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人生至暗 一封至今没有寄出的信

天涯知了

<p class="ql-block">  注:娘亲舅为大!这是一封本世纪初,在狱中写给疼我爱我理解我,也是我落难时母亲最大依靠舅舅的信。</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封当时没办法寄出,后来因各种考虑,没有让母亲和舅舅看到的信,也是一封二十多年一直深藏我心中的信。</p><p class="ql-block"> 舅舅因病去世己近十年,母亲也于一周前去了天国,去了那个无病无灾、无忧无虑的地方。这几天我是六神不宁、心事浩渺。百无聊赖的时候,就想到把旧时的文字整理成美篇,在用码字填充自己的同时,也献给在天堂的舅舅和母亲。想来在那个地方,他们能超凡脱俗的看淡一切吧!</p><p class="ql-block"> 在阜南所时就想给你们写封信,但因还在侦察阶段,心事沉沉就没有动笔,现在到了阜阳所,一方面在等待法院的裁定,想来最坏也不过大至如此,前途未卜的感觉不象在阜南时哪样山一样压在心上;另一方面,虽然还是不能与你们相见,但势必又回到这个城市,可能因为空间的关系,感觉到你们就在我身边,就更想与你们说说话了,但提起笔就感觉十分沉重,真是应了那句俗话: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我所遭遇的这件事情,对我自己来讲,不是一件坏事,准确地讲,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它使我的人生变得完整而清醒。可是,牵累了这么多人,特别是让你们在古稀之年还为我操心、忧惧;为我殚心竭虑、寝食不安,就很不好了。每当想到这些,我就感到不安和惶恐。我知道你们为我做了很多……包括力所能及和力所不逮;谢谢你们,感谢亲情。不管这个事情最后如何了结,所有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给我以帮助和关怀的人,我都将铭记在心,永世不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丰富而复杂。人生什么事都可能遭遇。许许多多的事情可能过后就忘掉了,惟独在严酷境遇中所感受到的正直和善良,在冤抑中所感受到的同情和支持,因其弥足珍贵,令人难以忘怀。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那支撑我们走过种种艰难的美好情感会留下来,如劫后的废墟上那一片新绿,温暖着我们的记忆,并生长出新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这段极其难得的经历,使我有机缘了解跟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完全不同的另一番生活景象,接触并了解我们很陌生的另一种人群。噢,估计这里只有一个人你也许是认识的,就是早己退休的原小市宣传部的王部长,他的案件很特别,是中国最敏感的功人问题。其它的人,大致是我这个年龄或比我还要小些的,你肯定就不认识了;在最底层,在牢狱中,可能更容易看清世界和人生的真相。高尔基的作品曾经深刻地影响我们这代人的生活,他的“大学”和“在人间”耳熟能详。我现在所生活其间的,不仅是下层人间,而且是被囚禁的下层人间。我由此看到了许多从前看不到的苦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感觉到了造成这些苦难的根源。所有这些都将成为我的“大学”。我的人生也将由此重新开始。</p><p class="ql-block">尽管要应对这样一场艰难多变的诉讼,总体上讲,这里面环境比较单纯。这有助于我对许多事情作出思考和反省。种种思考和反省,都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缺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我成长的岁月中,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亲人们的热望与关怀,还有许许多多的牺牲。我自己却做得不好,单就对老人而言,无论对你们还是对自己的父母,我都没有最好地尽到一个晚辈的责任。这是我很难原谅自己的。我在今年中秋还是在阜南所里写了一篇词,中间有两句:“往日回首应知悔,多少人间情债。”那是发自我心灵深处的愧悔和叹息,是一声沉重的自我批判。</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最热切的愿望就是你们二老和我妈妈能够心安。我这件事情急不得,我就希望你们从心里把这件事放下,保重好自己,等我回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对于将来我充满信心。从阜南来到阜阳所以后,我自己一直是以平静的心情观察和思考着所发生的一切,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对社会和人生——前所未有的崭新认识。我为得到这些认识而感到欣慰。真是奇怪:所有的事情都围绕我这个人展开,而我自己却常常像一个旁观者,像一个事外之人,站在一边,很冷静地观察和品味这一幕幕生活。</p><p class="ql-block"> 我很感谢二十多年来不间断的学习和自我建设。在一个朋友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好学若成为习惯,就会成为统治生命的决定力量。”我庆幸自己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它使我面对人生种种变故,哪怕是灾难,都能够保持一种观察者的眼光,保持一份心灵的宁静、从容和自主,而不至于自失。如此,所有的苦难都会变得轻松。我真希望孩子们都能懂得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现在懂得了老夫子这份境界,感觉与大哲先贤的心灵遥遥相通。想想那个“批孔”,就感觉心痛。</p><p class="ql-block"> 我想你们可以对我放心了。刚入狱在阜南所时,曾经托一个因交通肇事被判了半年,刑满出狱的小杜把我在这里的情况向你们带过话,想来你们应该早已经见过面了,为了怕你们过于担心,我还特别对他交待,要把这里的情况说的轻松点,但现在想来这有点自欺欺人了,只要我继续关在这里,只要我一天不出去,你们将和我的母亲一样,眼泪淹着心一样的过日子,即使阳光灿烂,但哪只是别人眼里的阳光;我知道这就是亲情,这就是长辈对一个晚辈发自内心的疼爱。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话,不管这句话你们是否听到,听到了是否起到作用,我还是想请你们放宽点心,相信一个读过书的外甥顺应生活的能力;列宁说活着就是胜利——说得好。不管这个案子如何结局,我不仅会活下来,而且会活得很好。我真实的心情是:生活还刚刚开始;我还年轻。自青年时代建立起来的理想和抱负,我还会一一去实现。</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