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淬炼的中原壮歌——洛宁抗战史录(纪实文学)(上)

董宏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烽火淬炼的中原壮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洛宁抗战史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纪实文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的历史长河中,河南洛宁县作为中原大地的一部分,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b>一、山河破碎:战火燃遍豫西大地</b></p><p class="ql-block"> 1944年5月,豫西大地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日军发动"河南战役",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5月16日清晨,沿洛潼公路西进的日军坦克第三师团洛宁追击队(福岛部队)从段村出发,与攻陷宜阳县城的日军62旅团、63旅团、64旅团在宜阳韩城会师。这支装备精良的机械化部队,与黄河南岸的日军形成钳形攻势,如恶狼般直扑洛宁。</p><p class="ql-block">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犯,国民党洛宁县政府官员却丧失抵抗意志。17日深夜,在未组织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洛宁县城沦陷。日军进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昔日宁静的县城顿刻陷入人间炼狱。县城百姓被迫逃离家园,街道两边满是被焚毁的房屋残骸,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与血腥味,洛宁人民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年零四个月的苦难岁月。</p><p class="ql-block"><b>二、武装抗争:正规军与地方武装的浴血奋战</b></p><p class="ql-block"><b> (一)首战长水:空中与地面的激烈交锋</b></p><p class="ql-block"> 然而,中国人民没有屈服,洛宁人民并未屈服。1944年为了夺回县城,国民党第47军178师迅速派出7架战机,配合地面部队向驻长水的日军发起猛烈袭击。日军也不甘示弱,派出10多架战机升空迎战,一时间,长水镇上空硝烟弥漫,爆炸声震耳欲聋。地面部队激烈交火,双方士兵奋勇厮杀,战斗持续了一天一夜,双方都伤亡惨重。国民党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未能收复县城,只能暂时撤退,等待时机,但极大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p><p class="ql-block"><b> (二)双样坡惨烈阻击战</b></p><p class="ql-block"> 在洛宁的抗战历程中,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战斗,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艰辛与壮烈。1944年5月21日,日军西进至中山镇峪口双样坡根时,遭到国民党38军35师某团的顽强阻击。</p><p class="ql-block"> 战斗一开始,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交火,枪炮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山坡都炸平。国民党军凭借着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向日军射击,日军多次冲锋都被击退。战斗相持了一天两夜,日军虽然伤亡严重,但仍不甘心失败,他们像恶狼一样,策划着对双样坡守军进行报复。午夜,日军以数倍于国民党守军的兵力,从双样坡东侧悬崖处攀登上坡。他们悄无声息地刺杀了国民党军哨兵,然后突入守军营内。国民党军一个排的守军在睡梦中遭到袭击,全部壮烈牺牲,场面十分惨烈,鲜血染红了土地。</p><p class="ql-block"> <b>(三)长水镇奇袭战</b></p><p class="ql-block"> 1944年5月25日晚,国民党38军17师50团、51团各一部共500余人,连夜向东进发。他们行动迅速,无声无息地逼近长水镇,如同夜空中的猎豹,准备给日军致命一击。26日黎明,当太阳刚刚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大地上,部队到达长水镇后,趁着日军尚未防备,部队发起突然攻击。日军此时还在睡梦中,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猝不及防,惊慌失措地向东溃逃。国民党军乘胜追击,一直追至马店一带,然后渡洛河进入南山驻防。这次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让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b>(四)西陶峪遭遇战</b></p><p class="ql-block"> 1944年6月,国民党稽查游击队一个独立团奉命从洛河两岸由宜阳西进,途经西陶峪村时与驻防日军遭遇,瞬间,双方展开激烈交火,战斗的号角被吹响。