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那天我走进会场,红色背景墙上的“庆七一 送健康公益讲座”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张志贤老师正在台上做准备,我找了个靠前的位置坐下。濮阳县文联主办、全民阅读促进会承办的这场活动,让我感受到健康知识和文化气息的融合。讲座的主题是《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的危害与调养》,听起来正是当下都市人最需要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从合理膳食讲起,屏幕上列出的饮食原则让我频频点头。饮食精品化、多样化、适量化、卫生化,这四个要点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用心。尤其是“一口肉、两口饭、三口水果、四口菜”的搭配口诀,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平时的饮食有多不均衡。</p> <p class="ql-block">接着讲到运动时,张老师特别强调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方式。他提到“33357”这个数字密码:每天步行3公里,每周至少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这个建议听起来很接地气,让我觉得健康其实就在脚下。</p> <p class="ql-block">当讲到日常保健时,张老师分享了“十个常”的养生秘诀。发常梳、头常按、面常搓……这些简单的动作,原来都是养生的妙招。我悄悄记下这些要点,打算从今天就开始实践。</p> <p class="ql-block">关于生物钟养生的部分让我印象深刻。原来人体在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排毒规律,晚上9点到11点是免疫系统排毒,凌晨1点到3点是胆排毒。这些知识让我意识到规律作息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为什么熬夜对身体伤害这么大。</p> <p class="ql-block">张老师用一个循环图展示了健康状态的变化过程: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患病、康复、保健。这个图让我明白,健康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时时关注、及时调整。</p> <p class="ql-block">在心理养生部分,张老师分享了几条实用的建议:改变态度、乐善好施、把握现在、感恩宽容。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细细品味却发现都是调节心态的良方。特别是那句“心理养生八字诀”——善良、宽容、乐观、淡泊,让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p> <p class="ql-block">“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心补,心补不如脑补。”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原来最好的养生方法不是靠补品,而是要从生活方式和心态调整做起。</p> <p class="ql-block">最后,张老师讲到心理平衡的重要性。坚强隐忍、宽恕包容、细腻微妙、静谧淳朴,这四种美好心态特质让我深思。是啊,只有心灵高尚,才能达到真正的心理平衡,进而保持生理稳定。</p> <p class="ql-block">讲座结束时,我看到张老师还在和几位听众交流。那位认真做笔记的女士让我想起自己,也曾在各种健康讲座中如饥似渴地学习。这场公益讲座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更让我意识到,健康是一种责任,是对家人、对自己最大的关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