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见“龙伞”

中温

<p class="ql-block">  想起23年12月30日那天,我和龙岩环健群领队“中华”等20人登上了龙伞岽,但遗憾的是没有见到心心念念的“龙伞”,于是又邀约领队“中华”,有机会的时候,登上鸡公崎云领略“龙伞”的壮观与雄姿。时间到了25年6月25日这天,领队“中华”小范围邀约了13人,早上7点集合,从江山镇山塘村出发,开始了登顶鸡公崎和龙伞岽之旅。</p> <p class="ql-block">  原定计划是进行三山穿越的,考虑到难度太大,于是改为两山穿越,省去了登顶“咪咪峰”,直接到达咪咪峰山腰后即登顶鸡公崎。约7点40分,13人沿着山塘村景区小道走进山里,眼前一派生机勃勃,一群人很快便淹没在这片绿意盎然的世界里,由于人少而且都是强驴,开始的时候人人都健步飞行,当要爬坡的时候,即便是强驴也分出了强弱,于是,领队“中华”便乘着休息的时候收紧队伍,在这满绿的山林里来了一群靓丽的生灵,时散时聚,呼吸着同一片清新的空气,却也打乱了这片原本沉寂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段深深竹林之后,是一片怪石密遍的深山老林,到处青苔毕现,就连那些怪石也都蒙上了层层的绿。气喘嘘嘘中,我们遇见了一条小溪,溪水清澈透亮,在处处怪石堆中滑落成溪,如此美景让我乐开了怀,也让胖高个“皮皮哥”喝了好多清凉的山泉;溪边凉风习习,我掏出毛巾擦汗洗脸,擦去一脸疲惫,只觉得全身舒爽精神焕发,于是每到一处溪边我都会歇歇脚洗把脸,让疲惫一扫而空。我们顺着这条小溪一直向上爬,一路上都是乱石铺路,但乱石路不是那么容易辨认的,有几次前头带路的人就走岔了路,好在几个老驴和领队“中华”及时纠正。途中,有众多小瀑布供我们驻足欣赏也减去不少疲乏,也遇见一些怪石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美女们个个开颜嬉笑,忙着留影拍照。</p> <p class="ql-block">  渐渐地,一行13人变成了两组,前面的5人很快就不见了踪影,据“中华”说,最前面带队的是一个退伍女军人,也是老驴了,叫我们不用担心。约10点40分左右,我们这一组8人到了咪咪峰山腰,记得我上一次登咪咪峰的时候就是在此歇息享用午餐。这是阔叶树撑起的一块小空地,地势较为平坦,树荫下山风习习,正是休憩歇息的好去处,你看,“梦夏云天”这位老驴坐在户外便椅上笑容可掬、怡然自得的样子,就是我们此刻心情惬意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继续登山,山脊的路两旁都是高高的灌木丛,或者是深深的芦苇,时常将我们淹没其中,只有在石崖边上,才能眺望远山美景。回望高耸的咪咪峰,圆圆的山峰下是满山的芦苇丛,一条深深的绿色“沟渠”向上延伸,像是在诉说有多少人曾经来过,那绿色“沟渠”就是明证,记忆中,我也曾在一个大雾迷漫的日子走过这条“沟渠”。但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一段仅一脚宽的惊险石壁路,此刻对面的绝壁上,那一处才是我所走过的石壁呢,我无法胡乱猜测,想想,寻路而上应该就能见到吧!</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一处小山峰,已可远眺两边的美景,右边是我们来时的江山镇山塘村,一条横亘山峦所阻隔的远方是龙岩市区,江山镇就在山下那条狭长的山谷地带。空中,朵朵白云簇拥在天际一条地平线上,在莽莽群山之间透射出一片亮光,又投下大片的阴影,让起伏山峦呈现出不一样的清晰和透亮,那是“光与暗”神秘交融的奇异画面。</p> <p class="ql-block">江山</p> <p class="ql-block">  左边是新罗区小池镇,云顶茶园历历在目,远山如黛,分呈着稀疏亮光,远方天际将厚厚的白云密集成堆,似乎在酝酿一场风暴。右前方的莽莽群山绵延逶迤,一层一层叠嶂远去,而近山起伏的山峦匍匐在鸡公崎下,高空悬挂的白云似乎也在云集,暴风雨是否降临,我心中虽有所担忧,但山巅的美景随即冲淡了心中的那一瞬间想法,只觉得尽情享受这难得的风景才是真!</p> <p class="ql-block">云顶茶园</p> <p class="ql-block">  爬过两个小山包就开始登顶鸡公崎了,山脊上都是茅草丛,飘散着青草芬香,但鸡公崎山巅却是覆盖着一丛丛一人高的灌木林,坚忍枝条刮擦着身体让人生疼,“中华”却说,不用登顶了,应该从左边的小径下山。走过一段陡峭的小径,眼前是一片碎石铺满山坡的峡谷,两旁则是陡峭的山崖,山坡下还有一处“石门”似的断崖,呈现“雄、险、奇”的壮丽景色。这些山崖怪石嶙峋,大多呈不规则状态,有的是绝壁,有的是尖石,所谓绝壁却是破裂的一层层巨石堆砌而成,给人以随时滑落的危机感,但那些纵向或横向的破裂缝隙都填满了青草,给我们增添几许安全感。