双方发生激战,枪炮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士兵们奋勇厮杀,鲜血染红了土地。独立团虽负有伤亡,但他们毫不退缩。县城日军出动骑兵支援,独立团英勇迎战,他们的身影在战火中显得格外坚定。最终,独立团击退日军,进驻金山庙防地。</p><p class="ql-block"> 次日上午,县城日军大举进犯,在飞机、迫击炮的掩护下,骑兵、步兵轮番进攻。日军的飞机在天空中盘旋,投下一颗颗炸弹,迫击炮、掷弹筒不断轰鸣,地面上硝烟弥漫。然而,独立团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一次次击退日军的进攻。日军伤亡惨重,傍晚时分,他们如丧家之犬般仓皇撤退。</p><p class="ql-block"><b>三、民间奋起:草根英雄的血色抗争</b></p><p class="ql-block"> <b>(一)南洞村保卫战:村民自发的抗日壮举</b></p><p class="ql-block"> 日军占领洛宁县城后,得知国民党军存放在南洞村李家祠堂的军用物资没有运完,便打起了这些物资的主意。</p><p class="ql-block"> 1944年5月中旬的一天,3个日军士兵被派来南洞村侦察。村民们发现后,顿时义愤填膺,纷纷拿起土枪、大刀等简陋武器,穷追不舍。村民们边追边喊:“狗日的小鬼子,敢来咱这儿撒野,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最终,一名鬼子被打死在麦田里,村民们成功缴获步枪一支,其余两名鬼子吓得魂飞魄散,落荒而逃。这一胜利,虽然规模不大,但极大地鼓舞了洛宁人民的抗日信心。</p><p class="ql-block"> <b>(二)伙子窑狙杀敌酋:民间抗日的英勇无畏</b></p><p class="ql-block"> 1944年5月22日,暂住田村的两名日本兵牵着战马,大摇大摆地向伙子窑村走来。村民王坤看到日本兵后,心中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灵机一动,故意向山沟跑去,并迅速躲藏在河沟一水潭附近的树丛中。两名日本兵以为他害怕了,紧追不舍。追到沟里后,马看见河水,急着喝水,但水位太低喝不到,日本兵只好用袋子舀水喂马。就在他们专心舀水时,王坤如同一头猎豹,一个箭步冲出来,猛地将一个日本兵掀翻落水,又迅速抓起枪砸向另一个日本兵。被砸的鬼子吓得弃枪而逃。王坤毫不留情,用石头把落水的鬼子砸死后,拿起两支枪,从容地跑进后山,消失在茫茫山林中。</p><p class="ql-block"> <b>(三)阳峪河惨案:血色河滩上的悲壮篇章</b></p><p class="ql-block"> 1944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在中原地区愈发猖獗。5月16日,沿洛潼公路西犯的日军坦克第三师团洛宁追击队(福岛部队)与攻陷宜阳县城的日军会合,如汹涌的恶浪扑向洛宁,17日夜,洛宁县城沦陷,百姓陷入无边黑暗,而阳峪河村的悲剧与抗争,也由此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 1944年5月22日,天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沿洛潼公路西犯的日军第3师团福岛部队流窜到阳峪河村。这个宁静的小村庄瞬间被恐惧笼罩,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和血腥味。洛卢人民自卫军战士孙全兴,一个朴实坚毅的汉子,正在家中劳作,听到外面的嘈杂与哭喊,他悄悄出门查看,发现一个掉队的日本军曹。仇恨瞬间涌上心头,他握紧拳头,悄悄跟在军曹身后,瞅准时机,猛地搬起一块大石头,用尽全身力气砸向军曹。只听“噗”的一声闷响,军曹脑浆迸裂,当场毙命。孙全兴迅速转身,向北边的山林奔去。</p><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战士袁同运和孙满在村外发现一辆深陷泥沼、动弹不得的日军军车。袁同运兴奋地对孙满说:“咱把这车物资抢了,不能让鬼子得逞!”两人立即开枪,击坏车轮胎。可还没等他们靠近,大队日军就闻声赶来。他们无奈之下,赶紧往梅家洼方向躲避。等日军大队过去后,两人不甘心放弃,再次返回抢物资,不幸被日军发现并捉住,被粗暴地押走,下落不明。</p><p class="ql-block"> 24日,当地乡民张才、李明甲、王点卫等人,看到日军军车,想着能抢些物资,为抗日出份力。他们悄悄靠近,却被日军察觉,同样被无情地抓捕,反抗的呼喊被日军的呵斥淹没。25日,乡民宋胜看到一个日军在疯狂追赶一个妇女,他怒目圆睁,心中燃起熊熊怒火,躲在拐弯处,等日军靠近,突然冲出来,将日军拖到沟底,双手死死扼住日军脖子,将其扼死。但很快,日军发现了他的行踪,宋胜也被抓捕,他被押着,却毫无惧色,眼神中满是对日军的仇恨。</p><p class="ql-block"> 在日军反复侵犯阳峪河村时,下沟村的袁克俊、袁狗蛋等9个爱国乡民,看到日军捉住20多名妇女,心生怜悯与愤怒。他们趁日军不注意,偷偷将妇女放走。日军发现后,恼羞成怒,四处搜捕,将袁克俊等人全部绑了起来,准备施以暴行。</p><p class="ql-block"> 到了27日,残忍的日军将先后俘获的15名乡民,带到河滩边。这些乡民,有的是为了反抗侵略,有的是为了保护同胞,此刻,他们被紧紧绑在河滩的树上,眼神中却没有丝毫畏惧。日军手持刺刀,面目狰狞,开始了惨无人道的屠杀,他们将乡民开膛破肚,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河滩的土地,阳峪河水也被热血染红,河滩变成了人间地狱。