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西大同,一个三线城市,10年前我有过一次与之擦肩而过的经历。那是一次跟团游,只因导游说这座城市“黑乎乎,脏兮兮”的,大家便都同意过门而不入,随导游到另外的点去解决中午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年4月下旬,我们再次来到大同,而且在这里住了5天。5天的切身体会,我们被大同的城市面貌和人文风情所深深地吸引。塞北城市、中国煤都,眼前的景色很难让人把它们联系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大同后,我们住在城墙附近的酒店,窗外介是风景。很巧,这座少雨的城市在我们抵达后连续下了两场雨。随后的日子,每天都是天蓝蓝,水清清,草绿绿,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大同的变化,肉眼可见体感所及,用太有味道了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煤都”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呢?这和一个被机遇与挑战推上前台的人有关系。2008年,50岁的耿彦波面对“煤老板昨日黄花(矿难导致山西9年换5任省长)”的现实,肩负大同经济转型的重任,就任了大同市市长。一度,关闭小煤窑,经济谋出路,改造老、古城,建设大新区,动静闹的很大,大到耿彦波被人状告上级,身背骂名,老百姓叫他耿拆拆、耿疯子、耿一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同古时叫过云中,就是图片中的这种意境,真是美翻了。图片取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客观地说,大同的拆建工作并不是耿彦波到任后才开始的。从网上公开资料可以看出,国务院2006年批复同意大同15年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对大同的定位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其中就有老城与新城的建设内容。所以,拆迁从那时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前期许多工作需要逐步展开,一时没有掀起那么大的动静罢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耿彦波到任后,明确提出梁思成先生的“一轴双城”(御河为中轴,河西为老城、古城,河东为新城)的建设理念,并且推行的格外坚决,理念格外超前,手笔也格外大。5年的任期,他做了最难最累最不讨巧的部分工作,因此,群众不理解,骂娘,送市长几个“别号”,也就在所难免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市长像项目经理?包工头?老百姓说想找他不用跑市政府,到工地就灵。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许多人不知道,天寒的塞北,好的施工天气并不多,耿彦波这个拆迁“总指挥”只能抢时间,赶进度。他起早贪黑,亲力亲为,请专家,跑工地,走街巷,推出“零成本置换、政府补贴保障房、以小换大收成本价”等多项举措,安置古城内9万多拆迁户,终于使城市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在大同,当地老人亲口对我说:“当年我们有多么讨厌他,他调太原时我们就有多么舍不得他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耿彦波是山西大学中文系专科毕业,学历虽不是那么亮眼,但他对古建筑保护、修复工作有积淀,有体会,有智慧。任灵石县长时打造出王家大院,任晋中市榆次区委书记时改造了老城、常家庄园。到了大同,用他自己的话说,“历史只给了大同一次机会,错过这次机会就再也冲不上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好在古建专家梁思成、林徽因生前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大同古建筑勘察资料和照片,好在大同的历史选择了耿彦波,好在大同的老百姓憨厚、淳朴、顾大局,好在大同市领导一界一界接续努力,今天的大同,才能旧貌换新颜。</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取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5年任期到了,耿彦波调离大同,到太原担任市长。面对成千上万自发送行的大同百姓,他禁不住泪流满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同古时称平城,云州,云中,地处内外长城之间,曾经是北魏的都城,辽金的陪都,明朝的九边重镇。往北去是草原游牧文化,向南走则是中原农耕文化。数千年来,这里始终是中原与塞外游牧民族争夺天下的古战场和贸易交往的枢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这片古老的土地诞生了灿烂辉煌的文化,筑造了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以及同属大同文化圈的应县木塔等震古铄今的杰作。同时,多年的积淀,也让游人比较容易感受到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温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朴雄浑的寺院,巍峨挺拔的城墙,融入城市车水马龙中的四牌坊,钟、鼓楼,代王府、九龙壁,深受年轻人喜欢浪漫出片儿的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还有那些热情淳朴的大同市民和街头巷尾的美食烟火气,令人回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同的 华严寺和善化寺 ,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其建筑、塑像和壁画之精美令人震撼,堪称辽代艺术的典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还有永安寺、圆觉寺、觉山寺塔,均建于辽金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严寺薄伽教藏殿,歇山顶,是辽代殿堂建筑的典型。