</p> <p class="ql-block">  这条峡谷中的碎石山坡大约有二百多米长,应该是鸡公崎其中的一块石峰风化坍塌造成的,神奇的是这些碎石大小相对均匀,没有特别大的,在峡谷中互为犄角,平顺地分布在峡谷之中。只有在峡谷边角长了杂草,中间部分完全被碎石严密封印着,至今还没有长出植物,说明石峰坍塌的时间还不足年份,就连喜阴的青苔都还来不及滋生。</p> <p class="ql-block">  其实,我在鸡公崎峰顶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看到龙伞岽了,但看得不够真切,跟心目中的“龙伞”相差甚远,以为那就是个馒头山或者面包山而已,在碎石山坡上远眺的时候,才感觉那个山头确实有几分像“伞”,也靠自己心中的想像,才判定眼前这座山峰就是我心中的“龙伞”,但与记忆中看过的无人机短视频“龙伞”相差很大,不免产生几分遗憾,但心中仍有几分期待,是否太远或者说角度不同?</p> <p class="ql-block">龙伞岽</p> <p class="ql-block">  当走到一处碎石较少之处,我们横向走进灌木林,并越过一个山弯,站在一处山脊之上回望来时的鸡公崎时,这才发现这座山峦确实神似一只“鸡公”,鸡公匍匐在山巅之上,鸡头昂扬似仰天长啸,画面形象而生动,让人心生感动。</p> <p class="ql-block">鸡公崎</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碎石坡上时,看见前面的5人已经走向远方那座山头,当我们走到山脊上时,那5个人已经在攀爬那处龙伞岽的奇险石壁了,心中还有片刻担心,看到两组人之间越来越远,我们放弃了追赶,只得寻找一处荫凉树下匆匆享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  短暂休息后,我们继续前行,约半个小时后,我们开始攀爬之前我所看到的5人所攀爬的石崖,欣慰的是虽然艰难,但也算安全,还看到了四周难忘的风景,鸡公崎有五座连接在一起的山峰,呈现其奇险与秀丽。地平线上天空还是那样地白云簇拥,阳光灿烂却也投下大片阴影,又像乌云压顶,只不过是在覆盖了那片我们走过的鸡公崎上,为我们这些旅人增添几分景致。</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座高山上,眼前的“龙伞岽”已清晰可见,其形貌还没有刚才远景所见的“伞”形象。迎面可见的“龙伞岽”有一段圆弧形的断崖石壁,好像帝王坐车上的华盖,断崖之上的山坡神似绿色伞面,而且伞面向前倾斜,让人遐想其中韵味,心中不由称赞古人的堪舆水平和取名技巧,从中还可领略他们心中那份对这片山川地貌的热爱,值得我们崇敬!</p> <p class="ql-block">  我们趟开身边的茅草丛,一步一趋地走近龙伞岽那处可以攀爬的断崖,我看着前面的驴友手脚并用全力攀爬,有人轻盈地爬了上去,有人则需要上面的人牵引着才攀爬上去。我站在石壁侧面看着“中华”手中拿着一条户外专用绳子,像垂直钓鱼一样把人拉了上去,我担心站立的“中华”能否确保自己本身够稳,一个不稳那可是两个人的生命安全啊。轮到我的时候,考虑到我个人的体重和自己的能力,觉得还是自己能行,便两手抓住上方两个石角,双臂用力先将自己的右腿膝盖跪在一小块凸出的石台上,再借力上引抬起左腿,待站稳后,换手继续攀爬,如此三次,方才爬上“龙伞岽”的绝壁断崖。</p> <p class="ql-block">  当我爬上绝壁后,感觉全身力气好似已经耗尽,也感到有些心悸不安,休息片刻之后,我方才移动脚步继续登山,很快发现之前上来的三人靠在一处崖下静座,也似有气无力。后来听“梦夏云天”说,他在那崖下静坐了很久,刚才攀爬那处绝壁好似用尽了力气,所以让我们先走。其实后来的三、四十米的拔高,我们休息了三次才登顶“龙伞岽”,此刻,约午后2点。</p> <p class="ql-block">  在龙伞岽顶,我们休息了约十几、二十分钟。此刻,“黄连盂”方向天空白云密集,虽然阳光下还是白云,但投下的却是一大片阴影,天空虽然晴朗,但高山气候变幻莫测,觉得还是尽快下山为妙,于是我和两位美女驴友结伴先行下山,约40分钟后,天空迅速变黑下起小雨,一声雷鸣之后,随即变成了暴雨,虽然穿上了雨衣,但雨衣短了些,暴雨很快就打湿了小腿以下的衣裤,雨水顺着裤子渗透进了鞋子。这下,山路泥泞,鞋里如趟水,雨珠沾住眼镜,每一步都得小心奕奕,尽管小心又小心,但终究我还是摔了一跤。后来据“皮皮哥”自己说,他摔了七、八次。</p> <p class="ql-block">  在雨中,走了约一个小时,我们到了去财神庙的机耕土路,此刻财神庙旁的小溪水位已猛涨,大有山洪暴发之势,水泥桥面已过水十几公分。约5时,其余5人都到达财神庙,结束了今天的行程。想想,“龙伞”终究不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一切还得自己奋力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