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美 人 美 文</p><p class="ql-block"> --------试析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 ——文\灶之子</p><p class="ql-block"> 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优秀作家层出不穷,但女作家却寥若晨星。在统治阶级大量提倡封建礼教、男尊女卑、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封建社会,能出现李清照这样的女词人是及其难能可贵的。这颗灿烂的文学巨星,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新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的诗、词、散文都有相当的成就,但奠定她在文学史上地位的还是她的词。</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代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自然反映到她的作品中来,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李清照的词,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文就“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一、 善于朔造作家的自我形象</p><p class="ql-block"> 从李清照很多词里,可以找到作家自己的影子。通过作品反映了她的精神面貌。她生长和生活在艺术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从小受到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而且他和赵明成结婚后,夫妻共同校勘古书、诗词或鉴赏古玩、书画。这样的环境把年轻时期的李清照培养成为一个才华焕发,有抱负、有理想、有纯真感情和豪爽性格的女子。</p><p class="ql-block"> 《点绛唇•蹴罢秋千》就是词人早年的作品。真实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天真爽朗的少女初次萌动的爱情。《点绛唇•寂寞深闺》写一个惜春女子望眼欲穿的愁情。这两首词实际就是作家的自我写照。《渔家敖.》表现她远大的抱负和对于自由、美好理想的追求。从词中看出她那要求摆脱狭小生活樊笼,而渴求更壮丽、更广阔的精神世界的愿望是强烈的。又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还有《怨王孙》《浣溪沙》等词都表现了作者不仅是天真、活泼、豪爽、可爱,而且也是一个深于情、专于情、又勇于表露爱情、强烈追求爱情的女子。她感月吟风,是为了爱情;伤离惜别,也是为了爱情;过燕飞鸿引动她的心事;春花秋月引起她的相思。在我国古代上层封建士大夫家庭出身的女性中,没有谁能像她这样在作品中热烈大胆的歌颂爱情了,从这些词中看出李清照善于朔造自己的形象。当然,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没有切身感受,根本不会有传神的描写,把人物姿态和内心世界写得神情活现。李清照以一个女作家的身份,来写闺阁中的女子和孤独妇女幽居的寂寞感伤的内心。这自然比一般文人所写的闺情诗词更为贴切和细腻。</p><p class="ql-block">二、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p><p class="ql-block"> 由于李清照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同赵明成婚后“负籍远游”所带来的相思之苦,感情比较真挚、深沉。词的情调显得热情明快,但有时也免不了流露一些抑郁的成份,正如她的《醉花阴》从写室外天气“薄雾浓云愁永昼,”开始写室内情景“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描写了已婚女子重重的愁态,接着又写赏菊,实际还是写愁情,”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创造出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成为全篇的精彩之笔。《减字木兰花》通过买花、赏花、戴花、比花生动的表现了年轻词人天真的态度、爱美的心情和好胜的脾性,词中融情入景,以景拟人,读后感觉生动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是一首托物抒怀的词,词中以鲜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情景交融,更展现了词人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又如《念奴娇.萧条庭院〉,起首写词人所处的环境、庭院、天气、花柳,把词人的感情起伏始终与景物变化相适应,融情入景,自然贴切。《永遇乐.落日熔金〉也是从元宵暮景写起,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刻的国难家仇所形成的特殊心境。</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可以说是描写离情别绪的高手,在《怨王孙》中,从深秋景色起笔“水光山色与人亲”将大自然人性化,使人读了更觉生动。词人善于运用景物抒情,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界。《声声慢.》就是最杰出的代表作,文学史上评价极高。词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现她的孤独、寂寞、空虚、凄苦、悲惨复杂的生活感受和心理状态。“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雁过也,正伤心,确是旧时相识。”这三句,借眼前情景,进一步描写了词人内心的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接着词人使用黄花、梧桐、细雨等富有特征意义的景物层层渲染,烘托境界,使她抒发的感情更富有感染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三、 语言具有很深的锤炼功夫</p><p class="ql-block"> 在李清照词中往往用几个字,便能概括丰富的思想感情,创造出富有感染力的境界。如《声声慢》用“寻、觅、冷、清、凄、惨、戚”一连串的叠字,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末尾一个“愁”字用得更妙,妙在又不证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便嘎然而止,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技巧。《武陵春》“.风住沉香花已尽……闻说双溪春上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以蚱蜢轻舟衬托心情沉重,词人又把一个“愁”字搬上船,运用巧妙,自然妥帖。李清照的词,大都明白如画,较少粉饰,又都流转如珠,富有声调美。《浣溪沙》荡漾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黄昏疏雨湿秋千……一个湿字,一字之功,使悄然而富有生活特征的事物点染出来。又如《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角声催晓漏……”这个“直”字让人看到了形像鲜明,而“催”字似乎是一夜角声把晓色催来。反映了词人彻夜不眠的苦楚境况,可谓“词心之细”。</p><p class="ql-block"> 四、 词作清丽、婉转、含蓄</p><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的词,主要是继承了婉约派词家的道路发展。由于她一生经历艰苦曲折,加以她对艺术的力求专精和文艺上的多方面才能,词的成就非常显著。她的词细致婉转,幽怨凄恻,极富于抒情性。她的《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与其他词人的作品相比,写的非常含蓄,特别是结尾二句: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欲吐还吞,一波三折,含思婉转,即想赏花,又怕春寒,这种曲折的笔法,她在其它词中也经常使用,如《武陵春》中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轻舟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泛舟是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和哀愁,而她在未游之前便已料到愁重船小,船轻承载不了。愁苦本是抽象感情,可在李清照笔下,将愁苦物化,有重量,可以用船载,给人的感觉是新鲜的。再如《念奴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更看今日晴未”。把感情写的弯弯曲曲,吞吞吐吐,表现了“婉约派”词的特有情致。又如《清平乐•年年雪里》……依次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在词中都略约可见,饱经沧桑之后,内中许多难言之苦,通过书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了出来。词义含蓄蕴籍,感情悲切哀婉,为人称道。把她的身世之苦和国家之难揉合在一起,把诗词的美和人物的美交融在一起,使其思想境界为之升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