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这是一篇可以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后自由行旅游史册的游记,包括介绍信、粮票、车票、门票和老照相机等等,都可以进入今后可能建立的“中国旅游历史博物馆”作为藏品保存。文字和照片都曾在网上疯传而没有注明作者。实物藏品曾在北京中国旅游回顾展中展出。原创者再次重写并发表于《美篇》,以正视听。黑白照片均由AI上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1, 1, 1);">——2025年题记</b></p> <p class="ql-block">40年前,即1985年8月13日~8月21日,教师之家的三位驴友暑假期间自费前往荆州古城、襄樊隆中、湖南张家界和湖北武当山自助游。以实物和照片记录下全部行程,借用现在常用的“攻略”一词,供驴友们规划行程时参考——不过,40年巨变,这篇攻略估计已经没有多少参考价值,仅能视为自由行旅游的怀旧作。</p> <p class="ql-block">本篇游记的照片,由于当年的乐凯牌黑白135胶卷均为自己冲洗,胶片尺寸太小,加上冲洗技术差,定影效果不佳,很难保留长久。时隔36年后,已经变得十分模糊,翻拍后经AI上色也颇有蒼桑感,看个大概而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1天 1985-08-12</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行前准备</span></p> 由于我国身份证制度从1989年9月15日起才开始实施,在1985年,无论到哪里去旅游,都必须在所在的单位开一张《介绍信》,否则不能住进旅店,甚至有可能被当地派出所当成盲流人员拘留遣返。从这张介绍信看,笔迹就出自于已在天国的老伴之手,可以作为永久的纪念品。 当年的旅游,到餐馆就餐和购买任何粮食类的食品(如面包、饼干等),是既要粮票又必须收钱,两者缺一不可。<br> 所以,必须备好湖北省地方粮票,为在省内其他县市吃饭作准备。也需要兑换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抵达湖南省的时候才可能有饭吃。 带上一台自购的照相机(国产海鸥205)——当年家庭最贵重的“固定资产”,外带两卷国产乐凯牌黑白135胶卷。归来后,夫妻二人以家庭厨房充当暗室,自己动手DIY,冲洗、显影和定影为照片。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2天1985-08-13 荆州古城</b></p> 1985年8月13日上午7时,在武汉乘坐“武昌—沙市”的长途客运班车,每人票价6元(现在需要80元,也可以乘坐高铁需要89元)。 经过6小时左右(现在高速大巴只要3小时;动车1小时30分),到达沙市(即现在的荆州市沙市区),立即前往荆州古城(当年叫江陵县)参观。门票记得好像是0.10元。 <p class="ql-block">荆州古城(当年叫江陵)门票</p> <p class="ql-block">荆州古城城墙</p> 荆州古城城墙 荆州博物馆,参观西汉男尸。 荆州博物馆,博物馆内寺庙。 博物馆镇馆珍贵文物 2000年再赴荆州留影 <p class="ql-block">2022年再游荆州,东门城墙依旧。</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湖北沙市市(现荆州市沙市区)</b></p> 沙市市,现已经划归荆州市辖,为荆州市沙市区。在沙市找到一家最廉价的旅店——三轮车旅社,由三轮车修理行临时改建的简易旅社,每人只要壹元一天,当然是统铺,几十人一间的大房,男女分开住,公用厕所,没有澡堂。 沙市中山公园 沙市中山公园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3天 1985-08-14 枝城(宜都市枝城镇)</b></p> 1985年8月14日下午3时,乘坐一辆很破旧的长途车,约3小时颠簸到达枝城(现为宜都市枝城镇),即当年通车不久的枝柳(枝城-柳州)铁路起点。 每人2.3元,车票上还印着“最高指示:为人民服务”。 住进了车站旁的小旅店,两人房3.5元,房间很小,没有卫生间,连一台电扇也没有。天太热,在蚊帐内靠人手为孩子扇扇子入睡(提醒注意:行前一定要自备折扇)。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四天 1985年8月15日 大庸(即张家界)</b></p> 1985年8月15日上午8时,乘坐枝城——大庸南的火车(当时张家界称大庸县),硬座每人3.8元。 下午13时左右到达大庸,接着换乘汽车,前往张家界景区,每人1.5元,50公里约2小时车程。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张家界景区(现属武陵源景区)</b></p> 找地方住宿:当年张家界只有一家简易的国营旅社,只能住下几十号人。早已人满为患加上囊中羞涩。幸好广州铁路局刚开办了一个帐篷旅社,名称很好听,叫做《仙人居》。 帐篷搭建在一片开阔地,很小,仅可以并排放下两床被子,泡沫塑料的地铺,塑料布门可用拉链密封,以避免毒虫进入(从未见过的昆虫在帐篷四周飞来飞去)。 