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3日上午,我园内流淌着书香与思想碰撞的气息,“课程故事里的成长”教师读书分享会在这里悄然展开。六位一线教师从书本出发,带着他们精心梳理的实践案例与教育体悟,共同开启了一场关于课程故事如何滋养师幼共同生长的深度对话。</p> 阅读点亮实践 故事见证蜕变 <p class="ql-block"> 分享会聚焦教育实践类书籍的深度阅读与转化应用。六位分享教师精心准备,她们不仅饱含热情地讲述了书籍带来的思想启迪,更以自身经历的真实课程故事为“课本”,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交融的教育叙事盛宴。</p><p class="ql-block"> 夏老师从书中“追随儿童兴趣生发课程”的启示出发,深情讲述了班级孩子由偶然发现引发生成的班本课程,当孩子们自己思考设计时,她眼中闪烁着理解的光芒:“原来课程不是预设的轨道,而是与孩子一同探索发现的奇妙旅程。”</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从幼儿角度出发,说明课程故事叙述要贴近儿童视角,课程故事叙述要还原儿童的真实体验,课程故事叙述要串联生活经验同时课程故事叙述要注重反思性。</p> <p class="ql-block"> 代老师聚焦“课程故事撰写的基本要点”,向老师们分享了书中的要点,代老师分享道:“书中的理念让我明白,教师的角色是‘退后一步’,支持孩子在试错、合作中解决问题,建构的不仅是积木,更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结合“看见儿童”的阅读体悟,分享了调整班级区角的“小革命”。当她真正蹲下身,以孩子们的高度重新审视环境,才发现那些被忽视的“不顺手”与“够不着”。环境优化后孩子们惊喜地拍手、专注的神情,生动印证了“儿童视角”绝非虚言。</p> <p class="ql-block"> 钟老师以《捕捉儿童敏感期》为引,分享了本学期班本课程。面对中班幼儿最初对环节的抗拒,她细致观察、耐心引导,巧妙利用幼儿的兴趣点,生发出了微课程。孩子们从被动变为主动探索,钟老师感慨:“是书籍教会我蹲下身来,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将日常环节变成主动学习的契机。”</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深受《项目式学习》启发,分享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的案例,张老师动情地说:“阅读让我有了放手的勇气和智慧。看到孩子们在真实任务中展现出的责任感、创造力与协商能力,我深刻体会到‘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这句话的分量。”</p> 在故事中沉淀教育的智慧 <p class="ql-block"> 肖园长在凝神倾听每位教师的分享后,进行了深刻的点评与总结。她指出,老师们的分享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阅读带来的理念革新与实践勇气——从课程的预设者转变为敏锐的发现者与支持者,从环境的提供者进化为用心的倾听者与协同的创设者。肖园长强调:“这些真实的课程故事,其价值远超精彩瞬间本身。它们是我们理解儿童复杂心灵世界的密码本,是撬动教师专业反思与持续精进的有力支点,更是园所课程文化不断生长、日臻丰厚的沃土。每一次记录、每一次分享,都是在为这方沃土播撒新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本次读书分享会远非终点。教师们带着书中智慧与同侪经验的启迪回归班级,园所课程探索的卷轴正铺展延伸。当阅读照亮实践,当故事记录成长,每位教师都成为儿童发展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点灯人——灯下,课程故事未完待续,教育智慧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