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有先锋】王希莲:躬耕热土践使命 心牵群众绘新篇

石桥新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刘家清河社区王家清河网格,就有这样一位带头人,他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挑起发展重担,用心用情用力托举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他就是王家清河网格党支部书记王希莲,一位用实干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的追光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王希莲被村民推选为王家清河网格党支部书记。自那一刻起,如何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如何让这片生养大家的土地焕发更蓬勃的生机,就成了他心头最重的牵挂。熟悉王希莲的人都知道,他是网格里有名的“能人”,更是个“实干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摸索能帮助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精心种植了4亩韭菜,靠着勤劳和精细化管理,每亩能带来16000元左右的可观收入。这“甜头”并未让他止步,他敏锐地洞察到靠零散的小地块耕作难以抵御市场风险,也难以实现更大的效益。于是,他率先垂范,大胆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流转承包,他以每亩500至600元的地租整合了50亩土地,规模化种植小麦和玉米,每亩土地收益1000多元。他坚信,规模化、集约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为更多群众探索稳定增收渠道的坚实一步。这份远见和担当,为村民们树立了看得见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王家清河网格成立了由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首批整合的40亩土地种上了小麦,增加集体收入4万元左右。这不仅是王希莲心中“抱团取暖、共同致富”蓝图的重要开端,更是壮大集体经济、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群众迈出的坚实一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而矛盾纠纷如同田埂上的杂草,稍不留神便会滋生蔓延。对待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王希莲始终秉持“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理念。无论是家长里短的邻里纠纷,还是涉及利益的土地纷争,他都坚持亲自上门,耐心倾听,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多少次,他放下自家的农活,走进村民的院落,巧用“邻里感情牌”,将许多可能激化的矛盾春风化雨般解决在萌芽状态。“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积极响应群众合理诉求,网格发展和谐稳定。再说我们网格内韭菜种植规模有近300亩,村民都忙着地里边的活,没有心思闹矛盾,家家户户都一门心思奔好日子呢!”王希莲笑着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耕地保护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推进过程中难免遇到阻力。面对困难,王希莲没有退缩,他深入田间地头,逐块图斑进行实地核查,带领网格干部研究整改方案,耐心细致地向村民宣讲政策法规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遇到个别村民对政策不理解、有抵触情绪时,王希莲就多次入户走访,掰开揉碎地讲道理、算长远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看得见的诚意,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终,300多亩耕地资源在他的带领下得到彻底整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希莲深知,村民心中的愿景,不仅要装满粮仓,更需映亮窗棂。他笃信,村庄的体面,需从日日拂扫开始。他带头抓好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群众积极性,让群众做主角,对主干道路面、绿化带内散落垃圾等进行集中清理。在他的带头下,网格内呈现出“党员带头干,群众主动干”的良好氛围,大家一起用扫帚扫出了美丽乡村,更扫出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眺望未来,王希莲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能扎根乡村、带动就业的项目,为网格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让这个“产业兴村”的梦想如同种子一般,在王希莲和全体村民的精心浇灌下,积蓄着破土而出的磅礴力量。</p>