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青海之塔尔寺

隽秀人生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没有走过青海,你就没有走过中国文明的源头之一,这一源头不仅因为黄河、长江滋养了广袤的中国大地,更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顽强拼搏,连接东西,融通南北。他们被统称为古羌人黄帝部落可能就是其中一支,在横断山脉、青藏高原的众多民族,和他们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一片土地,加上那壮丽辽阔的天地,你怎么能不用生命去感受一下呢,何况还有“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样的诗,还有“在那高高的高原上,洁白的帐篷,盛开的格桑花,那就是我的家”这样的歌呢。于是,青海,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青海之行本来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到达西宁之前也没有做好攻略,等到西宁时已经是中午时分,急急忙忙找了一个清真饭馆把胃安顿了下来,然后就近找了一个宾馆把行李放下,这样已经下午两点左右了,天空还淅淅沥沥下起了雨,为了不耽误时间,我们就坐上了走塔尔寺的旅游车,先到塔尔寺游玩,晚上才考虑其他行程。</p> <p class="ql-block">  青海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以其宏伟的建筑、庄严的佛像、精美的壁画和堆绣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先有塔后有寺,是黄教圣地,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在这里。塔尔寺不仅是尊教圣地,更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蕴含着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还未深入寺院,八座白塔已率先诉说历史 它们以“莲聚宝塔”之名,纪念着宗喀巴大师的诞生,让莲聚宝塔成为信仰原点,也让塔尔寺在河湟谷地扎根,化作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精神地标,塔身斑驳却不失庄严,金顶与彩绘在阳光下闪烁,似在传递千年未改的虔诚,沿阶而上,红墙金瓦的建筑依山层叠,经幡在微风中轻摆,每一次拂动,都像是经文的无声吟诵。</p> <p class="ql-block">  走进塔尔寺景区,你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布局与你印象中的寺庙可能不太一样。它没有中轴线,也不讲究左右对称,它的建筑依山就势、渐次铺开。在一个山坳里面,由大小不一,风格不一,功能不一的一个个建筑群组成,这些建筑充分融合了藏、汉建筑的技艺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塔尔寺内各种建筑共有9300多间(座),占地面积大约600多亩。</p> <p class="ql-block">  斑驳的红白墙体,雨水侵蚀过的青色地板,庄严而肃穆的经堂,静静生长的菩提,垃圾桶上方开满的花朵,无一不诉说着历史的厚重与藏传佛教影响下藏族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你没有遇到过一步一叩首到拉萨的虔诚的佛教徒,不妨来塔尔寺感受下从早到晚从春夏到秋冬从黑发到白发磕长头的藏族阿妈们,看着她们苍老的脸庞,眼里露出的坚毅,那一连串缓慢却有节奏的动作,我的眼眶慢慢的在湿润。</p> <p class="ql-block">  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来八塔,菩提塔,过门塔,时轮塔,僧舍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集汉藏技术于一体的宏伟建筑群, 整座寺依山叠砌、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景色壮丽非凡。</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整个建筑群还包括很多历代长老的私人住所、弟子的宿舍等等。它们和几座主要的殿宇穿插分布在寺内一条依山而上的主路两侧。只不过,主要殿宇大部分作为旅游景点的一部分对普通游客开放,其余的建筑谢绝进入。各类建筑的旁边小巷里,停着各种款式的私家车,让人觉得有种神奇的融合——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p> <p class="ql-block">  八月份的青海东部地区已经有点热,但塔尔寺山门之内,正是夏天最好的时候。各种花次第开着,穿深红色僧袍的僧侣步履从容地结伴而行,从各地过来朝拜的信徒旁若无人磕着长头…… 大家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互相习惯,互不打扰。</p> <p class="ql-block">  晨光漫过金顶,红墙泛着温润的光晕,黄瓦像泼了一勺鎏金,嗮的发烫。转经筒早已被信徒的掌心磨得光滑,指尖抚过的瞬间,仿佛触到千百双手留下的温度,酥油花的冷香混着淡淡的桑烟飘过来,有人低头默念六字真言,声音轻得像风拂过经幡。这一刻,口敛了,纷争的念头就轻了;身正了,外界的纷扰就远了;心宁了,心底的尘埃就落了。这一切,都在以最安静的方式,说着”清净”二字。</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之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参观的酥油花展厅,整个展厅四周都是用酥油制作的彩色佛像、花卉和宫殿等艺术作品,根据讲解员所说,酥油花展厅玻璃柜里都是有空调的,常年保持零下4摄氏度左右,而且这些酥油制作的艺术品每年都是要全部换新而重新制作一遍,且必须在低温环境下制作,常温下酥油是会融化的。</p> <p class="ql-block">  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其中酥油花制作时需要在零度的室温中时不时把手浸入放满冰块的水中,以防酥油胚料受热熔化。