每顶帐篷5元,教师优惠到4元,赶紧订了2天的住房。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6天 1985-08-16 张家界</b></p> 1985年8月16日上午进入到张家界景区。张家界仅开放了黄石寨、金鞭溪和水绕四门等少数几个景点。虽然设施不全,但风景原始,野趣十足,比我们后来两次再游的时候好玩得多。 购买门票,记得好像也是每人2元,门票居然是塑料的。 <p class="ql-block">张家界景区大门前</p> 黄石寨位于张家界森林公园中部,为一方山台地,海拔1080米,是雄伟高旷的观景台,为景区最早开发的景点,有“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之说。 <p class="ql-block">黄石寨</p> 黄石寨山顶 黄石寨山顶 雾海金龟 水绕四门 天桥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5天 1985-08-16 金鞭溪</b></p> 金鞭溪因其上游一著名景观金鞭岩而得名,全长5公里,两岸是一条曲折幽深的峡谷。驴友们沿溪水在一条羊肠小道上攀行,这里现在居然被景区改建为一条可通汽车的柏油马路,真是大煞风景。 金鞭溪 金鞭溪 溪边野炊,点燃小小的酒精炉煮面。 夫妻对望岩 骆驼岩 晚上回到帐篷,想到天天吃面条苦了女儿,横下心来,花5元钱在路边的农家排档里,炒了一份辣椒田鸡,那个味道香哟,至今还不能忘记…… 2012年6月,一家四口(多了一位小帅哥)第三次游张家界(现已更名为武陵源),数码单反拍下的照片已不能同日而语。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6天 1985-08-17 襄樊(襄阳市)</b></p> 8月17日清晨起个大早,4:36在大庸北车站,乘坐火车前往襄樊。硬座每人8元。由于行程匆忙未备干粮,火车及经停车站均无食物卖,一家人两餐未能吃饭,只能以自带的一小罐咸菜充饥。 晚上到达襄樊,住宿发票已找不到。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7天 1985-08-18 古隆中</b></p> 8月18日,参观襄樊古隆中。古隆中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隐居地,是一个以诸葛亮故居为主体的文物风景区。 当年的门票好像也只要每人0.2元。 古隆中 古隆中 古隆中 古隆中 2012年5月,再游古隆中,在景区内补拍两张照片作为攻略参考。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第8天 1985-08-19 武当山</b></p> 8月19日上午乘坐火车从襄樊到武当山。在车上补票,两个大人和一张儿童票,共计7.2元。 2小时到达老营站(现武当山站),恰好偶遇我任教班上的学生们组织集体暑期游团队,于是“混”在学生中,省去了当天的住宿费。 武当山的门票分进山和金顶两种,好像每张都不到0.5元。 <p class="ql-block">1985-8-20日从太子坡开始进山。经过紫霄殿前的巨型龟驮石碑。</p> <p class="ql-block">重修的紫霄殿</p> <p class="ql-block">途经南岩宫,从侧后徒步登顶。</p> <p class="ql-block">当时没有索道,经百步梯徒步攀登,几乎用了半天时间才走完上山的路程。</p> 徒步攀山,步步艰辛,抬头看看已经爬到高处的女儿,不胜惊喜。 经过一天门 经过二天门 经过三天门 到达朝圣门 这里就是著名的“一柱擎天”摩崖石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武当山金顶</span></p>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上的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 <p class="ql-block">站在武当山金顶,俯瞰一柱擎天石刻和太和宫。</p> <p class="ql-block">金顶上的金殿,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古代科技水平的历史见证,是无价之宝。</p> 金殿 <p class="ql-block">金顶之上极目四方,八百里武当秀丽风光尽收眼底。</p> 这是我们生平第一张彩照,还是学生的相机给拍的。可以看到,一家人全部行囊都背在我身上:小挎包两个、水壶1个、相机1部。 <p class="ql-block">1985年8月21日下午,从武当山下山,搭乘武当山至武昌的火车返程,每张硬座8元,7个小时回到家中(现在火车或高速路汽车只要4小时,高铁2小时)。</p> <p class="ql-block">37年之后的2022年,再次登临武当山,为己在天堂的挚爱伴侣还愿,以游览往年未开放的南岩宫等为主。青山依旧,物是人非……</p> <p class="ql-block"><b>张家界-武当山行摄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