围观的日军却拍手喝彩,其暴行令人发指,惨无人道之极。然而,面对死亡威胁,这些普通乡民没有一人屈服,他们用生命诠释了洛宁人民的铮铮铁骨。</p><p class="ql-block"> 阳峪河惨案的消息传开,周边村庄的父老乡亲痛心疾首,哭声震撼山谷。但阳峪河人民没有被吓倒,他们心中的反抗之火燃烧得更旺。此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抗日队伍中,为了复仇,为了保卫家园,与侵略者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配合八路军、国民党爱国部队,为赶走侵略者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洛宁抗战史上,留下了悲壮而又英勇的篇章,让后人永远铭记这段沉痛历史和先辈们的抗争精神 。</p><p class="ql-block"><b> (四)崇阳镇:令人痛心的“凉水泉”惨案</b></p><p class="ql-block"> 1944年6月上旬,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疾首的惨案。日军扫荡卢氏后返回洛宁,在重阳镇凉水泉村附近与洛阳战地中学西逃掉队的40余名师生相遇。师生们惊慌失措,他们只是手无寸铁的普通人,面对残暴的日军,恐惧笼罩着他们。他们逃到对面的白土咀村后沟一孔破窑内躲难,然而,日军却没有放过他们。日军追至将破窑围住,架起机枪疯狂扫射,那冰冷的子弹无情地穿透师生们的身体。接着,日军又用数枚手榴弹把破窑炸塌,师生们血肉横飞,惨不忍睹。日军的暴行令人发指,他们的罪恶行径永远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日军撤走后,国民党军38军一部赶到现场,在塌土夹缝中救出两个人。一个是化学教员,伤势较轻,被派人送往嵩县桃湾;一个是男学生,腿被砸断,由当地董姓居民领回养伤,收为义子。这场惨案让人们对日军的仇恨更加深刻,也激发了更多人反抗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b>(五)故县镇:武桃红舍命救村民</b></p><p class="ql-block"> 1944年5月日军占领洛宁,犯下诸多罪行。当年秋天中午,一伙日寇闯入故县窑洼村,部分村民躲到村外竹林,老弱病残的被堵在村里。日寇端着刺刀威逼老人交出钱粮和姑娘,牛铁栓老人因愤怒反抗被日寇刺倒。日寇又拉响枪栓,恶狠狠地威胁,若不交人就将老人全部杀害。</p><p class="ql-block"> 藏在窑头上的武桃红目睹这一切,强烈的爱国心与怜悯心让她挺身而出。她站在高处对日寇表示,若想带走自己,必须放了老人。善良的老人们示意她赶紧脱身,但武桃红决心已定,厉声要求日寇立刻放老人走,并表示一袋烟后就下来跟他们走,否则就跳下去。</p><p class="ql-block"> 日寇担心武桃红跳崖,只好答应放人。老人们离开后,武桃红眺望远方,整理好头发,随后毅然从窑头斜坡飞奔而下,朝着一个端着刺刀的日本兵猛扑过去,胸膛被刺刀刺穿,慷慨就义。武桃红以自己年轻的生命,展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b>四、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洛宁抗战的新征程</b></p><p class="ql-block"> 1945年1月17日,是洛宁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四面八方的300多名群众代表齐聚北旧县村,他们敲锣打鼓,燃放鞭炮,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激动的神情,共同庆祝中共洛宁县委、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p><p class="ql-block"> 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中共洛宁县委和洛宁县抗日民主政府高擎抗日大旗,肩负起了领导全县人民抗击日伪军的重任。他们积极发动群众,组织人民武装,配合豫西二分区主力部队,与日伪军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斗争。</p><p class="ql-block"> 抗日民主政府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发动群众开展“挤黑地”和减租减息运动,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群众的抗日积极性。群众们纷纷响应,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侵略者的愤怒。</p><p class="ql-block"> 洛宁支队建立后,多次配合豫西地委二分区59团,屡次击退日伪军的进犯。在一次战斗中,日伪军气势汹汹地向根据地发起进攻,面对日伪军的进犯,洛宁支队和59团的战士们迅速进入战斗状态。他们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抵抗,子弹呼啸,炮火轰鸣。战士们高喊着:“为了家乡,为了亲人,坚决把鬼子赶出去!”那声音响彻云霄,充满了力量和决心。经过激烈战斗,他们成功击退了日伪军,保卫了根据地的安全,根据地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对战士们充满了感激和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