塔尔寺三绝平时很少见,只有重大节日时才有展出,每每展出时,远近游客蜂拥而至,不可不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塔尔寺的每一寸土地,历史的厚重感与信仰的力量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是佛教的圣地,更是人们洗涤心灵、寻觅内心宁静的净土。穿过莲花湖,眼前豁然开朗,八座形似莲花花瓣的山峰,将寺院温柔环抱。远远望去,色彩绚丽的藏式寺群依山势错落而建,巍峨壮观。夕阳西下,余晖倾洒在鎏金瓦殿与金顶上,闪烁着神秘吉祥的光芒,仿若佛光普照,令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  这天,虽然是阴雨天气,游人不是太多,但来来往往的朝圣者还是不少,从穿着服饰上可以看出有藏族、蒙族、土族、汉族,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的敬香叩首,有的旋转经纶,但也有更多的善男信女,身背行袋干粮住在寺殿之外,赤脚下拜叩五体投地的等身礼。他们是那样的度诚虔信,那样的认真不疲。导游指着他们说,这些人要叩三十万个头才得正果保一生平安,所以有的住在这里要连续几年的叩下去,直到念珠记够足数为止。我感慨万千地想,信仰的力量是如此之大呀!</p> <p class="ql-block">  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神秘传奇的塔尔寺,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始终如一地坚守着信仰的净土。它宛如一部庄严肃穆的藏传佛教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行都镌刻着佛法的智慧,每一个字符都诉说着信仰的力量,静静等待着有缘人前来翻阅、聆听、感悟。</p> <p class="ql-block">  时光流转至傍晚,我们又来到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这座清真寺外观庄严肃穆,穹顶高耸,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神圣。走进大寺,首先看到的是礼拜大殿的外围。大殿坐西面东,气势恢宏,融合了中国古典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的风格,飞檐斗拱与穹顶相得益彰,让人不禁为这巧妙的设计赞叹。墙壁上精致的砖雕,精美的阿拉伯文书法装饰、绚丽多彩的几何图案镶嵌在墙壁与穹顶之上,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精妙绝伦。每一处线条、每一个图案都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它们是工匠们心血的结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我轻轻抚摸着这些砖雕,粗糙的质感从指尖传来,心中对古人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东关清真大寺建于明洪武年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分封开国功臣回族将领沐英为西平侯,镇领今甘青地区。当时明王朝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且通过屯兵、移民等措施,西宁的穆斯林居民日渐增多。为满足广大穆斯林宗教生活的需要,沐英应回民上层及宗教人士的请求,并奏请朝廷允准,在回民聚居的东关地区动工修建清真寺。不久,一座占地面积达28000平方米,有2000余平方米大殿、两个宣礼塔、一座碑亭院及一些辅助建筑物的清真大寺建成。</p>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进寺内,看到信徒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齐排列,在阿訇的带领下</span>虔诚地做着礼拜,庄重的氛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有信仰的人都值得尊敬,因为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那份专注与虔诚让人不禁心生敬畏。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以及宗教信仰带来的强大凝聚力,也看到了不同文化在西宁这片土地上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  站在宣礼塔下,抬头仰望,宣礼塔高耸入云,塔顶的新月标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宣礼塔是清真寺的重要标志之一,每天,阿訇会登上宣礼塔,召唤信徒们前来礼拜。那悠扬的唤礼声,曾经回荡在城市的上空,提醒着信徒们时刻铭记自己的信仰。如今,虽然唤礼声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频繁地响起,但宣礼塔依然屹立在这里,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信仰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来到大美青海,就一定去一次塔尔寺或者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吧,感受那份来自心底的宁静与虔诚。请留下你的烦恼,忘记你的忧愁,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当走过那些廊房,进行沐浴后,走进殿堂,看着礼拜者虔诚匍匐在地,会霎时明白,世间还有另一种活法。</p> <p class="ql-block">  这次西宁之行只有短短的四天时间,虽然没有能沉浸式的逛完青海,但西宁这座城市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情不过山高水长,总会告别又遇见、离别再重逢,以后有机会青海我们还会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