平方米。树阵、花海、密林等多种绿化组合,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空间形式和色彩变化。春季樱花大道如云似雪,夏日绿树成荫,秋季枫叶渐红,冬季松柏常青,四季皆有美景可赏。</p><p class="ql-block">- 田园风光,宁静悠然:鸷山脚下,桃树成林,这里是著名的水蜜桃产地。花开时节,粉红桃花汇成花海,绵延十里,香气四溢。周边还有大片田园,麦田飘香,与粉墙黛瓦的民居相互映衬,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湿地景观,生机盎然:鸷山附近有东陆湿地等区域,植被丰富多样。湿地内水系蜿蜒,水杉伫立岸边,白鹭凌空翩跹,野鸭成群戏水,展现出勃勃生机。穿过石桥深入其中,还能在山水绝佳处邂逅盆景之美,充满自然野趣。</p><p class="ql-block">- 石庭雅韵,古朴宁静:鸷山的北湖石庭背山面水,以“福松”“禄松”“寿松”作为观赏核心,与泰山石假山、耙纹砂石、矮麦冬等要素形成开阔观景面,在咫尺空间内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氛围,体现出中式园林的韵味,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鉴真东渡发生在唐朝。“鉴真弟子东渡”指的是鉴真和尚及其弟子们历经艰辛,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和中国文化这一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公元733年,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受日本佛教界和朝廷委托,随遣唐使来到中国,邀请大唐高僧前往日本弘扬佛法、教授戒律。他们选中了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和尚。鉴真出于弘扬佛法、传播唐代文化的心愿,决定东渡日本,其弟子祥彦、道航、思讬等21人表示愿意追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公元742年开始,鉴真师徒历经6次东渡,跨度12年,途中遭遇了官府阻拦、海盗干扰、风暴沉船等诸多磨难,鉴真甚至双目失明,但他们始终未改初心。终于在公元754年,鉴真带着弟子成功抵达日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鉴真师徒东渡后,不仅在日本弘扬了佛法,建立了正规的戒律制度,还将中国的建筑、绘画、雕塑、医药等技艺和知识传播到日本,促进了日本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鉴真东渡是在日本萨摩国阿多郡的秋妻屋浦(今日本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町)成功登陆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唐天宝十二年(753年),鉴真从扬州龙兴寺出发,转到长江口的黄泗浦(位于今苏州张家港市杨舍镇庆安村与塘桥镇滩里村交界处)扬帆出海。经过艰难航行,于次年(754年)抵达秋妻屋浦。随后鉴真一行继续前往日本遣唐使船队的始发港难波港,并受到日本举国上下盛大欢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