殿内佛坛上供奉着31尊辽代泥质彩塑,堪称辽代彩塑艺术之精品 。其中,尤以体型丰满,线条流畅,形态优美,温婉动人的合掌露齿胁待菩萨最具代表,被誉为 “东方维纳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眼千年,穿越人们内心的慈悲目光。梁思成在给林徽因的信中,有这样的描述: “回想在大同善化寺暮色里,你面向塑像瞠目结舌的情形,使我愉快的不愿忘记那一刹那的人生稀有,由审美本能触发的锐感。” 梁思成指的塑像,就是这尊饱含悲悯泪花的吉祥天女,也是最美金代彩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善化寺大雄宝殿鬼子母菩萨塑像,为金代彩塑 。无法想象她就是传说中的那个吞食婴儿的恶神鬼子母,又称“母夜叉”,在接受佛陀感化以后会成为守护孩童的送子娘娘。她左脚下的小鬼则是她作恶时的形象,匠师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衬托鬼子母皈依佛门后的善良和美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严寺院内的草坪上,立着两块碑,一块是重修华严寺碑记,一块是警示碑,两块碑都由市长耿彦波亲自撰文。原因是华严寺广场有一片仿古建筑未批先建,对国保单位华严寺造成了干扰和影响,受到国家文物局追责。他将碑立在这里,以此为诫,警示后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中的九龙壁,为明代太祖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照壁。它是中国规模最大、建造最早的九龙壁,比北京北海九龙壁约长一倍,建造时间早300年,比故宫九龙壁长1/3、早400年。大同九龙壁与北京故宫九龙壁、北京北海九龙壁合称“明清三大九龙壁”,被誉为“九龙壁之首”。</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同善化寺的五龙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龙壁属于照壁。以龙为主题的照壁等级最高,它象征着权力、庄严与神圣。其龙的形态干变万化,就照璧上装饰龙的数量而言,有一龙、二龙、三龙、 五龙、七龙、九龙等。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之极,以九龙为题材是照壁中的最高等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同城市的硬件设施基本就续以后,很注重打造历史大同,文化大同的软实力。他们以大同博物馆建设(国家一线)为龙头,下辖分馆:辽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馆、北朝博物馆、北魏明堂遗址博物馆、大同中国雕塑博物馆、大同红色记忆馆、古代铜造艺术博物馆、魁星文化博物馆、平城记忆馆、梁思成纪念馆、魏碑书法家张霭堂故居纪念馆、煤矿博物馆等等。据说,大同的目标是国家加民营,要创立博物馆之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同博物馆有一组玻璃器皿,色泽抢眼,人们称之为“北魏蓝”。北魏时期与西域的交流融合,是中国古代玻璃工艺发展的重要阶段。文物虽有残缺,但穿越千年的北魏蓝,依然令人感到惊艳。色泽像星辰大海,也像大同天空的蓝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同博物馆陈列有一对华严寺屋脊鸱吻,鸱吻是传说中龙的儿子,能避邪,镇灾,驱火,为金代原件。因体量硕大,拍照时我几乎难以拍完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在古城墙上拍的大同市展览馆。展览馆建于1969年,因外观与人民大会堂相似,当地人称为“小人民大会堂”。2014年12月9日,为修建古城墙,长171米,宽72米的建筑,被整体平移了200米,并转向90度,是当时国内首次平移的大型建筑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夜幕降临,大同的文旅生活仿佛才刚刚开始。满城的灯火璀璨迷人,城墙上的灯会,代王府草坪上的热气球,广场上的音乐喷泉,东南邑街区的如织游人,各种沉浸式文艺表演等等,内容丰富多彩。据说,大同夏天凉爽,是非常好的避暑之地,很受京津冀的人们所青睐。大同作为北方城市,想不到美食也很精致,花色,品种,服务,价格都很亲民,给我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客来到一个城市,看风景,吃美食,听故事,图的就是一个乐呵。有的城市没故事,还没温度,让人替这座城市捉急;有的城市有故事不会讲,同样令人捉急。大同无疑是个有故事又会讲故事的城市。在大同,你随便和当地老百姓聊上几句,他们就会提到大同的过去和今天,提到他们眼中“人高、脸黑、鞋脏”的“老市长、耿公”,尽管他早已官场谢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取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网上获知,有人见到耿彦波退休后常在太原迎泽公园晨练,有人还与他合影拍视频发到网上,还有人说他仍像在任上一样,不怕见群众,遛弯、逛菜场、看人们打牌下棋……这真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烟火不息,人情不散,令人回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