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偏关出来,综合我们时间决定暂时放弃“长城一号公路”。先去“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走高速去应县。</p> <p class="ql-block">从山脉到平原,大地辽阔,汽车行驶在山川之间,有时候风景就在路上。当进入一马平川的大地时,郁郁葱葱的树荫里那著名的木塔就在哪儿矗立在时间的岁月里。</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高67.31米,以无钉无铆的榫卯结构和54种斗拱闻名,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木塔外观五层六檐,实际为九层(含四个暗层)。全塔采用华北落叶松和榆木构建,未用一钉一铆,仅靠榫卯咬合,共使用54种斗拱,被誉为“斗拱博物馆”。是建筑史上的奇迹。难怪当年梁思成为之惊艳。</p> <p class="ql-block">木塔内的壁画堪比永乐宫的壁画。都是古代文化珍贵的遗产。而浓烈的宗教气氛更是哪一时代最本来的存在。围着底楼走一圈,驻足而立,这一建筑的所有在历经风雨洗礼后依然保持着他本来的风貌,我为古人的智慧而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全名:佛宫寺释迦塔。佛宫寺释迦塔其建筑特点:体积庞大,出檐及平座宽厚,出檐长度逐层减缩,华拱与下昂高度相应调整,与整体轮廓线的节奏相适合,亦使檐下构件避免了重复。斗拱样式约有60余种,规格、手法变化多。特别是第一层柱高等于二、三、四层柱高与斗拱、平座高度的总和,而塔的总高度又等于第二层外围柱内接圆的周长。这种设计安排的几何对位,产生了有规律的立面分割,使结构与审美结合起来。</p> <p class="ql-block">在烈日下离开应县,继续高速就到了忻州。忻州位于山西的中北部,东临太行连京冀,西旁黄河望陕蒙,南过山脉通太原,北隔长城去云朔。是中国的杂粮之都。</p> <p class="ql-block">到了忻州就是去古城。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古城是按照中华传统的建筑风格建筑起来的城市,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经过历代修缮,忻州古城建筑规范,规制完整。古城东西南北,四门齐备。 四面城墙,四座城门,链接着古城外的整座忻州城。</p> <p class="ql-block">走过高大城门,当地文旅的推广值得称赞。散落在主街与小巷里的当地原住民与游客的和谐共处,造就了古城繁华的人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悠悠的看着浓郁气氛的中原味的古城,这里所有的餐食都是平价供应,除去那些网红的所有的出品无不体现了地方特色,我不仅感叹这儿面食品种繁多,更惊叹与这儿街巷的人流。</p> <p class="ql-block">总以为这里不会太多的人,总以为这里想对冷僻,结果是我发现忻州古城比起平遥,这里更具烟火味,相对而言不是那种为旅游而开发的商业模式,古城在保持开发的基础上,既有旅游功能,也有平民百姓的生活味,倒是新开发的酒吧巷想对是夜色中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在忻州古城里走上高高城墙,向下望去,整齐的街道,极具民族味的建筑,熙熙攘攘的人流,这座古城就活力四射的出现了,当地文旅说“来忻州每天都是过年”。这个创意确实好,每一个到来的外人切实感受着过年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从进入古城开始,我始终恍惚间觉得时光倒流。只是身着现代服饰的人流告诉我这里是古城。这里在恢复修缮,这里有深深的中原文化。</p> <p class="ql-block">忻州素有“晋北锁钥”之称,是晋北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在古城里,目前以东大街最繁华,而遍布古城的宅邸、庙宇则将古城的历史绵绵与世界去。</p> <p class="ql-block">当城墙上夕阳落下,红色天空映照古城,当夜色降临,璀璨灯光照耀古城。这一座千年的城池在时代的洪流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大地的馈赠是人与自然最好的礼物。爱护环境,承续历史,展望未来,栩栩如生的世界需要历史的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